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千

程大千

程大千(1912~1979年),原名程滄。四川華陽人。曾先後在重慶《新民報》、南京《新民報》報社工作。著有《重慶客》、《重慶奇談》、《重慶旁觀者》等小說。

基本信息

主要成就

民國21年(1932年)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曾先後進重慶《新民報》、南京《新民報》報社工作,並擔任副刊編輯。《新民報》1929年9月創刊於南京,後發展為影響世界的“五社八刊”的“新民系”,是今天《新民晚報》前身。

民國35年(1946年)3月參加籌備上海《新民報·晚刊》創刊工作,任總編輯,並主編本市新聞版,後任副社長。他創造與發展了《新民報》傳統風格和製作了大量有特色的新聞標題,從而形成後來的“短、廣、軟”的晚報特色。

他在編報之餘,筆耕不輟,除以筆名“司馬訐”撰寫《重慶客》、《重慶奇談》、《重慶旁觀者》等小說外,還曾在《新民報·晚刊》和《新民晚報》發表長篇連載《岳家莊》、《岳雲》、《女將穆桂英》、《佘賽花》、《四川白毛女》、《羅成》等小說20餘種,分別由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出版社出版。

行文特色

程大千編輯新聞注重標題,這也是《新民報》特色。抗戰時期,國民黨政府陪都重慶,物價暴漲、產品偷工減料,連燒餅、油條也紛紛漲價。《新民報》編輯程大千將一條物價飛漲的新聞框了一個花邊,仿宋詞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擬了一條標題:“物價容易把人拋,薄了燒餅,瘦了油條”。見報後,讀者紛紛叫絕。

解放後,《新民報》因經營困難相繼停刊。1952年4月,北京《新民報》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收購,改出《北京日報》,部分人員參加《北京日報》工作。至此,五社八報中,上海版成了碩果僅存的一家。而上海版即為今天的《新民晚報》。程大千於1949年至1952年間擔任《新民晚報》總編輯、副社長。文革中,《新民晚報》受到嚴重衝擊,被迫停刊。

中國近現代新聞史上著名報人

報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他們仗義執言,追求真理,不畏強權,為推動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正是有了邵飄萍等這樣一批充滿道義感的報人,才使得《大公報》、《京報》、《新民報》等幾大報紙至今仍在中國新聞史上熠熠生輝。

汪漢溪| 陸鏗| 狄葆賢| 馮英子| 馮小秀| 樂小英| 姚蘇鳳| 曹聚仁| 劉向東 | 趙超構| 陳銘德| 楊奇| 黃伯耀| 宋文明 | 林行止| 張慧劍| 唐瑜| 張友鸞 | 陳范| 汪詒年| 汪伯奇| 汪仲韋| 普廣銓 | 汪大鈞| 丁法章| 李俠文| 毛健吾| 楊令德| 陳向平| 錢穀風 | 程大千| 沈毓剛| 朱惺公 | 王鰲溪 | 於佑任| 汪康年| 潘梓年 | 康廣仁| 孫伏園 | 王雲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