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毓剛

沈毓剛(1920-1999年),筆名其佩、方曉藍,浙江寧波人,我國知名報人。

基本信息

1920年4月26日出生於遼寧營口。民國28年(1939年)考入上海之江大學英文系,在主修英文的同時,副修新聞。上海淪陷後,曾參與編輯《萬象》雜誌和為該刊撰稿。

民國34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進入新聞界,在《申報》先後擔任副刊編輯、採訪部記者、電台新聞稿編輯、國內新聞版編輯,並參與《辛報》、《中國文摘》、《宇宙》、《袖珍》等報刊的編輯工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參加《亦報》創辦工作,先後擔任編輯主任、副總編輯。其間,提出在頭版刊登反映新社會風貌的稿件;提出創辦體育版,這是解放後上海報紙出現的第一塊體育版。1952年11月,《亦報》併入《新民報·晚刊》後,任編委兼編輯組組長、編委辦公室副主任、副總編輯、評論員等職。

他主持撰寫的《新民晚報》版面安排的總結文章,闡述了晚報一版應如何編排、小型版面如何容納多樣的內容等問題,刊於60年代《新聞戰線》。1982年起主管“夜光杯”副刊,制定了雅俗共賞的編輯方針,創造了一種新型的綜合性副刊,並開闢了《十日談》等一系列深受讀者喜愛的專欄。

1987年經全國新聞高級專業職務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定為高級編輯。1993年獲國務院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9年5月27逝世。

中國近現代新聞史上著名報人

報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他們仗義執言,追求真理,不畏強權,為推動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正是有了邵飄萍等這樣一批充滿道義感的報人,才使得《大公報》、《京報》、《新民報》等幾大報紙至今仍在中國新聞史上熠熠生輝。

汪漢溪| 陸鏗| 狄葆賢| 馮英子| 馮小秀| 樂小英| 姚蘇鳳| 曹聚仁| 劉向東 | 趙超構| 陳銘德| 楊奇| 黃伯耀| 宋文明 | 林行止| 張慧劍| 唐瑜| 張友鸞 | 陳范| 汪詒年| 汪伯奇| 汪仲韋| 普廣銓 | 汪大鈞| 丁法章| 李俠文| 毛健吾| 楊令德| 陳向平| 錢穀風 | 程大千| 沈毓剛| 朱惺公 | 王鰲溪 | 於佑任| 汪康年| 潘梓年 | 康廣仁| 孫伏園 | 王雲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