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政法大學

甘肅政法大學

甘肅政法學院始建於1956年,是一所省屬普通高等院校,經過50年的建設,特別是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現成為我國重要的政法院校之一。學校占地974畝,校舍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97萬餘冊,中外文報刊近2000種。現設有法學院、公安分院、管理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和外語教學部、體育教學部、甘肅省政法幹部培訓中心等教學單位。有法學研究所、政治學研究所、中西文化研究所、訴訟法學研究中心等教學研究機構。甘肅政法大學,設有法學、偵查學、邊防管理、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刑事科學技術、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新聞學、藝術設計等40個本、專科專業。現有教職工666人,其中專任教師445人,教授、副教授146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地處西北政治、經濟、交通中心的甘肅省蘭州市,位於蘭州市科教中心的安寧區,文化氣氛濃郁、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有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物證技術實驗中心、犯罪心理測試技術研究中心、計算機實驗中心等實驗室和教學科研輔助機構。有“甘肅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甘肅政法學院司法鑑定中心”等法律諮詢服務機構。
學校設有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工學等學科門類的法學、偵查學、邊防管理、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刑事科學技術、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新聞學、藝術設計等 40個本、專科專業;具有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文學士、工學士和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刑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訴訟法學等5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民商法學、刑事科學技術為省級重點學科。
學校現有教職工666人,其中專任教師445人,教授、副教授14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7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3人,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人選12名;並在國內聘請了80餘名著名專家、學者為學校的客座教授
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區)在提前單獨錄取批和第二批招生,現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1萬餘人。截止目前,已累計向社會輸送本、專科畢業生8499人,各類成人畢業生3147人,培訓全省政法系統在職幹部10400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豐碩,近五年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10項,發表學術論文2100多篇,其中國家級217篇,出版專著、教材80多部。獲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教學成果獎86項。辦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和《西部法學評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刊物,其中《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獲第二、三屆全國百強學報,併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核心期刊”。2004年以來,連續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目錄。學校與國內外學術交流頻繁,經常舉辦或承辦多類型、多層次的學術研討會和學術講座;與英國的英格蘭科技大學、伍斯特大學等知名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學生、訪問學者的校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
新時期新階段,學校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記“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訓,按照 “與時俱進抓發展,開拓創新抓改革,勤政廉潔抓管理、求真務實抓落實”的工作思路,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理念;堅持依法治校;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推動,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基本設施建設為保障,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穩步發展研究生教育,為地方經濟、法制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型、套用性高級專門人才。

學校辦公室

甘肅政法學院辦公室作為我校黨委和行政的合署辦事機構,是校黨、政工作的綜合性管理部門,是領導的參謀和助手,發揮著承上啟下、聯繫左右、溝通內外的樞紐作用。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綜合、協調、調研、督辦、信息、服務”等六個方面。其主要職責是:處理學校日常黨務、政務工作,組織、安排與協調全校重大活動;上級機關及校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組織、安排校黨委會、書記聯繫會、校長辦公會、全校中層幹部會等重要會議;全校重大政治活動的組織、安排以及特殊時期、敏感時期的工作;檢查、落實、督辦上級布置的有關工作和學校做出的決議、決定;黨委檔案以及行政公文的起草、編輯、報送;機要檔案、內部資料和學校印章的管理;學校統計報表的整理、編制、報送;對外聯絡及接待工作;協調並負責全校的信訪工作;學校檔案的錄入、列印、裝訂;有關會議室的使用、維護及設備管理工作;學校報刊的訂閱、收發;學校文書、教學、科研、照片及檔案的收集、管理和開發利用工作;校史志的編撰工作等。
學校辦公室將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學校工作大局,積極發揮領導的參謀助手、決策的督查、部門的協調綜合作用,承上啟下、協調左右、聯繫內外,服務學校、服務領導、服務師生,認真做好文秘、督查、調研、重要活動組織、綜合事務管理和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服務全局”的工作思路,以“運轉有序、協調有力、督辦有效、服務到位”為工作目標,堅持“服務到位、協調到位、把關到位、參謀到位”的工作原則和“思想統一、目標同向、相互協作、樂於奉獻”的工作要求,努力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腳踏實地、埋頭苦幹、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更好的為校領導、各部門和廣大師生員工服務。
學校辦公室主任、外事辦公室主任焦盛榮

