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命

【釋義】1、奉行命令;接受命令。 2、指命令;請命。 《左傳·閔公二年》:“師在制命而已,稟命則不威。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詞目】稟命
【拼音】bǐng mìng
【釋義】1、奉行命令;接受命令。 2、指受之於天的命運或體性。
【出處】
1、舊指所受命於天的命運或體氣。《論衡·氣壽》:“凡人稟命有二品:一曰所當觸值之命,二曰強弱壽天之命。
2、指命令;請命。《左傳·閔公二年》:“師在至命而已,稟命則不威。”

詳細解釋

1、奉行命令;接受命令。請命。
《左傳·閔公二年》:“師在制命而已,稟命則不威。”《舊唐書·德宗紀上》:“至是田悅初稟命,劉文喜殄除,羣凶震懼。”《元朝秘史》卷九:“凡那裡百姓事務,皆稟命於你,違了的就處治者。”《東周列國志》第三回:“當下先見了申侯,稟命過了。然後服袞冕告廟,即王位,是為平王。”
2、指受之於天的命運或體性。
王充 《論衡·氣壽》:“凡人稟命有二品:一曰所當觸值之命,二曰強弱壽夭之命。所當觸值,謂兵燒壓溺也;強壽弱夭,謂稟氣渥薄也。” 宋 梅堯臣 《冬至感懷》詩:“稟命異草木,彼將漸勾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