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丸

白蛇丸,中醫藥方,出自傳統醫學典籍《霉癘新書》,用於楊梅結毒,痼疾廢病。

方劑

【處方】烏梅1錢,竹蟲蛀末3錢(無則以淡竹末代之),牙茶(華產物)1錢5分,白蛇(酒浸,少炙)2錢,溲疏皮1錢5分(烏貲及納遏末葛窊,當長夏時采之,余月難得),輕粉1錢(紙包,入搏飯內煨熟,取出用)。【製法】上為極細末,米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楊梅結毒,痼疾廢病。
【用法用量】每旦食前服1錢6分,以赤小豆煎汁送下。過5-6日,則當齒齦黑,血自出。完7日而後,宜用淡味噌汁煮瓢畜、蘿蔔、冬瓜鰹脯鰈魚、(魚豪)魚之類食啖之。嗣以白蛇湯
【注意】7日內,須忌禽獸、魚鱉、鹵鹽、茶、酒。唯以白粥將養之。
【摘錄】《霉癘新書》

中藥方劑之白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