秘書科

工作職責
秘書科在辦公室主任領導下履行以下職責 : 一、協助主任收集資料 , 綜合情況 , 向校領導提供決策依據。
二、完成校領導和主任交給的工作計畫、總結、報告、決議等各類檔案的起草工作。
三、協助主任組織安排學校各種會議。
四、協助主任做好各類檔案的審核工作 , 負責各類檔案的列印及送發。
五、受理校內各職能部門的請示、報告 , 協助主任辦理有關綜合性工作。
六、認真管理學校黨委和行政印信工作
七、具體負責全校辦公電話的管理工作。
八、具體負責全校公費訂閱報刊的管理工作和全校校刊信件的收發工作。
九、協助主任做好接待來賓和民眾來信來訪工作。
十、完成校領導和主任交辦的其他工作。

外事辦公室

職責範圍 一、 認真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外事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定。
二、 負責制定全校外事工作計畫,擬定有關規章制度。
三、 負責對全校經常涉外部門和人員進行外事業務知識培訓和紀律教育。
四、 負責組織、管理外籍人員來校講學、參觀、訪問、科技交流等有關工作。
五、 負責外籍專家的招聘、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並為其辦理各種手續及證件。
六、 協調校內有關部門做好外籍專家教學管理及教學評估等工作。
七、 負責與國外有關學校、機構的聯繫、交流、合作。
八、 負責留學生的招收、選派和管理工作。
九、 負責辦理公派出國訪問、進修學習、考察、出席國際會議人員的有關手續。
十、完成校領導交辦的其它外事工作。

檔案室

甘肅政法學院檔案室成立於1987年7月,科級建制;現用房面積達262平方米;1993年晉升為甘肅省檔案管理省一級單位;現有專職檔案人員3人,其中副高職稱1人,初級職稱1人,全部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檔案室既是學校檔案工作的職能管理部門,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學校檔案的科學文化事業機構。 檔案室集中管理全校黨群行政、教學、人事(部分)、科研、出版、財會、基建、設備、聲像九大門類檔案,室藏達兩萬卷(件),已建成了以檔案室為中心的全校檔案工作管理網路,明確了各自的崗位職責。目前,全校共有專、兼職檔案人員39人,部門分管檔案工作領導30人。 近年來,先後提供利用各類檔案近萬卷,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加大檔案編研工作力度,檔案室編撰有《甘肅政法學院組織機構沿革及幹部任免情況彙編》、《甘肅政法學院大事記》、《甘肅政法學院規章制度選編》、《甘肅政法學院全宗介紹》等多種編研成果,累計70多萬字。自2001年起負責學校《甘肅政法學院年報》編撰,每年1本,約8萬字。將上年度學校工作安排、制度建設、機構變化、人事任免、有關數據等情況匯集印刷,為學院各項工作提供查考依據。在學校的支持下,於2003年10月,建成校史展館並正式對外開放,現在的校史展館已成為領導視察、學校校史校情教育、新生入校教育的重要基地。 目前,檔案室正在加強檔案法制建設和業務建設,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努力將檔案室建設成為永久保存學校檔案的基地,校史研究的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為學校和社會有效服務的現代化檔案信息中心,繼續堅持以收集為基礎,利用為目的,服務為根本的宗旨,不斷地豐富館藏,拓展服務功能,努力為學校與社會服務。

