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鸌

短尾鸌

短尾鸌(學名:Puffinus tenuirostris)為鸌科剪水鸌屬的鳥類,俗名細嘴鸌。分布於太平洋北自白令海南至澳大利亞東南部、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海南與廣東間的海域等地,多棲息於沿岸的海域中、少見於遠洋以及繁殖在海島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北部海域和韓國沿海。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圖)短尾鸌短尾鸌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鸌形目 Procellariiformes

科: 鸌科 Procellariidae

屬: 剪水鸌屬 Puffinus

種: 短尾鸌 P. tenuirostris

基本資料

(圖)短尾鸌短尾鸌

短尾鸌有著灰色的羽毛,成鳥體重0.9公斤,身長50厘米,展翅長1.1米。一隻母短尾鸌每年只下一顆蛋。有時被紐西蘭的毛利人作為食物

它們的足跡北至白令海、南至南極洲、東至智利、西至日本和紐西蘭
描述:中等體型(42厘米)的煙褐色鸌。與灰鸌的區別在嘴較短,翼下覆羽銀色少。體型較小而嘴較短,翼下比曳尾鸌肉足鸌或灰鸌色淺。腳色較深且於飛行時多伸出尾後。頭深色,遠看似有頭罩。飛行敏捷而有節律,急促的振翼飛行間帶著雙翼平伸的滑翔。

虹膜-深褐;嘴-灰黑;腳-灰黑。

叫聲:於海上無聲。於繁殖區發出嗷嗷叫、低聲哼叫及抽噎聲。

分布範圍:於南半球夏季繁殖於澳大利亞南部及東南部島嶼,擴散經太平洋至白令海。春候鳥夏候鳥至日本周圍。

分布狀況:繁殖期外遷至北太平洋。可能出現在中國東北沿海。偶見於台灣海域。

習性:海上結群活動,有時跟隨船隻。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品種特徵

(圖)短尾鸌短尾鸌

短尾鸌為中型海鳥。體形較小,頸短,嘴細,尖端有鉤,鼻管短,位於嘴峰基部。翅長而窄,呈鐮刀狀。身體腹部肥胖,呈紡錘形。初級飛羽11枚,次級飛羽10枚,第2枚初級飛羽與第一枚等長或稍較短。尾為圓尾,比較短。跗跖甚側扁,前後緣棱明顯,被網狀鱗,前三趾被全蹼,但較窄,間微凹,後趾短小,著生位置較其他趾高,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羽毛厚而密,相當硬,特別是在背面。上體暗褐色,下體較淡,呈灰褐色。頭和頸幾近黑色;頦、喉灰色,飛羽內側淡灰色,翅下覆羽灰色,具淡灰色尖端。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嘴峰和鼻管黑色,跗跖暗褐色。

大小量度為:體長350-400毫米,翅長254—330毫米,嘴峰30—35毫米,尾80—85毫米,跗跖49~52毫米。

生活習性

(圖)短尾鸌短尾鸌

短尾鸌繁殖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巴斯海峽,塔什馬尼亞島。繁殖期外通常向北太平洋遊蕩到日本、小笠原群島、加利福尼亞、白令海、阿納德爾灣、堪察加半島、阿拉斯加、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海岸、克馬德克群島以及我國台灣沿海。

短尾鸌常成群活動在開闊的海洋上,除繁殖期外全在海上活動,活動在白天,但有時晚上也活動。繁殖期則晚上活動。善飛行,常不知疲倦和不分晝夜的在海面低空飛行。飛行快而輕捷,飛行時兩腳向後伸,遠遠突出於尾外。通常以俯衝、滑翔並結合短暫的兩翅快速煽動的方式飛翔。亦善於游泳,但在陸地行走困難而笨拙;在陸地起飛亦較困難,通常需要爬到高處往下才能飛起,在平地不能起飛。

短尾鸌主要以蝦和小型海洋動物為食。覓食主要在海面進行,常常邊游泳邊覓食,也常跟隨和捕鯨船啄食丟棄的可能利用的食物。同時鯨浮出水面時也將水下面的動物帶到水面,從而為它們提供了覓食的機會。

