稟

bǐng (1) ㄅㄧㄥˇ (2) 承受,生成的:~性。~賦。(3) 指下對上報告:~報。~復。回~。(4) 鄭碼:SJJB,U:7980,GBK:D9F7 (5) 筆畫數:13,部首:示,筆順編號:4125251111234。

基本信息

部首筆畫

部首:示部外筆畫:8總筆畫:13
五筆86:YLKI五筆98:YLKI倉頡:YWRF
筆順編號:4125251111234四角號碼:00901Unicode:CJK統一漢字U+7980

基本字義

1.承受,生成的:~性。~賦。
2.指下對上報告:~報。~復。回~。

詳細字義

〈動〉
1.(會意。稟為稟的俗字。本義:給予穀物)
2.同本義[grantgrain]
稟,賜谷也。——《說文》
既稟稱事。——《禮記·中庸》。註:“稍食也。”
食聞吏稟當受粥者,或以陳粟。——《漢書·文帝紀》
葬陣亡者,稟其家五歲。——《新唐書·憲宗紀》
3.又如:稟贍(指以公糧賑濟百姓);稟谷(官府給予糧食);稟糧(供給糧食);稟食(公家配給糧食)
4.賦予;給與[bestowon;give]
稟,予也。——《廣雅》
天稟其性。——《漢書·禮樂志》
5.又如:稟質(天資);稟才(天賦的才華);稟分(天賦的資質);稟形(天賦的形貌);稟體(天賦的體質)
6.承受[bear]
臣下罔收稟命。——《書·說命》
7.又如:稟令(承受命令);稟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稟靈(秉受靈秀之氣)
8.報告[report]
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三國演義
9.又如:稟陳(下級對上級陳述報告);稟牘(對上級有所陳述的檔案);稟知(將事情或情況告知尊長)
10.稟lǐn<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①lǐn給與穀物。仲長統《昌言·損益》:“天災流行,開倉庫以~貸。”(貸:借。)這個意義後來寫作“廩”。
②受,承受。《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先王所~於天地,以其為民也。”柳宗元《非國語下·戳仆》:“仆,~命者也。”(仆:指駕車的人。)[稟性][稟氣]指所謂天生的性情、氣質。《後漢書·酈炎傳》:“賢愚豈常類,~性在清濁。”陶潛《飲酒》詩:“~氣寡所諧。”(生性和人很少合得來。)
③舊時指下對上的報告(後起意義)。如“~告”、“~報”。

常用詞組

1.稟白bǐngbái
[begtoreport]對上級或長輩報告表白的敬辭
2.稟報bǐngbào
[pitition;reporttoone'ssuperior]向上級報告
3.稟呈bǐngchéng
[present]稟報呈送
稟呈皇上明察
4.稟承bǐngchéng
[receiveorders;takeorders]承受指示、旨意;聽命
5.稟賦bǐngfù
[begiftedwith;borngift]人所具有的智力、體魄等素質;天賦
她體質上所有的一切稟賦都得到了精心的培育
6.稟赴bǐngfù
[reporttoone'ssuperior]稟報
聯名稟赴各大憲。——《廣州軍務記》
7.稟告bǐnggào
[report(toone'ssuperior)]舊指把事情報告上級或長輩
8.稟明bǐngmíng
[report]稟告說明
一應大小雜事,必得稟明總管
9.稟帖bǐngtiě
[pitition]舊時老百姓向官府或官員向上司報告、請示的帖子
10.稟性bǐngxìng
[naturaldisposition]個人先天具有的性情、素質
11.稟奏bǐngzòu
[expressopinionstothethrone]稟報奏明
稟奏陛下,關中連日暴雨成災
字形結構繁體字:稟
漢字首尾分解:亠示漢字部件分解:亠示
筆順編號:4125251111234
筆順讀寫:捺橫豎折豎折橫橫橫橫豎撇捺

漢字演變

漢字演變漢字演變

拼音是bing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