歸檔範圍

黨群類:主要包括高等學校黨委、工會、團委、民主黨派等組織的各種會議檔案、會議記錄及紀要;各黨群部門的工作計畫、總結;上級機關與學校關於黨群管理的檔案材料。
行政類:主要包括高等學校行政工作的各種會議檔案、會議紀錄及紀要;上級機關與學校關於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的材料。
教學類:主要包括反映教學管理、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等活動的檔案材料。按原國家教委、國家檔案局發布的《高等學校教學檔案材料歸檔範圍》((87)教辦字016號)的相關規定執行。
科研類:按原國家科委、國家檔案局發布的《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暫行規定》(國檔發〔1987〕6號)執行。
基本建設類:按國家檔案局、原國家計委發布的《基本建設項目檔案資料管理暫行規定》(國檔發〔1988〕4號)執行。
儀器設備類:主要包括各種國產和國外引進的精密、貴重、稀缺儀器設備(價值在10萬元以上)的全套隨機技術檔案以及在接收、使用、維修和改進工作中產生的檔案材料。
出版物類:主要包括高等學校自行編輯出版的學報、其他學術刊物及本校出版社出版物的審稿單、原稿、樣書及出版發行記錄等。
外事類:主要包括學校派遣有關人員出席國際會議、出國考察、講學、合作研究、學習進修的材料;學校聘請的境外專家、教師在教學、科研等活動中形成的材料;學校開展校際交流、中外合作辦學、境外辦學及管理外國或者港澳台地區專家、教師、國際學生、港澳台學生等的材料;學校授予境外人士名譽職務、學位、稱號等的材料。
財會類:按財政部、國家檔案局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財會字〔1998〕32號)執行。高等學校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確定歸檔範圍。歸檔的檔案材料包括紙質、電子、照(膠)片、錄像(錄音)帶等各種載體形式。

主要職責

貫徹執行國家關於檔案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批准學校檔案工作規章制度;
將檔案工作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促進檔案信息化建設與學校其他工作同步發展;
建立健全與辦學規模相適應的高校檔案機構,落實人員編制、檔案庫房、發展檔案事業所需設備以及經費 ; 研究決定高校檔案工作中的重要獎懲和其他重大問題 。
分管檔案工作的校領導協助校長負責檔案工作。

