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葉帚菊

異葉帚菊

異葉帚菊,菊目菊科植物,生於山坡或牛乾旱河谷灌叢中,海拔2400—3200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海拔:2400-3200
命名來源:(廣西植物)[Guihaia5(4):328.1985]
中國植物志:79:011
系中文名:卷葉系
系拉丁名:Ser.PhylicoidesLinginContr
組中文名:帚菊組
組拉丁名:Sect.Pertya
族中文名:帚菊木族
族拉丁名:MUTISI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灌木,高0.5—1.5米。枝多而細,質硬,直展呈帚狀,幼時多少被短柔毛,很快脫毛,小枝節間短,長4—7毫米,莖、枝的皮易開裂。長枝上的葉互生,扁平,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寬2—5毫米,頂端漸尖,基部圓,邊全緣或於中部稍下方有一對裂片狀的粗齒,兩面近無毛,1脈;葉柄短,基部膨大成勺狀的鞘,葉腋內密被白色絹毛;短枝上的葉4—6片簇生,二型,均無柄,扁平者為長圓形至匙狀長圓形,長4—9毫米,寬1—1.7毫米,頂端鈍或圓,基部略狹,全緣,略背卷,上面被白色星狀毛,毛易脫落,下面通常無毛;葉脈1條,在上面明顯凹入,無側脈及網脈;圓柱形或錐狀的葉長2--5毫米,直徑0.7—1.2毫米,頂端鈍頭,邊緣強背卷而於背面彼此幾相連線,上面通常無毛,但有密細腺點,下面於未被卷蓋之隙縫內密被白色絹毛,葉脈不明顯。頭狀花序無梗,多數,單生於簇生葉叢中或小枝之頂,花期直徑7—10毫米,具花5—6朵;總苞圓筒形,基部稍狹,直徑約6毫米;總苞片6—7層,被緣毛,外面數層小,卵形,長1.5—2毫米,寬0.7—1毫米,頂端銳尖,中間數層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6毫米,寬1.2—3毫米,頂端漸尖,最內層披針形,長9—12毫米,寬約2毫米,頂端芒尖;花托狹,無毛,直徑約1.5毫米。花全部兩性;花冠管狀,長11—13毫米,管部向下漸狹,檐部稍擴大,5深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略長於管部或與管部等長;花葯長6.5—7.5毫米,頂端漸尖,基部具長約2.5毫米被毛的尾部,花絲長可達4.5毫米;花柱粗壯,長約11毫米,花柱分枝短,頂端鈍,長不足0.5毫米。瘦果圓柱形,長約6毫米,直徑僅1毫米,密被白色倒伏的長柔毛。冠毛粗糙,乾時污白色,長約11毫米。花期6—9月。

產地分布

產於四川西南部(雅江.鄉城、木里)、雲南西北部(維西、中甸、德欽)、西藏東南部(察雅)。生於山坡或牛乾旱河谷灌叢中,海拔2400—32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甸。

菊科、帚菊屬植物

帚菊屬(Pertya Sch. -Bip.),菊科,18種,分布於日本至阿富汗,中國有10種,產西北、西南至東南部。灌木;葉聚生小枝之頂或側芽上,膜質,有鋸齒;頭狀花序無柄,單生於葉叢中,同性,盤狀,花少數,全部兩性,結實;總苞狹鍾狀,總苞片多列,覆瓦狀;花序托小,裸露;花冠管狀,頂端5深裂,裂片狹,外卷;花葯基部矢形,有長尾;瘦果倒卵狀長圓形,有5棱;冠毛豐富,外面的較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