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柑桔

福建早在三國時就有柑桔記載,唐、宋時期(7~13世紀)有較大發展,唐初隨陳元光到福建的漳州郡別駕丁儒《歸閒詩》(7世紀)云:“柑藏樹上珍”。唐朝詩人張籍《送閩僧》(8~9世紀)詩云:“谿寺黃橙熟,沙田紫芋肥”。南宋梁克家《三山志》(1182年)記載柑桔分為柑、橙、桔、香櫞4類計23種。明朝(14~17世紀中葉)福建柑桔品種之多、品質之優居全國之首,漳州之蘆柑、福州之福桔、連江之馬鼻蜜桔均在此時出現。據明王世懋《閩部疏》(1585年)記:“柑桔以漳州為最,福州次之。”明朝凌登名《榕城隨筆》載:“漳南產柑桔,其種不一,而顆皆碩大,蘆柑為最,紅柑次之。蘆柑色稍黃,紅柑則正赤,皆佳種也。……連江一種差小,而味亦甘,當在武陵蜜桔之列。”到了清朝(公元17~19世紀),福建柑桔更為馳名,並出現柚類良種,清朝施鴻保《閩雜記》(1858年)載:“閩果著稱荔枝外,惟福柑、蜜羅柑。竊以為福桔之次當推平和拋……平和諸處,亦惟琯溪陳氏為最。”

基本信息

簡介

永安市柑桔種植面積13.5萬畝,年產量2.9萬噸,品種以溫州蜜桔和蘆柑為主。

內容

西洋鎮貢川鎮小陶鎮大湖鎮均盛產柑桔,銷往山東江蘇、廣東、深圳等地。大湖元沙出產的粒粒橙是清涼解暑的上乘飲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