室藏概況

檔案室現收藏了建校以來的黨群、行政、教學、科研、基建、設備、出版物、財會、聲像、等門類的檔案資料近2萬卷(件),數位化檔案信息5000餘條 。
一、學校檔案工作概況
甘肅政法學院的前身為甘肅省政法幹部學校,1984年升格為甘肅政法學院,校址幾經變遷最早在安寧12號街坊,後又歷經靖遠北灣、廟灘子、段家灘、現定址為安寧西路6號。
甘肅政法學院1979年以前的檔案已移交給甘肅省檔案館。1987年成立綜合檔案室。1991年明確了檔案室的科級建制,學校檔案開始實行集中統一管理,1993年晉升為甘肅省檔案管理省一級單位;綜合檔案室隸屬學校辦公室,多年來,我校檔案工作在學校黨政領導的重視支持下,檔案工作已納入學校建設和發展議事日程,2000年11月成立了學校檔案工作領導小組,2008年10月又對領導小組成員進行了調整。目前,配備專職檔案人員3人,由副校長分管,校辦主任直接領導,建立了一整套檔案管理制度。現已建成了以檔案室為中心的全校檔案工作管理網路,明確了各自的崗位職責。目前,全校共有兼職檔案人員36人,部門分管檔案工作領導30人,專兼職檔案員分工負責、各司其職、責任到人。
綜合檔案室總面積為262平方米,其中庫房面積為182平方米。先後配備了檔案設施設備,現有檔案櫃 87 組,高配置計算機3台,印表機2台,複印機(與校辦合用)、刻錄機(電腦內置)、掃瞄器、防磁櫃、收錄機各1台,滅火器2個。
檔案室集中管理全校黨群、行政(含部分人事檔案)、教學、科研、出版、財會、基建、設備、聲像、實物十大門類檔案,室藏達23000餘卷(件),並建立各類檔案的案卷目錄和部分檔案全引目錄。檔案室既是學校檔案工作的職能管理部門,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學校檔案的科學文化事業機構。
近年來,先後提供利用各類檔案近萬卷,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加大檔案編研工作力度,檔案室編撰有《甘肅政法學院組織機構沿革及幹部任免情況彙編》、《甘肅政法學院大事記》、《甘肅政法學院規章制度選編》、《甘肅政法學院全宗介紹》等多種編研成果,累計70多萬字。同時,自2001年起負責學校《甘肅政法學院年報》編撰,每年1本,約8萬字,將上年度學校工作安排、制度建設、機構變化、人事任免、有關數據等情況匯集印刷,為學校各項工作提供查考依據。在學校的支持下,於2003年10月,建成校史展館並正式對外開放,現在的校史展館已成為領導視察、學校校史校情教育、新生入校教育的重要基地。
目前,檔案室正在加強檔案法制建設和業務建設,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努力將檔案室建設成為永久保存學校檔案的基地,校史研究的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學校和社會有效服務的現代化檔案信息中心,繼續堅持以收集為基礎,利用為目的,服務為根本的宗旨,不斷地豐富館藏,拓展服務功能,努力為學校與社會服務。
二、檔案成分
1、黨群、行政類檔案
黨群、行政類檔案是學校檔案全宗的核心部分,凡是學校在黨群、行政管理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和聲像載體材料均屬黨群、行政類檔案,它反映了學校黨政部門職能活動的全過程,對學校和社會當前與長遠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黨群類包括黨務綜合、紀檢監察、組織、宣傳教育、統戰、工會、共青團七項。行政類包括行政綜合、人事(部分)、審計、武裝保衛、總務、國有資產管理、圖書文博、網路信息、離退休九項。
本校黨群、行政檔案1956-1979年的檔案已移交甘肅省檔案館保管,現藏黨群、行政類檔案上限為1980年,截至2009年室藏黨群、行政類檔案1272卷8471件,總計9743卷(件)。
2、教學類檔案
教學類檔案是學校檔案全宗的主體,是學校教學工作、教務管理和教學研究等活動中產生的具有參考使用價值的文字、圖表、音像材料,它是學校全部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真實的記錄了學校教學工作的內容、方法、途徑和效果。教學檔案是衡量一個學校教學工作水平的標誌,是教學業務管理、教師講授和學生學習情況及結果的集中反映,通過教學檔案可以系統地考察、研究一所學校教學工作的優勢和不足,促進教學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自1987―2008年,室藏教學檔案 2158 卷,提供學籍證明、教學研究、工作備考等各種利用3000卷次。
3、科研類檔案
科研類檔案是指在科學研究、科研組織管理等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圖紙、照片及文字材料,主要有科研的準備階段、研究實驗階段、總結鑑定階段、推廣套用階段和獎勵申報階段的全套科技檔案。
自1986―2009年,室藏檔案 211卷。
4、財會類檔案
財會檔案是一種專業性較強的檔案,也是學校檔案全宗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學校各種獨立核算單位的帳本、憑證、工資冊、會計報表等。財會檔案系統、完整的記錄和反映學校的經濟活動狀況,是進行會計監督、經濟分析、經濟決策及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必不可少的依據和條件。
自1980―2009年,室藏檔案2763卷(冊)。
5、基建類檔案
基本建設檔案記載著我校成立以來基本工程的前期勘探、工程招投標、土建施工、設施安裝等全部工程建設情況,是學校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1979―2009年,室藏檔案347卷。
6、儀器設備類檔案
主要是我校五萬元以上儀器、設備的相關資料、儀器設備總帳、固定資產清查匯總表。
自1985―2009年,室藏檔案 59 卷。
7、出版類檔案
主要是學校編輯出版的《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報》(2008年更名為《西部法學評論》)刊物的正本、手稿、審稿意見。
自2007―2009年,室藏檔案 26卷(2007年以前出版物編入科研類檔案)。
8、聲像類檔案
