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鸌

灰鸌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由於灰鸌一生有90%的時間是在海上飛行,所以科學家一直以來無法得到有關灰鸌遷徙的詳細數據。但是,科學家這次將用來追蹤魚類的電子追蹤定位標籤套用在灰鸌的研究中,終於揭開了灰鸌遷徙的謎團。

基本信息

概述

灰鸌 Sooty Shearwater

(圖)灰鸌灰鸌

鸌形目 > 鸌科 > 剪水鸌

CICONIIFORMES > Procellariidae > Puffinus grise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Gmelin, 1788)

分布範圍:繁殖於智利澳大利亞紐西蘭海上;但分布於赤道海域以及整個大西洋及太平洋。

分布狀況:偶見;有記錄見於福建沿海、澎湖列島及台灣。香港的記錄有疑問。

習性:結群在海上活動;不常跟隨船隻。

食性

灰鸌主要以各種小魚、、甲殼類、軟體動物和其他浮遊動物為食。覓食主要在開闊的水面進行,也能潛水捕食,但一般潛的不深和時間不長一。它們也常伴隨鯨,特別是灰鯨活動和覓食,啄食它們吐出的一些昆蟲和烏賊,同時當鯨浮出水面時對四周水面的干擾,常將一些小魚和甲殼類帶到了水面,從而為它們覓食提供了機會。此外它們也從鯨排出的糞便中啄食一些小的昆蟲和動物。

形態

(圖)灰鸌灰鸌

灰鸌為中等大小海鳥。嘴較細而側扁,上嘴尖端呈鉤狀,鼻管短,左右鼻管合併成一個,但內面中間有厚的隔板隔開。鼻管位於嘴峰中線嘴基處。翅窄而尖長。初級飛羽11枚、尾為圓尾,中等長度,尾羽12枚。上體黑褐色,下體灰褐色,翼下覆羽及飛羽基部銀灰色而有光澤,邊緣暗褐色。頦、喉灰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跗跖內側、中趾和內趾淡藍色,外側和外趾黑褐色或黑色。

大小量度為:體長410一510毫米,嘴峰38~42毫米,翅286—320毫米,尾86—97毫米,跗跖45—56毫米。

繁殖

灰鸌繁殖於南半球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包括紐西蘭海岸和鄰近島嶼、查塔姆奧克蘭坎貝爾、馬闊里島、諾福克島、卡皮蒂島邦蒂群島以及南美海域內的麥哲倫海峽、福克蘭群島和南美東海岸及其鄰近島嶼,往北遠可至智利。非繁殖期沿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岸往南可到南緯60度,往北可到遠東,千島群島、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島、薩哈林島、北美東西海岸、阿留申群島、西海岸拉布拉多半島、格陵蘭南端以及西歐、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冰島東南部和非洲大西洋海岸。在我國僅見於福建沿海、台灣和澎湖列島。

(圖)灰鸌灰鸌

灰鸌在繁殖季節主要棲息於偏僻荒寂的大陸石質海岸和鄰近海面,也棲息於沿海島嶼,非繁殖季節則棲息於開闊的大洋上,除繁殖期外不上陸地活動。成年累月都在海上活動和覓食,休息亦在海上。喜集群,無論繁殖季節或非繁殖期均成群活動。活動在白天和晚上。繁殖期間則主要在晚上活動。善飛翔,常成群的長時間的在海面上飛,時而急速的煽動兩翅,時而在緊貼海面的波浪上空滑翔。游泳亦很好,亦能潛水,但潛的不深,時間亦不長;在水面起飛亦很容易而靈巧,但在陸地行走困難而笨拙,起飛亦需爬到高處才能飛起,在平地上不能起飛。平時活動很安靜,但在巢地和晚上餵養雛鳥期間卻發出很高的叫聲,變得很嘈雜。

