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蛇

盲蛇

盲蛇是脊椎動物,體表還有一些小小的鱗片。身長也只能長到30厘米左右。地球上的其他各大洲都可以見到盲蛇。

基本信息

簡介

亞馬遜河流域發現的新品種盲蛇亞馬遜河流域發現的新品種盲蛇(查看更多圖片)
盲蛇是蛇的一種,它們約有150多種,屬於盲蛇科。盲蛇由於生活在洞穴中,

世世代代遺傳下來,它們的眼睛完全退化成了擺設。

盲蛇,又稱鉤盲蛇,為台灣地區所產蛇類中體形最小,體長不超過20公分,呈圓筒狀,形似蚯蚓,故又稱“蚯蚓蛇”。

頭小呈半圓形,與頸不易區分,眼睛極小且退化成感光眼點呈黑點狀。鼻鱗有一溝將鼻鱗分成前後兩半。體鱗20列。尾部短而呈鈍形。全身大致為黑褐色或褐色。

蛇目的一科,是世界上最小的蛇。無毒,體呈圓柱形,從頭到尾粗細相似,尾短、周身被大小一致的、覆瓦狀排列的圓鱗,沒有腹鱗的分化。

體型

盲蛇盲蛇
盲蛇科(Typhlopidae)約150種小型、營洞穴生活的蛇類。眼退化,隱藏於頭部鱗下。多屬盲蛇屬(Typhlops),分布大部分熱帶地區。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主要是蟻和白蟻,有的種類體長達75公分(30吋),但多不到20公分(8英寸)。 

頭鈍;體軀圓柱形,光滑,發亮;尾圓鈍,末端呈短刺狀;牙細小,通常僅見於上齶。盲蛇科動物有時被稱為蠕蛇,但蠕蛇之名用於某些游蛇科種類似為更妥。

細盲蛇科(Leptotyphlopidae)的線形蛇或稱細長盲蛇;產於非洲和熱帶美洲;外貌似盲蛇,共60多種;具發達的骨盆和內股骨;有些種類的肛門兩側具外爪。委內瑞拉的Leptotyphlopsmacrolepis最大,體長達30公分(12吋),多數蠕蛇則體長10∼17公分(4∼7吋)。蠕蛇以昆蟲(主要是蟻和白蟻)的幼蟲為食。有的種類在白蟻洞內產卵,白蟻洞可保護蛇卵,並為幼蛇提供食物。

種類及分布

盲蛇Leptotyphlops屬的細長盲蛇
中國已知有4種:高雄盲蛇,僅見於台灣省;大盲蛇,見於雲南金沙江邊和海南島,體內曾發現14個充分發育的胚胎;鉤盲蛇,廣泛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已知最北紀錄為宜昌和重慶,產卵2~7枚,卵徑12毫米×4毫米;白頭鉤盲蛇分布於香港。本科蛇類體型較小,最大的非洲巨盲蛇可達750毫米,一般種類全長在200毫米以下。吻端略扁。眼隱於眼鱗之下,口小,位於頭部腹面。上頜骨橫置,與頭骨連結疏鬆,其上著生少數牙齒;前頜骨、齶骨和翼骨均無齒,少數種類的下頜齒骨前端尚有一枚牙齒。脊椎骨具椎弓突與椎弓凹。有殘餘的腰帶,或僅為一棒狀骨,或完全退化消失。僅有右側的輸卵管。大部分種類營穴居生活,或潛伏於磚石、缸□之下,雨後到地表活動。以蚯蚓、多足類、白蟻以及其他昆蟲為食。卵生或卵胎生。

我國渤海東岸,生活著一種體型與蚯蚓差不多的盲蛇,身長17—18厘米,為世界上最小的蛇。

在馬達加斯加成為島嶼之前,盲蛇就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在馬達加斯加成為島嶼之前,盲蛇就已經在這裡生活了

有新的基因數據表明,“印度-馬達加斯加”大陸分裂以後,盲蛇就不斷在印度和馬達加斯加蔓延開來。但令生物學家不解的是,在2800萬年前,這種蛇居然出現在澳大利亞——而這段時間裡並沒有陸地可以連線到大洋洲大陸。
非洲和南美洲的盲蛇則在6300萬年前分成不同種,但是那時候,這兩塊大陸已經分開了4000萬年了。已知約3屬160餘種,廣泛分布於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島、歐洲南部、非洲、亞洲南部和澳大利亞等暖溫帶及熱帶地區。 所以,這種進化分歧並不是由於版塊分裂造成的。

生活習性

盲蛇生活在腐木石頭下、落葉堆、垃圾堆和岩縫間等陰暗潮濕的地方,晚上及下雨過後會到地面上活動,行動敏捷。以白蟻螞蟻或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卵生,行孤雌生殖,沒有雄性個體。在全省低海拔地區都有分布,數量尚可。

動物分類導航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
寵物鳥類珊瑚昆蟲
兩棲動物雜交動物爬行動物節肢動物
哺乳動物水生動物十足目動物珍稀瀕危動物

盲蛇下目

盲蛇下目是最原始的蛇類。很多成員身長不到15厘米,但也有少數種類體型較大。
分類地位: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盲蛇下目。下屬分類如下:
異盾盲蛇科異盾盲蛇屬 | 大盲蛇屬| 小盲蛇屬| 特立尼達盲蛇屬
細盲蛇科 細盲蛇屬 | 吻細盲蛇屬
盲蛇科尖盲蛇屬 | 圓盲蛇屬 | 鉤盲蛇屬 | 尖鼻盲蛇屬 | 盲蛇屬 | 異盲蛇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