聲像類檔案是學校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生動、形象地再現學校各方面工作及教學和科研成果,真實地記錄了學校的面貌,它和文字、圖紙檔案一樣,還具有現實的查證作用。主要包括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學生軍訓、歷屆畢業生合影、校園活動、外事活動、校園風光、運動會、文藝演出、校友活動、獎狀證書照等照片、錄像帶、光碟和相關的文字說明。
自1979―2009年,室藏照片1027張,學校大型活動的影像光碟39張,錄像帶20餘盒。
根據數碼照相的特點,也為了方便利用和節約經費,提高照片的收藏率,我室於2007年開始蒐集整理電子版照片檔案(參見號為學校大事記所列各項),截止2009年,電子版照片總計8.14GB合計3367張。
9、實物類檔案
截止2009年,由各單位歸檔的獎狀、證書、錦旗、獎牌、題詞等90餘件,大部分陳列在校史館。
10、原國防科技學校全宗檔案
我校綜合檔案室於2007年接收了原國防科技學校1984-2004年全宗檔案,總計1690卷。
11、資料
我校綜合檔案室於2007年還接收了教學評估材料和思政評估材料,充實了我校的檔案資料。其中文書資料 139卷;1997年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材料683卷;2006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材料177卷;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評估材料542卷;總計1341卷。
三、檔案的分類、編號方法
我校各類檔案的分類編目方法,主要是參照家教委頒布實施的《檔案實體分類法、高等學校檔案工作規範》而編制,設有二級類目。
1.一級類目是高等學校檔案實體分類的最高層次,根據我校檔案產生的領域範疇,結合其記述的內容性質用漢語拼音代替。黨群(DQ)、行政(XZ)、教學(JX)、科研(KY)、基建(JJ)、設備(SB)、出版(CB)、財會(CK)、聲像(SX)、實物檔案(SW)、檔案資料(ZL)。
2. 二級類目的設定是根據我校檔案工作情況而對一級類目的細分。各類檔案的二級類目均把管理性材料列到專業性材料之前,即在第一類均設綜合類。
3.檔號的編制及標識
檔號是存取檔案的代號,排架的依據,反映了我校檔案的分類體系和存放位置。
(1) 檔號的結構:檔號=年度號+分類號+案卷號
年度號是由四位阿拉伯數字組成。分類號包括一級類目和二級類目。
(2) 檔號的標識:檔號的標識採用現代漢語拼音和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制。
四、檔案檢索工具
收集保存檔案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供利用,而查找檔案必須藉助檢索工具,我們根據學校各類檔案的特點,編制了方便實用的各類檔案案卷目錄和文書類永久、長期期限檔案的全引目錄。
五、檔案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我校檔案管理工作,使其每年應歸檔的各類檔案材料能及時、準確歸到綜合檔案室,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檔案工作的管理水平,有效地為我校教學,科研和各項工作服務,我們根據檔案法和國家檔案局、教育部、甘肅省檔案局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逐步制定了各種檔案的管理、收集、歸檔等規章制度,並不斷完善,納入了教學、科研和管理人員的職責範圍。各種規章制度的實施為我校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保障作用。這些規章制度主要有:
1、《甘肅政法學院檔案管理辦法(試行)》
2、《甘肅政法學院歸檔檔案整理規則實施辦法》
3、《甘肅政法學院黨群類、行政類檔案歸檔範圍和保管期限暫行規定》
4、《甘肅政法學院教學類檔案歸檔範圍和保管期限表》
5、《甘肅政法學院科學研究類歸檔範圍和保管期限暫行規定》
6、《甘肅政法學院基本建設類檔案歸檔範圍及保管期限表》
7、《甘肅政法學院儀器設備類檔案歸檔範圍和保管期限暫行規定》
8、《甘肅政法學院出版類檔案歸檔範圍和保管期限暫行規定》
9、《甘肅政法學院外事類檔案歸檔範圍和保管期限暫行規定》
10、《甘肅政法學院財會類檔案歸檔範圍和保管期限暫行規定》
11、《甘肅政法學院聲像類檔案管理試行辦法》
12、《甘肅政法學院校史展館管理暫行規定》
13、《甘肅政法學院檔案室檔案借閱管理辦法》
14、《甘肅政法學院檔案室檔案查閱管理辦法》
15、《甘肅政法學院檔案鑑定銷毀辦法》
16、《甘肅政法學院檔案管理保密規定》
17、《甘肅政法學院檔案室檔案安全工作實施細則》
18、《甘肅政法學院檔案室檔案庫房技術管理辦法》
19、《甘肅政法學院檔案室檔案利用效果登記暫行規定》
20、《甘肅政法學院檔案室工作職責》
21、《甘肅政法學院兼職檔案員職責》
22、《甘肅政法學院各單位分管檔案工作領導職責》
六、檔案的檢索與利用
收集、整理、保存檔案的根本目的是提供利用,為全校教職工提供利用檔案的效果如何,將直接反映出檔案管理水平如何,檔案自身價值如何,檔案工作在學校各項工作中所處的地位如何。因此,我們非常重視檔案的提供利用,我們學校的檔案借閱工作與檔案其它方面工作是同步進行的,不論是電話查詢,或是上門查找,檔案室的同志始終是熱情接待,隨到隨查,儘量提供方便,使查閱者滿意而歸,年平均借查檔案200多人次,400多卷以上。
由於領導的重視,專兼職檔案人員的努力,全校教職工的檔案意識大大提高,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理解。檔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校檔案工作仍有不足之處,部門立卷工作有待深入,編研工作還有差距,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我們將努力學習檔案業務知識,繼續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不斷完善檔案的各項制度,開展編研工作,高質量地做好檔案的檢索與利用工作。
綜合檔案室
二○○九年七月

