帚枝乳菀

帚枝乳菀

帚枝乳菀,別名油菊、帚乳首,菊科乳菀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新疆的準噶爾盆地。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 帚枝乳菀

帚枝乳菀帚枝乳菀

種拉丁名: GalatellafastigiiformisNovopokr.
種別名: 油菊、帚乳首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狀莖粗壯,平臥,具多數纖維狀根,莖單生或數個叢生,下部或斜升,被乳頭狀毛和柔毛,上部分枝,小枝細弱。葉疏生或較密集,下部葉花期枯萎;中部葉條狀披針形或條形,長4—5.5cm,寬3.5—4mm,上面稀或兩面有腺點;上部葉漸少,狹條形。頭狀花序較小、較多,在莖端排列成疏房花序,花序梗直立或內彎,呈帚狀,常有2—3個近革質的鱗片狀苞片,頭狀花序,直徑7—12cm,有小花14—25個,總苞倒圓錐形,總苞片3層,外層卵狀披針形,內層矩圓形,邊花4一8,舌狀花淡紫色。中心為簡狀,黃色,11一15朵小花。瘦果矩圓形,長3一4mm,被白色長柔毛;冠毛長約5mm。

地理分布

分布於新疆準噶爾盆地,中亞也有。

生物生態特徵

帚枝乳苑是準噶爾山地草場的伴生種,其優勢種主要如新疆外茅(Stipasareptana)、天山賴草(Leymustianschanic一us)、無芒雀麥(Bromusin-ermis)、草原糙茅(Phlomispratensis)等,伴生種還有羊茅(FestucaOvina)毛穗異一燕麥(HelictofrichoPube-scens)、亞洲龍牙草(Agrimoniaasiatica)、紫花尊尾(Trisruthenica)等。帚枝乳苑的分布區氣候較濕潤,年降水量可達300mm左右,無霜期135天左右,海拔高度在1000—1700m,是典型的草原和山地草原類型。帚枝乳苑生長勢很強,植株高大,生長發育快,4月中旬返育,7月開花,8月種子成熟。種子隨風向四處傳播,遇到適宜環境發芽,形成零星分布的伴生群落,有時也成小片狀分布。本種春季發育快,但植株開花後莖迅速老化,其再生能力較差。

飼用價值

帚枝乳苑營養期各種家畜都樂食,春季,它的嫩芽、葉適口性好;開花後,莖粗老,由於莖上具有毛,適口性下降。山羊綿羊和牛採食其葉和嫩枝;刈割後或製成乾草或草粉等,牛、羊都喜食。帚技乳苑分布區的草場是新疆北部主要放牧場之一,是春夏放牧場,也可做為秋季的打草場。

菊科·乳菀屬植物

乳菀屬,菊科,40種,分布於亞洲和歐洲,我國有12種,產東北部至西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