繁殖在南半球溫帶海洋岸邊和大洋中海島上。常孤立的成群繁殖。繁殖期因地而異,一般在9月至異年4月之間。營巢于海岸或海岸上低矮的植物叢中或森林中地上。巢通常為親鳥在鬆軟的地上所挖掘出的一個凹坑,內墊以少許枯葉和枯草即成。巢築好後雌雄親鳥雙雙飛到附近上,若干天后才又重回來,返回後立即產卵。每窩產卵一枚,卵的形狀為圓卵形或尖卵圓形,顏色為白色,卵的大小為58.5-81.7×42—53.4毫米,平均為74×48毫米,重量為69.1×77.75克。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30一35天。雛鳥孵出後身上被有長而厚密的絨羽,大約經過雌雄親鳥5個月左右的艱辛餵養後才能長全羽毛和換掉絨羽,時間大約在4月末。這時親鳥便停止餵食,通過飢餓的刺激鼓勵它們從巢洞中出來進到海上。大約在5月左右,幾乎全都離開繁殖地到海上過著流浪似的生活。

繁殖期以後,灰鸌通常向南北太平洋和大西洋遊蕩。往南可到南緯60度,往北可達格陵蘭島、冰島、拉布拉多半島、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薩哈林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歐等廣闊的海區。

灰鸌數量稀少,極為罕見。

遷徙之王

一種體型小、體重不及一袋糖的鳥兒創造了“遷徙距離最長”紀錄,它就是灰鸌(sooty shearwater,Puffinus griseus)。研究人員發現這種鳥每年都以8字型佇列飛越太平洋,遷徙路線長達4.6萬英里。在發現灰鸌的這一驚人的飛行能力之前科學家認為北極燕鷗是飛行之王,它在極地冰蓋間的遷徙距離長達2.2萬英里,但現在這個紀錄被灰鸌打破了,而且把北極燕鷗遠遠落在後面。

(圖)灰鸌灰鸌

科學家為了跟蹤研究灰鸌的遷徙情況,把記錄位置、空中溫度和捕捉食物時俯衝深度等數據的電子追蹤標誌放在33隻鳥身上。在繁殖洞穴里捕獲這些鳥一年後科學家獲得20個追蹤標誌,其中有19個提供了飛行距離的全部記錄。數據顯示,在遷徙路線上這些鳥比以前記錄的任何種類的動物都要長,它們一天要飛680英里。

灰鸌從紐西蘭繁殖洞穴里出發,朝著北半球方向前進,最後在日本、阿拉斯加或加利福尼亞捕食,其中有部分會在南美洲西海岸停留片刻。這個國際小組的研究人員在《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說:“灰鸌經歷了非凡的遷徙路線,這也說明它們才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遷徙距離之王’。”該科學研究組成員之一、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斯科特·沙佛表示:“在遷徙距離上能和灰鸌一決高下的唯一一種鳥就是北極燕鷗,但我們並不知道它們是否在一個唯一季節里遷徙,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人用科學手段追蹤過它們。”

數據顯示,灰鸌為了捕烏賊磷蝦能平均潛入46英尺的深度,有些甚至能潛入水中225英尺。沙佛博士說:“當穿過赤道時它們的飛行速度加快,不會為了捕更多食物停下來。在南方的夏季,它們在南極洲附近捕食,然後為了去北太平洋3個地區中的其中一個地區捕食只有快速遷移,這樣才能保證一年中繁殖大量後代。”與以前假設相反的是,這些鳥在返回南方前只造訪北半球3個進食地點的其中一個。一對繁殖後代的灰鸌只要飼養它們的幼崽就會分開遷徙,科學家對此感到十分驚訝。科學家還在大西洋發現了灰鸌,它們到過英國的海岸地區,而前往大西洋的灰鸌在福克蘭群島和火地群島繁殖後代。灰鸌是世界上最多產的一種鳥類,總數高達約2000萬隻,但現在被劃入“瀕危物種”,因為其數量早已開始減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