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心理學

一、心理學 二、殯葬學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0月1日)
叢書名: 殯葬學科叢書
平裝: 267頁
開本: 16開
ISBN: 7508702565
條形碼: 9787508702568
尺寸: 22.5 x 15.5 x 1.2 cm
重量: 381 g

內容簡介

人的生命有多種表現。其中之一,是稱為心理的東西。它在人的內部,屬於與現實事物相對立的精神生活領域,由知覺、記憶、思維、意志、情感等組合為一個總體。心理作為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並非人人各異而無其共同性的體驗,在差異中有著普遍和一般的現象及其規律;也不是在內而不可言說的把握,通過目光、神色、體態、語言、動作、活動,顯現於外,可以被認識。人的心理,不僅存在於人生歷程的每一個發展階段,而且表現在人對自己、他人、社會和自然的所有關係中。在人的任何一個活動領域,都有著獨特而不同於眾的心理,在殯葬活動中猶是這樣。
本書是《殯葬學科叢書》之一,《殯葬學科叢書》以殯葬業和殯葬活動為研究對象,在深入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吸納了國內外學者長期以來的研究成果,總結了殯葬工作者的豐富實踐經驗,基本反映了當前的殯葬理論和殯葬業的水平。殯葬倫理作為整個社會倫理道德的一部分,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方面,它與其他的社會文化一起構成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

媒體評論

書評
本書從民俗文化、科技進步和人文關懷等多個角度,闡釋了現代殯葬業的發展及其方向,書中吸納了國內外學者長期以來的研究成果,總結了殯葬工作者的豐富實踐經驗,基本反映了當前的殯葬理論和殯葬業的水平。

目錄

第一章 對象、體系、意義和方法
第一節 對象和概念
一、對象
二、概念
第二節 結構和地位
一、結構
二、地位
第三節 任務和意義
一、任務
二、意義
第四節 原則與方法
一、原則
二、方法
第二章 歷史和現實(上):殯葬心理的起源和發展
第一節 動物的殯葬活動及心理
一、人的心理起源於動物
二、動物的殯葬活動及心理紀實
三、對動物殯葬心理的認識
第二節 人類殯葬心理的起源
一、人類起源時期有無殯葬活動
二、從動物殯葬轉化為人的殯葬
第三節 人類殯葬心理的初步發展
一、夢境與靈魂觀念的產生
二、靈魂觀念促進殯葬心理與行為的發展
第四節 人類殯葬心理及其活動的轉折和複雜化
一、原始墓葬的兩極分化
二、原始殯葬心理的轉變和複雜化
第五節 中國殯葬心理的滋蔓擴張
一、宗教迷信
二、倫理人情
三、等級法制
四、煩瑣奢侈
第六節 中國殯葬心理的近現代化
一、喪禮改革與追悼會制度
二、新舊錯雜與現代化
第三章 歷史和現實(下):殯葬心理的研究
第一節 先秦至明清時期
一、先秦秦漢儒家論述
二、先秦道家評說
三、呂不韋和秦始皇的對立
四、兩漢以來的文入學者所議
五、經世致用和早期啟蒙學者的見解
第二節 民國時期
一、禮學的論說
二、民俗學的述評
三、歷史學的研究
四、心理學的輕忽
五、考古學的闡述
第三節 共和國時期
一、從屬於考古學、歷史學、民俗學
二、殯葬文化的分支
第四章 理論
第一節 基礎學科
一、心理學
二、殯葬學
第二節 基本學說
一、生理及其與心理的關係
二、認識論
三、生死鬼神觀
四、親情與友誼
五、群體、社會化與自我意識
第五章 殯葬心理過程(上):形成和變化
第一節 在人生中形成和發展
一、認識殯葬
二、對死者的情感
三、參與喪事的意志
四、喪葬時的注意
第二節 臨終與殯葬期間的心理變化
一、臨終
二、死後
三、守靈
四、告別
五、領灰與寄盒
六、落葬
七、祭祀與紀念
第六章 殯葬心理過程(下):社會內容
第一節 哀思意緒
一、悲哀出於思念
二、悲哀在於不圓滿
三、悲哀是正常和必要的
四、悲哀的種類
第二節 回歸觀念
一、夢境與回歸
二、中國原始宗教的回歸說
三、回歸於氣
四、佛教、基督教之說
五、科學的回歸觀
第三節 審美情結
一、審美過程
二、殯葬中的審美心理
第四節 交往情意
一、殯葬中人的雙重角色
二、殯葬交往心理
第五節 環境意識
一、人與環境
二、殯葬環境意識
第六節 殯葬消費心理
一、殯葬消費心理的特殊性
二、殯葬消費心理
第七章 殯葬個性心理
第一節 個性心理傾向的差異
一、需要
二、興趣
三、動機
第二節 個性心理特徵的區別
一、氣質
二、性格
三、能力
第八章 殯葬角色心理(上):家屬
第一節 悲傷是自然和必然的反映
一、成員死亡是家庭生命的部分失去
二、家屬的悲傷遠比旁人強烈
第二節 決定悲哀程度差異的原因
一、死亡前後訣別
二、與死者生前的關係
三、生理心理素質
四、死亡原因
第三節 伸冤、報仇、私了、等待、不知所措和逃亡
一、伸冤
二、按說
三、私了
四、含恨待時
五、不知所措
六、逃亡
第四節 殯葬祭祀
一、環境與風水
二、鄉土歸根
三、有別於生的儀式
四、厚葬薄殮
五、祭祀紀
六、日常思念懺悔
第五節 寶重所遺
一、執行遺囑
二、珍視遺物
第六節 傳其生平與精神
一、傳授與出版遺著
二、撰寫詩文表彰
第九章 殯葬角色心理(下):非家屬
第一節 親戚、主僕、情侶
一、兄弟姊妹及其他親戚
二、主僕
三、情侶
第二節 師友
一、師生
二、前輩與後學
三、同志
四、朋友
五、鄰里
第三節 相關人員
一、火葬場與墓地附近居民
二、仇敵
三、醫生護士
四、殯葬工作人員
第十章 殯葬體制心理
第一節 族奠心理
一、逝者生平及亡因
二、生者與亡者的感情關係
三、生者狀況
四、社會文化背景
第二節 公祭心理
一、頌揚功德
二、激勵眾人完成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