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消費

科學消費

科學消費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要求、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追求人與自然和諧進步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引導消費者合理、科學消費,全面提高消費者素質。

基本目標

科學消費科學消費

“科學消費”的基本目標是:以保護消費者的安全權和知情權為核心,以監督食品、藥品和建築裝飾材料等熱點消費領域為重點,宣揚科學消費理念,普及科學消費知識,揭露有悖“科學消費”的商品和服務,促進消費市場環境改善,引導消費者合理、科學消費,全面提高消費者素質。

內容

科學消費,主要包括安全健康消費、適時適度消費、正確選用商品和可持續消費等。
1、安全健康消費,主要指選用安全、環保、沒有污染和有害物質的綠色食品,拒絕黃、賭、毒和迷信消費。
2、適時適度消費,包括“該出手時就出手”和合理確定消費的層次和購買商品、服務的檔次。
3、正確選用商品。主要在選購商品時,要選擇適合自己具體情況的商品,不要盲目攀比,不要趕時髦,避免不會用、用不上。
4、可持續消費,主要指正確處理生產投入、發展投入、積累和生活消費的關係。不僅要眼前過得好,而且要一生過得好,還要兼顧後代利益公眾利益

科學消費的樹立

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是科學消費的前提。科學的消費觀念與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相聯繫,是指根據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從實際出發,自覺地運用科學知識進行合理消費,以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為最高標準,並把這一標準貫徹到衣、食、用、住、行等與人的生活有關的各種消費形式中去,使各種消費形式都從不同的方面為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服務。

首先要求消費者具有一定的消費知識和科學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指導日常消費活動,完善消費結構,使既定的收入獲得最佳的消費效益
其次,要正確處理當前消費和長遠消費、消費和積累的關係,使消費既能滿足現實需求,保證身心健康,又能兼顧長遠需要,促進全面發展。
第三,要選擇健康正確的消費方式,避免過度消費所造成的資源大量浪費和環境污染,使人類能夠合理、均衡地使用有限的資源,儘量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實現可持續消費。
第四,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要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不斷升遷,表現在用於生存消費的比重不斷下降,用於發展消費和享受消費的比重不斷上升。現在我國總體上已進入小康社會,合理科學的消費導向應當是保證生存消費,鼓勵發展消費,適當享受消費。
第五,要繼承、發揚先進的消費文化傳統,反對、消除不良消費習俗對消費者的有害影響。

注意措施

一、“科學消費”首先要摒棄不安全、不健康的消費行為,即安全健康消費。這既包括物質生活的消費,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消費。主要是指選用安全、環保、沒有污染和有害物質的“綠色商品”,特別是食品、飲料、保健品、藥品和家庭裝飾材料的選購,必須注意安全。再就是拒絕黃、賭、毒和迷信消費。

二、科學消費要做到適時適度消費,就是對消費內容和消費項目的選擇要適時,“該出手時就出手”。比如住房消費,傳統的觀念是攢錢買房、建房,什麼時候錢攢夠了,才去買房、建房。現代的消費觀念則不同,主張按揭購房、提前消費。這樣,不僅可以逐步把貸款還上,而且提前享受了生活,這就是“適時”消費。此外,還要合理確定消費的層次和購買商品、服務的檔次。

三、要正確選用商品。在選購產品時,要選擇適合自己具體情況的商品,不要盲目攀比、趕時髦,花不少錢買高檔貨,卻不會用、用不上,造成功能上的浪費,(購買手機等電器商品更應做到這點,不要被一些概念糊弄)。在使用商品時,要學會先看說明書,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使用、操作。不少人把商品買回家後,往往嫌麻煩、圖省事,不看說明書,就急於操作,有時會造成商品損害,而且可能引起安全事故,使消費者自身的利益受到傷害。

四、科學消費還包括可持續消費,主要是指要正確處理生產投入、發展投入和生活消費的關係,不僅眼前過得好,而且要一生過得好,還要注意在個人和家庭消費時,要兼顧後代的利益和公眾的利益,也就是說,消費也要有家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不可圖個人的一時之快。

五、在提倡“科學消費”的同時,當消費者遇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也要按照《消法》及其相關法規的規定,進行理性維權,在維權意識增強的同時,努力提高維權能力,按照《消法》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時,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示消費者協會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定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消費者在解決爭議或提出賠償數額時,有相關規定的按照規定處理,沒有具體規定的,要根據實際損失,參照類似或近似的規定,實事求是地提出解決方案或賠償數額,不要得理不讓人,獅子大開口,這樣只會增加爭議調處的難度,不利於糾紛的解決。

“科學消費”不僅僅是消費者的事,也與生產經營者密切相關,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廣泛參與。如果生產經營者不能提供科學的消費品,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科學消費”只能是一個夢想。理性維權則需要消費者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在不斷提高維權意識的同時,努力提高維權能力,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配合相關部門和組織,妥善處理消費糾紛,化解各類消費矛盾,共同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科學消費與家庭

一個家庭的消費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到所有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成長,也關係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大多數中國家庭在消費問題上都存有種種誤區,即對消費對象、內容的科學性把握不夠以及消費行為的不科學、不合理。

誤區之一:抑制消費。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庭是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進行消費的,但也確有一些家庭認為財富有限,消費就是浪費,留給將來的積蓄越多越好,現時消費越省越好。到2001年底,我國城鄉居民的存款總額已突破7萬億元,這個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居民消費的實際增長速度。抑制消費讓大多數家庭過著清苦的日子,對他們的精神生活也有著不可輕忽的負面影響。

誤區之二:超前消費。與抑制消費相反,有些家庭的經濟實力並不強,卻常常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追求不切實際的高消費,導致家庭財政赤字高掛,遇有小孩升學、婚嫁、集資購房等大事急事,拿不出一點積蓄,只能望而興嘆。

誤區之三:面子消費即與別的家庭攀比著消費,別人買什麼投資什麼,自己生怕落人之後,被人嘲笑,也跟著辦。這是一種完全非理性的消費方式,它造成了家庭投資的重大浪費,使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誤區之四:愚昧消費。現實生活中,落後、愚昧、無知的消費習慣大量存在,如修陵墓、造廟宇、看風水、算命占卦、大吃大喝、吸毒、賭博、酗酒以及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如此愚昧消費既有害身體健康,又浪費錢財,還破壞社會風氣,有損人的道德修養,理應擯除。

誤區之五:無序消費。不少家庭在消費問題上從無系統的規劃、巨觀的決策,往往逮住什麼就是什麼,說買就買,想花就花。厚此薄彼,輕重顛倒的現象普遍存在。

各式各樣的消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