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消費

過度消費

過度消費:是指不符合國情,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且超出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費,是一種扭曲的、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青宜對過度消費現象有過專門研究,在他看來,過度消費行為在我國當前主要有三種突出表現和類型:超前消費、炫耀性消費和病態消費。它儘管是先富階層中的極少數人所為,但他們揮霍無度、無理智、不道德的消費行為,往往容易敗壞整個先富階層的聲譽,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加劇社會矛盾,不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特點

1、 超越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現實的經濟力; 2 、造成了財富的浪費,破壞了自然資源和生態境; 3、 滿足了短時期享受,阻礙了經濟的長期和持續發展,也不利於居民消費水平的漸進式提高。

過度消費過度消費

危害性

破壞個人品格和 社會風氣;浪費資源;拉大貧富差距,破壞社會 和諧,引發社會矛盾,導致仇富現象產生;導致成功觀扭曲,不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要通過調節收入分配,加強 教育轉變這種 奢侈之風。

影響

專家指出,過度消費超出經濟發展水平和能力,加劇了資源破壞,導致了資源浪費,是一種不利於可持續發展、影響社會和諧並殃及子孫生存權利的消費模式,應該遏制。 基於我國作為開發中國家的國情,面對嚴峻的資源挑戰,我們必須要遏制過度消費,提倡適度消費,講求消費效益。而且,過分地、習慣性地超前消費,一味追求物質享受,長此以往,這種“拜物教”式的消費方式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西方國家出現過的那種“物質豐裕,精神痛苦”的現象應引以為戒。

分類

過度消費過度消費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青宜對過度消費現象有過專門研究,在他看來,過度消費行為在我國當前主要有三種突出表現和類型:超前消費、炫耀性消費和病態消費。

超前消費

是指消費者或為了提前享受,或為了追趕潮流,或為了某種虛榮,往往超出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限度,超標準地提高自己的生活檔次與購物水平。諸如購物中追逐新鮮的、奇特的、名牌的商品;在婚喪嫁娶時大操大辦;房子不但要新的,而且要大的,甚至還要豪華的;家具要高檔的,進口的;剛剛脫貧,就成了瘋狂追逐高檔轎車一族,或成了如痴如醉的旅遊者,等等。

炫耀性消費

不同於一般的消費。炫耀性消費,並不是滿足個人消費的需求,而是通過一種消費方式向周圍的人表明:我有錢。那些比闊鬥富的人希望用這種方式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取得一種心理滿足。炫耀性消費往往打亂正常消費秩序,誤導消費方向。在某種意義上,炫耀性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和財富的嚴重消耗,還助長了社會上的消費主義風氣和享樂主義思潮,其示範效應還加劇了社會上的兩極分化和窮人的失落感。

病態消費

不同於高消費,它是一種非理智的反常消費,也是一種畸形消費。病態消費往往集中在極少數暴富而又素質低下的人群身上。病態消費的社會影響十分惡劣,其種種表現往往匪夷所思、不可理喻。有的暴富者,兒孫剛剛出生就給他們購置高級住宅;還有人正值壯年就看風水、買墳地把墓修好,把活著的與死後的事一併操辦,企圖一勞永逸,陰陽兩齊美。病態消費危害極大。它儘管是先富階層中的極少數人所為,但他們揮霍無度、無理智、不道德的消費行為,往往容易敗壞整個先富階層的聲譽,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加劇社會矛盾,不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避免

過度消費過度消費

1,先對自己每月的消費作個心裡想要的的預算;

2,在根據預算決定每天的消費;

3,買東西時,問自己是不是一定要買,非買不可,堅持 儘量不買,避免誘惑;

4,養成紀錄每天消費的數額,看看是否與預期的相符, 如果今天沒有達到預期,明天一定要堅持不消費;

5,總之,貴在堅持,拒絕誘惑。

倡導

遏制過度消費行為,提倡健康的、綠色的消費方式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與關注。除了要提倡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引導人們確立正確的 消費觀外,還要利用經濟手段、立法手段和行政手段來縮小社會差距、調節貧富矛盾、控制過度消費行為。

各式各樣的消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