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生地薔薇

砂生地薔薇

砂生地薔薇為植物界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多年生草本;莖多數;叢生;基生葉蓮座狀,在果期仍不枯萎;花瓣比萼片短或等長;心皮6—8;瘦果有光澤產內蒙古、新疆、西藏。生於河邊砂地或礫地。

基本信息

簡介

砂生地薔薇
種中文名:砂生地薔薇
種拉丁名:Chamaerhodos sabulosa Bge.
國內分布:產內蒙古、新疆、西藏。生於河邊砂地或礫地。

砂生地薔薇砂生地薔薇

國外分布:蒙古、蘇聯也有分布。
屬中文名:地薔薇屬
屬拉丁名:Chamaerhodos
亞科中文名:薔薇亞科
亞科拉丁名:ROSOideae Pocke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莖多數,叢生,平鋪或上升,高6—10厘米,少有達18厘米,微堅硬,莖葉 及葉柄均有短腺毛及長柔毛。基生葉蓮座狀,長,1Q屍3厘米,三回三深裂,一回裂片三全 裂,二回裂片二至三回淺裂或不裂,小裂片長圓匙形;長1—2毫米,先端圓鈍,在果期不枯 萎;葉柄長1.5—2.5厘米;托葉不裂;莖生葉少數或不存,似基生葉,三深裂,裂片二至三全 裂或不裂。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多花,在花期初緊密後疏散;苞片及小苞片條形,長1— 2毫米,不裂;花小,直徑3—5毫米;萼筒鐘形或倒圓錐形,長2—4.5毫米,有柔毛,萼片三 角卵形,直立,先端銳尖,和萼筒等長或稍長;花瓣披針狀匙形或楔形,長2—3毫米,比萼 片短或等長,白色或粉紅色,先端圓鈍;花絲無毛;比花瓣短;心皮常6—8,離生。瘦果卵 形,長l毫米,褐色,有光澤。 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

產內蒙古、新疆、西藏。生於河邊砂地或礫地。蒙古蘇聯也有分布。

本種提示

本種和地薔薇相似,但為多年生草本;莖多數;叢生;基生葉蓮座狀,在果期仍不枯萎; 花瓣比萼片短或等長;心皮6—8;瘦果有光澤,二者可以區別。

相關條目

植物 動物花卉樹木

參考文獻

ChamaerhodossabulosaBge.inLdb.Fl.Alt.1:432.1829:Ldb.Ic.Pl.Fl.Ross.3:18.t.257.1831,etFl.Ross.2:35.1844;內蒙古植物志3:114.圖版59.圖9-14.1977.

其他信息

本種和地薔薇相似,但為多年生草本;莖多數,叢生;基生葉蓮座狀,在果期仍不枯萎;花瓣比萼片短或等長;心皮6-8;瘦果有光澤,二者可以區別。

薔薇科·薔薇亞科待協作詞條

薔薇亞科(Rosoideae Focke),是薔薇科底下四個亞科的其中之一,包括有不少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例如:草莓、玫瑰花、覆盆子等。只有少數植物是一年生植物。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歡迎大家共同協作來完善這些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