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丸

白朮丸

白朮丸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主要用於痔漏,脫肛下血,面色萎黃,積年不愈者。

基本信息

藥物說明

白朮丸【用法】上藥搗和,乾則少入酒為丸。每服15丸,米飲下,日三次。
【組成】白朮1兩,赤茯苓1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紫菀3分(洗去根土),訶黎勒皮1兩,前胡1兩(去蘆頭),桔梗3分(去蘆頭),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檳榔半兩,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炒令微黃)。
【來源】《聖惠》卷七。
【主治】腎臟虛損,心膈痰癖,壅滯多唾,腹脅妨悶。
【用法】上為末,以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前以枳殼湯送下。
白朮丸
【組成】白朮1兩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半,巴戟天(去心)1兩半,菟絲子(酒浸,別搗)1兩半,熟乾地黃(焙)3兩,桂(去粗皮)1兩。
【來源】《聖濟總錄》卷八。
【主治】風虛,腳弱無力,肌瘦不能食。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心、晚食前溫酒送下。加至30丸。
白朮丸
【組成】白朮1兩,芍藥半兩。
【來源】《丹溪心法》卷五。
【主治】脾虛泄瀉。
【方法】上為末,粥為丸。
【用量】泄者,炒丸服。

健康小貼士

中醫認為,小兒秋瀉,多因脾胃氣虛挾濕所致。症見:飲食不消,或吐或瀉,腹部脹滿,形體虛弱。若服用中成藥參苓白朮丸治療,往往可獲得滿意效果。常用量為每次2克(每袋6克,即1/3袋),每日3次。多數患兒服用3天即可見效,一周痊癒。用量可酌情增減。患兒家長不妨一試。

中藥方劑之白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