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鳳膏

白鳳膏,主要成為黑嘴白鴨、大京棗及參苓平胃散等,有一切勞證,形體虛憊,咳嗽吐痰咯血,日晡潮熱,肌肉消瘦,氣衰言微者等功效。

白鳳膏

正文

白鳳膏

來源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方類聚》卷一五○)。

組成

黑嘴白鴨1隻 大京棗1千克 參苓平胃散500克 陳煮酒1大瓶

用法

上先將鴨扎縛其腳,卻量患人飲酒多少,隨量傾酒在器中,燙溫,將刀於鴨項上割開,瀝血於酒內,攪勻,一氣飲之。又將鴨乾捋去毛,就脅下開一孔,取出腸雜,以紙拭乾,將棗子去核,每個實填參苓平胃散末,以麻布扎定,填於鴨肚中,用砂糖甏一個,放鴨在內,四遭炭火慢煨,一瓶煮酒作三次添入,直至熬酒干為度,取起,次第食之,盡此一鴨。

功用

補髓生津,和血順氣。

主治

一切勞證,形體虛憊,咳嗽吐痰咯血,日晡潮熱,肌肉消瘦,氣衰言微者。

方論

本方所治勞證,為肺腎陰虛,精血虧損,而又元氣極虛,脾胃不和所致。方中黑嘴白鴨為君,先取其血飲之,宜人肺經,潤補其肺;繼取其肉食之,補肺腎,益精髓,退骨蒸,化虛痰,止咳嗽。虛勞而至氣衰言微,急須補元氣,益脾胃,故用人參、大棗、茯苓為臣;更用平胃散為佐,取其消導和中,使鴨肉、參、棗補而不膩,有補中寓消之義。

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白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