動物繁殖

(圖)短尾鸌短尾鸌

繁殖期在9月末至翌年5月初。營巢于海岸或海島上地洞中。常成大群在一起營巢繁殖,因此巢相當密集,平均每平方米就有一個巢,通常成鳥在9月來回到繁殖地。一般都回到原有的巢位並和原有配偶結合。巢洞山親鳥自己挖掘,而且是在晚上進行的,白天在海上休息和覓食,但亦有白天留在海岸的。挖洞持續時間長達10至40天,因此洞全部挖好大約在10月初。洞挖好後所有鳥類又部回到海上,在海上生活大約20天左右後才又回到洞中產卵。產卵時間極為穩定,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種群之間變化也不大,通常在每年11月20日左右產卵,產卵高峰出現在11月2日至26日之間,在同一營巢地上的同一種群之間相當一致,幾乎在同一天產出。每窩產卵一枚。卵為橢圓形,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63.5—77.2×41—51.5毫米,平均71×47毫米。卵產出後首先由雄鳥孵化12—14天,然後雌鳥再接著孵化;在整個孵卵期間雌雄之間要交換2次以上。孵卵期平均53天左右,也有55-56天的記載。雛鳥孵出後頭一個星期,親鳥僅在每天晚上去餵食,以後去到巢中次數逐漸減少。雛鳥生長也很快,剛孵出時體重僅15.1克,被有厚密的灰色絨羽,大約2個月左右,雛鳥即換掉了絨羽,長出了羽毛。此時親鳥不再餵食,通過飢餓迫使幼鳥從洞中出來,自己在晚上慢慢去到海上,時間大約在4月或5月初。由於幼鳥幾乎同時出來,所以在海上聚集了相當大數量,它們在巢附近海域停息短暫時間後則分散成小群逐漸向巢域四週遊盪。

動物遷徙

短尾鸌在5月初開始成小群逐漸向北太平洋遊蕩,往北經過日本、小笠原群島、加利福尼亞,加拿大東海岸、夏威夷群島、阿拉斯加、堪察加半島、阿納德爾灣和白令海,往南到紐西蘭北島沿岸及其克馬德克群島等鄰近島嶼。偶爾漂泊到我國台灣。我國於1981年在台灣沿海綠島和1988年4月於台東沿海分別見到1隻,屬於偶見迷鳥

最新發現

每年夏天,都有數百萬隻外表深灰色的短尾鸌飛抵美國加州海岸,數量之大如同一片片烏雲逼近。雖然全球短尾鸌的總數多達2000萬隻,是數量最多的海鳥之一,不過由於目前紐西蘭和北太平洋東部的短尾鸌數量都在急遽減少,因此也有科學家認為短尾鸌即將被列入“瀕危動物”。

短尾鸌每年旅行的距離足以讓馬拉松運動員、腳踏車運動員相形見絀,它們竟然能以“8”字形路線在200天內環繞太平洋飛行64400公里,這一飛行距離足以環遊地球一圈半。

科學家8日公開了一項動物遷徙最長距離的電子記錄,根據電子儀器的記錄,一種叫做短尾鸌的鳥兒一生當中有90%的時間都是飛在海上。它們為了找尋食物會飛行很長的距離,每年穿越赤道兩次,足跡遍布太平洋。

據悉,由於這種小鳥滿世界飛行,因此這項研究除了解開關於這種鳥的不少謎團之外,還可以被科學家作為氣候變化和海洋狀態的指示器。

一直以來,科學家已經了解到紐西蘭和智利的短尾鸌會遷往北半球尋找食物。但是此次通過電子追蹤標籤追蹤短尾鸌個體,終於弄清楚了短尾鸌在兩個半球之間遷徙的詳細路線圖和遷徙距離。

短尾鸌每年的飛行時間約為200天,可飛行6.4萬公里。地球赤道周長為40076公里,照此計算,這種小鳥每年的飛行距離可以繞地球一圈半了。本次的數據顯示,短尾鸌的旅程比此前記錄下的任何動物的遷徙路線都要長,每天旅行1094公里。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學者斯科特·沙佛是該文的第一作者。

研究小組留意到,短尾鸌遷徙的路線恰好是地球兩個半球上食物最豐富的區域——它們在繁殖期會到達南極洲南部海洋,然後飛往美國加州、阿拉斯加和日本北部,這些地方都有著漫長的海岸線。追蹤結果還顯示,這些鳥在飛越近赤道區域時,極少甚至沒有降落覓食。科學家還發現,一對短尾鸌在將後代養大後,就會“分道揚鑣”。

科學家追蹤了33隻短尾鸌的遷徙路線,通過裝在鳥身上的電子追蹤標籤,可以記錄下位置、氣溫、捕食水深等數據。

短尾鸌捕捉海里的魚類、魷魚和磷蝦為食。電子追蹤標籤還記錄到短尾鸌能夠俯衝到20米的海面下追捕獵物,最深甚至能潛到69米以下。

對短尾鸌的研究是國際海洋生物普查中太平洋浮游生物標記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使用淨重不到14克的電子標籤追蹤了北太平洋的23種掠食性鳥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