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無尾果

汶川無尾果

汶川無尾果(學名:Coluria oligocarpa)為薔薇科無尾果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多生長在山溝草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無尾果無尾果

種中文名:汶川無尾果
種拉丁名:Coluriaoligocarpa(J.Krause)F.BOLLE
國內分布:產四川。
命名來源:[ActaHort.Petrop.13:94.1893]
中國植物志:37:231
英文植物志:9:290
組中文名:單性莓組
組拉丁名:Sect.Chamaemorus
屬中文名:無尾果屬
屬拉丁名:Coluria
亞科中文名:薔薇亞科
亞科拉丁名:ROSOideaePocke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基部有枯死葉殘餘物。基生葉,少數,為參差間斷羽狀複葉,長5—10厘米,有4—6對疏生小葉;小葉片無柄,倒卵狀扇形,長6—12毫米,寬5—15毫米,近3裂,裂片先端圓鈍,基部寬楔形,邊緣有不整齊鋸齒,兩面及邊緣密生伏貼長柔毛;頂生小葉最大,中間小葉有的較大,有的極小,有3或數鋸齒;葉柄長1—2厘米,有開展長柔毛;托葉卵形,極小,先端圓鈍,有長緣毛,莖生葉約3個,無柄,長圓卵形,長8—10毫米,寬4—5毫米,3裂,邊有不整齊鋸齒。花莖2--3,高15—30厘米,直立,上部分枝,約有3朵花,具短柔毛,間有少數長柔毛;花梗長1.5--2厘米;苞片卵狀披針形,長3—5毫米,先端銳尖,邊緣具數齒,有柔毛;花直徑約1厘米;副萼斤矩圓條形,長1毫米,先端圓鈍,具緣毛;萼筒倒圓錐形,長2—3毫米;外面有短柔毛,萼片卵狀三角形,長約2毫米,先端圓鈍,有短柔毛及緣毛;花瓣倒卵形,長5--7毫米米,白色,先端截形或微凹,無毛,基部具短爪;雄蕊花絲比花瓣短,基部具柔毛;心皮4,子房卵形,外面有乳頭狀疣,疣先端加祖;花柱 基部稍粗,有長柔毛。瘦果卵形或倒卵形,長2--3毫米,褐色,有多數乳頭狀疣。 花果 期4月。

產地分布

四川。生於山溝草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汶川及灌縣岷江河谷

本種提示

本種為參差間斷羽狀複葉,具4-6對小葉,中間夾有小形附片;花莖上部分枝,約有 3花;心皮4,子房及瘦果具乳頭狀疣,易和其他種區別。

本組概述

Sect.ChamaemorusFockeinAbb.Naturw.Ver.Bremen4:142.145.1874.——ChamaemorusHill;Brit.Herbal,331.1756;——RubusSer.HostianaTrattRosac.Monogr.3:65.1823p.P——RubusSubgen.Chamaemorus(Hill)Focke,Bibl.Bot.72(1):12.1910etl.C.83:16.1914.-----Rubusl.ChamaemoriRydb.InN.Am.Fl.22:435.1913.本組有下列1種。

本屬概述

R.Br.inParry,Voy.Suppl.App.276.1824;Benth.EtHook.F.Gen.Pl.1:619.1865;FockeinEngler&Prantl,Nat.Pflanzcnfam.3(3):36.1888;W.E.EvansinNot.RoyBot.Gard.Edinb.15:47—54.Pl.213--214.1925;Hutch;Gen.Flow.P1.1:20;.1964.多年生草本,有柔毛,具根莖。基生葉為羽狀複葉或大頭羽狀複葉,邊緣有鋸齒;托葉合生。花莖直立,有少數花:具苞片;副萼片5,常小形;花萼宿存,萼筒倒圓錐形,花後延長,有10肋,萼片5,鑷合狀排列;花瓣5,黃色或白色,比萼片長;雄蕊多數,成2—3組,花絲離生,在果期宿存;花盤環繞萼筒,無毛;心皮多數,生在短花托上,花柱近頂生,直立,脫落;胚珠1,著生在子房基部。瘦果多數,扁平,包在宿存萼筒內,有1種子。本屬的模式種:Coluriageoides(Pall.)Ldb.約4種,分布在亞洲北部及南部,我國產3種。

亞科概述

FockeinEngkr&prantf,Nat.Pflanzenfam.3(8):15.1888——RoJaceaesect,ⅡRosaceae.sect.IlIPotentilleae.SectIVsanguisotbvae.Flook.FlScot.261--264.1821.--RosaceaesensuK.Koch,De,dr.1:223.1869;5chneid.I,handb.Laubh1:499.1906.No,lJuss.1789.Xensuato.灌本或草本,複葉稀單葉,有托葉心皮常多數,離生,各有112懸垂或直立的胚珠;子房上位,稀下位;果實成熟時為瘦果,稀小核果,著生在花托上或在彭大肉質的花托內。染包體基數X=7,8或9‘本亞科共有35屬,我國產21屬。本亞科植物許多具有經濟價值,如龍芽草屬、委陵菜屬和地榆屬,有些種類是重要藥構,如單莓屬、懸鉤子屬和薔薇屬,有些種類是重要水果,如薔薇屬、稱棠花屬,木本委陵菜屬為常見園林觀賞植物。

