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乳菀

天山乳菀

天山乳菀,多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全株無毛或上部多少被蛛絲狀毛。產於中國新疆西部(阿克蘇)。蘇聯中亞地區也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界:植物界Plantae

天山乳菀天山乳菀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菊目Asterales

科:菊科Asteraceae

屬:紫菀屬Aster

種:天山乳菀GalatellatianshanicaNovopokr.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全株無毛或上部多少被蛛絲狀毛。莖多數,稀單生,纖細徑1.5毫米,上部直立或弧狀彎曲,基部斜升,上部分枝,分枝少數(1-8個),細弱,斜上;葉通常密集於莖的下半部,且偏向一側生長,向上部漸稀疏,下部葉線狀披針形,長2.5-3厘米,寬2.5-3毫米,無柄,頂端短尖,基部漸狹,較厚質,中部葉線形,長1.5-2厘米,寬1-1.5毫米,頂端漸尖,上部葉少數,極小,狹線形,邊緣多少反卷,具1條脈,兩面無腺點。頭狀花序較大,單生或數個排列成疏傘房花序,徑10-15毫米;花序梗細長,具1-2個狹線形的苞片;總苞近半球形,長4-5毫米,寬8-10毫米,總苞片3層,葉質,淡綠色,近等長,常具白膜質的邊緣,頂端有時淡紫紅色,具3條,稀部分有1條脈,背面多少被蛛絲狀短毛;外層和中層披針形,頂端漸尖或急尖,內層較長,長圓狀披針形,頂端短尖或稍鈍;頭狀花序具50-80個花,外圍的舌狀花15-20個,舌片開展,淡紫色,長圓形,長10毫米,寬3-3.5毫米,中央的兩性花多數,花冠管狀,淡黃色,長6毫米,檐部鍾狀,具5個長圓狀披針形的裂片;花柱分枝頂端有卵狀三角形的附器。瘦果長圓形,長3-3.5毫米,被密白色長毛;冠毛淡白色,糙毛狀,長5-6毫米。花果期7-9月。

生長分布

產於中國新疆西部(阿克蘇)。蘇聯中亞地區也有。

生長習性

生於河谷沼澤地,少見。

菊科·乳菀屬植物

乳菀屬,菊科,40種,分布於亞洲和歐洲,我國有12種,產東北部至西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