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心理學

奢侈心理學

奢侈心理學是指當人們面對自己突然增加的財富時,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奢侈品來表明自己新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奢侈品的購買前提是不體現在使用價值上的,而更多的是體現在炫耀性的虛榮心上。

簡介

奢侈心理造成了人們對LOGO的迷戀侈心理造成了人們對LOGO的迷戀

奢侈心理學是指當人們面對自己突然增加的財富時,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富貴的標誌”———奢侈品來表明自己新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

就如現在流行的說法:吃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吃,在什麼地方吃。這席話的含義是,跟誰吃飯代表著品位和心情愉悅程度,在什麼地方吃飯也代表著品位和對某種口味的喜好與心情愉悅。所謂的小資情調也是如此,一個愉悅的環境,私密的空間,這些都不是商品本身帶來的,而是服務所帶來的。所以,如今人們的消費觀念會從簡單的必需品消費上升到需要精神滿足的消費。
現代人們消費需求提升檔次與奢侈品消費還不太一樣。奢侈品的購買前提是不體現在使用價值上的。人們購買奢侈品不是為了使用它。花很多的錢來買一個包袋,它最基本的功能應該是能拎東西,但是人們購買奢侈品時需要滿足其他的功能。比如,用來表明自己新的經濟和社會地位。

主要特點

奢侈品心理奢侈品心理

普華永道的分析師岳崢指出,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和國外相比有兩個不同點:第一,在中國購買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在已開發國家,這個市場的主導者是40~70歲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另外,對於中國人來說,奢侈品大部分還集中在服飾、香水、手錶等個人用品上,而在歐美國家,房屋、汽車、合家旅遊才是大家嚮往的奢侈品。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仍然不夠富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高密度人群助長了消費中的攀比之風。

消費主力

與很多人想像的不同,中國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實際上是中產階級。巴黎百富勤公司給他們的定義是:家庭資產30萬以上、年收入10萬以上。如果要經常性地消費奢侈品,標準應該再高一點,月收入2萬元到5萬元的這部分人應該是比較典型的奢侈品消費者。

《時尚》雜誌專欄作家孫哲曾經把停留在買品牌包階段的女孩稱為“包法利夫人”:因為收入不夠,她們只能通過購買名牌相對便宜的配件來暗示自己也是富裕階層的一員。這樣的消費者在價位相對較低的奢侈品消費中占有很大比例。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1年11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1年11月IN辭彙總

A貨紙袋潮 | 同車文化 | 回國相親 | 潮婚時代 | 默聲時代 | 怨蜜 | 職場損友 | 吸血鬼型領導 | 睡眠負債 | 機男機女 | 空杯心態 | 假面時代 | 心流感 | 低科技教育 | 螢屏烏托邦 | 炫苦 | 文藝流水線 | 90分鐘計畫 | 戀商 | 奢侈心理學 | 守寡式職位 | 2030失業現象 | 單曲循環症 | 無齡系美女 | 斷網恐懼症 | 影子消費者 | 字母身材 | 感情潔癖 | 二群生活 | 17點半現象| 低溫生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