本科概述

草木、灌木或喬木,落葉或常綠,有刺或無刺。冬芽常具數個鱗片,有時僅具2個。葉互生,稀對生,單葉或複葉,有顯明托葉,稀無托葉。花兩性,稀單性,通常整齊,周位花或上位花;花軸上端發育成碟狀、鍾狀、杯狀、鐔狀或圓筒狀的花托(一稱萼筒),在花托邊緣著生萼片、花瓣和雄蕊;萼片和花瓣同數,通常4—5,覆瓦狀排列,稀無花瓣,萼片有時具副萼;雄蕊5至多數,稀1或2,花絲離生,稀合生;心皮1至多數,離生或合生,有時與花托連合,每心皮有1至數個直立的或懸垂的倒生胚珠;花柱與心皮同數,有時連合,頂生、側生或基生。果實為瞢莢果、瘦果、梨果或核果,稀蒴果;種子通常不含胚乳,極稀具少量胚乳;子葉為肉質,背部隆起,稀對褶或呈席捲狀。本科的模式屬:薔薇屬RosaL.本科約有124屬3300餘種,分布於全世界,北溫帶較多。我國約有51屬1000餘種,產於:全國各地。本科許多種類富於經濟價值,溫帶的果品以屬於本科者為多,如蘋果、沙果、海棠、梨、桃、李、杏、梅、櫻桃、枇杷、韞槨、山楂、草莓和樹莓等,都是著名的水果,扁桃仁和杏仁等都是著名的乾果,各有很多優良品種,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不少種類的果實富有維生素、

亞科概述

FockeinEngkr&prantf,Nat.Pflanzenfam.3(8):15.1888——RoJaceaesect,ⅡRosaceae.sect.IlIPotentilleae.SectIVsanguisotbvae.Flook.FlScot.261--264.1821.--RosaceaesensuK.Koch,De,dr.1:223.1869;5chneid.I,handb.Laubh1:499.1906.No,lJuss.1789.Xensuato.灌本或草本,複葉稀單葉,有托葉心皮常多數,離生,各有112懸垂或直立的胚珠;子房上位,稀下位;果實成熟時為瘦果,稀小核果,著生在花托上或在彭大肉質的花托內。染包體基數X=7,8或9‘本亞科共有35屬,我國產21屬。本亞科植物許多具有經濟價值,如龍芽草屬、委陵菜屬和地榆屬,有些種類是重要藥構,如單莓屬、懸鉤子屬和薔薇屬,有些種類是重要水果,如薔薇屬、稱棠花屬,木本委陵菜屬為常見園林觀賞植物。

本科概述

草木、灌木喬木,落葉或常綠,有刺或無刺。冬芽常具數個鱗片,有時僅具2個。葉互生,稀對生,單葉或複葉,有顯明托葉,稀無托葉。花兩性,稀單性,通常整齊,周位花或上位花;花軸上端發育成碟狀、鍾狀、杯狀、鐔狀或圓筒狀的花托(一稱萼筒),在花托邊緣著生萼片、花瓣和雄蕊;萼片和花瓣同數,通常4—5,覆瓦狀排列,稀無花瓣,萼片有時具副萼;雄蕊5至多數,稀1或2,花絲離生,稀合生;心皮1至多數,離生或合生,有時與花托連合,每心皮有1至數個直立的或懸垂的倒生胚珠;花柱與心皮同數,有時連合,頂生、側生或基生。果實為瞢莢果、瘦果、梨果或核果,稀蒴果;種子通常不含胚乳,極稀具少量胚乳;子葉為肉質,背部隆起,稀對褶或呈席捲狀。本科的模式屬:薔薇屬RosaL.本科約有124屬3300餘種,分布於全世界,北溫帶較多。我國約有51屬1000餘種,產於:全國各地。本科許多種類富於經濟價值,溫帶的果品以屬於本科者為多,如蘋果、沙果、海棠、梨、桃、李、杏、梅、櫻桃、枇杷、韞槨、山楂、草莓和樹莓等,都是著名的水果,扁桃仁和杏仁等都是著名的乾果,各有很多優良品種,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不少種類的果實富有維生素、

薔薇科·薔薇亞科待協作詞條

薔薇亞科(Rosoideae Focke),是薔薇科底下四個亞科的其中之一,包括有不少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例如:草莓、玫瑰花、覆盆子等。只有少數植物是一年生植物。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歡迎大家共同協作來完善這些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