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蛇科

盲蛇科

盲蛇科(Typhlopidae)約6屬約229種。分布於非洲、亞洲及大洋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少部份分部於中美洲。小型蛇類,形似蚯蚓,頭小尾短,圓柱形,從頭至尾粗細一致。最小種類全長僅95毫米,如小盲蛇(Typhlops reuter);最大種類為非洲的巨盲蛇(Typhlops hambo),全長可達775毫米。一般全長150~毫米。僅上頷具齒。口小,位於頭端腹面;眼小,不明顯,隱於半透明的眼鱗下;背鱗、腹鱗分化不明顯,通身被鱗為大小一致的圓鱗。頭骨連結牢固,適於掘土穴居。體內有骨片狀殘餘的腰帶(後肢附著骨)。多數種類穴居土中,或隱棲於磚石下或缸缽底下,夜晚或雨後至地面活動。食昆蟲、蟲卵和幼蟲,如白蟻、白蟻和幼蟲;也吃蚯蚓和多足類。卵生,少數卵胎生。我國有2屬4種,包括鉤盲蛇屬(Ramphotyphlops)兩種和盲蛇屬(Typhlops)兩種,常見如鉤盲蛇(R.braminus)。

基本信息

盲蛇科

正文

蛇目的1科。無毒,體呈圓柱形,從頭到尾粗細相似,尾短、周身被大小一致的、覆瓦狀排列的圓鱗,沒有腹鱗的分化。已知約3屬160餘種,廣泛分布於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島、歐洲南部、非洲、亞洲南部和澳大利亞等暖溫帶及熱帶地區。中國已知有4種:高雄盲蛇,僅見於台灣省;大盲蛇,見於雲南金沙江邊和海南島,體內曾發現14個充分發育的胚胎;鉤盲蛇(見圖),廣泛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已知最北紀錄為宜昌和重慶,產卵2~7枚,卵徑12毫米×4毫米;白頭鉤盲蛇分布於香港。盲蛇科本科蛇類體型較小,最大的非洲巨盲蛇可達750毫米,一般種類全長在200毫米以下。吻端略扁。眼隱於眼鱗之下,口小,位於頭部腹面。上頜骨橫置,與頭骨連結疏鬆,其上著生少數牙齒;前頜骨、齶骨和翼骨均無齒,少數種類的下頜齒骨前端尚有一枚牙齒。脊椎骨具椎弓突與椎弓凹。有殘餘的腰帶,或僅為一棒狀骨,或完全退化消失。僅有右側的輸卵管。大部分種類營穴居生活,或潛伏於磚石、缸缽之下,雨後到地表活動。以蚯蚓、多足類、白蟻以及其他昆蟲為食。卵生或卵胎生。

配圖

相關連線

爬行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