歷任領導

姓 名 職 務 任期
郭華堂書記、校長1958.10.18—1962 校長1979.12.26—1983.5.20校長1981.9.25—1983.5.20書記

黃 鉦副校長1979.11.9—1983.5.20
李興國副校長1979.11.9—1992.4.12
黃本忠副書記1983.4.7—1985.9.14
王履安副校長 1983.4.7—1992.4.12
薛德元副校長1983.10.10—1988.5.18
陳仲清書記、院長1984.8.20—1986.7.9書記 1984.8.20—1986.8.1院長
吳文翰名譽院長1984.8.20-2004.10
趙勝興書記1986.7.9-1989.8.30
王世文院長 1986.8.1-1988.5.18
瞿新民紀委書記1986.7.9-1988.7.25
伏耀祖院長1988.5.18-1992.4.12
翟輝祖副院長 1988.5.18-1994.3.11
關銘涵黨委書記1989.8.30—1992.2.24
路國民紀委書記1988.10.13—1999.4.30
董天良書記、院長 1992.2.24—1999.4.30書記1993.5.25—1999.5.10院長
尚 旭副院長1992.4.12-1999.10.27
王章合副院長 1992.4.12-1999.5.10
沈亞東副院長、調研員1993.1.26—2002.11.252002.11.25—2004.2.3正地級調研員
王良田副書記、副院長、巡視員1996.2.14—2001.4.24副書記1999.5.10—2001.5.24副院長,主持行政工作 2001.5.24—2003.9.20巡視員
姚培珍黨委書記1999.4.30-2007.1.18
王肅元校長、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1996.03—2001.03 副校長、黨委委員 2001.03—2008.10 校長、黨委副書記

院系設定

法學院

概況
一、法學院的基本情況及近幾年的發展
法學院成立於1985年,前身為甘肅政法學院法律系。2001年5月,為了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學校在原法律系和經濟法系的基礎上,組建了法學院。
學院有法學和社會工作2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普高本科學生共2269人,其中法學本科專業2094人,社會工作本科專業 175人。
近年來,法學院嚴格遵循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
(一)碩士點建設和重點學科建設取得突破進展
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法學院全體教職工經過努力,於今年年初取得了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5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實現了碩士點建設的重大突破。法學院已經建成1個省級重點學科——民商法學,5個校級重點學科——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
(二)師資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法學院在學校的支持下,通過引進、進修、培訓、進行學術交流等各種方式,從數量和質量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2003年,法學院共有教師92名,2006年達到114名;2003年有教授、副教授34名,2006年達到44名;2003年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29名,2006年達到54名。師資隊伍在數量上的增加和質量上的不斷提高,保障了教學和科研的健康發展。
(三)對外學術交流成績顯著
法學院重視對外學術交流活動。自2003年以來,共承辦全國性的法學學術會議5次。根據最近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的通知,我院還將承辦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在“請進來”的同時,我們還堅持“走出去”,每年派大量的教師,參加全國各種學學術會議。2004、2005、2006三年外出參加學術交流的教師到達70多次。
(四)科研成果層次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
2004年以來,法學院教師共取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法務部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1項,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近30項。近年來,法學院教師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等法學專業核心期刊上共發表論文近40篇;在法律出版社、蘭州大學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近30部;獲得省部級獎勵15項。法學院教師的科研成果層次和在全國影響不斷擴大。
(五)辦學特色鮮明
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我校形成了“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主動為地方法治建設服務”的辦學特色,這一辦學特色主要依託法學院形成。法學院教師中有近50%受聘於國家機關和各種社會組織,絕大多數畢業生在基層就業,法學院也被甘肅省人大常委會確定為“甘肅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有14名教師受聘擔任甘肅省人大地方立法特邀研究員。面向基層和地方的師生社會服務活動成效顯著。
(六)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
經過我們不斷的探索和比較,我們確定了法學院的發展目標,這就是:經過幾年的建設,把法學院發展成為在全國有重要地位的、特色鮮明的法學本科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基地,使法學院進入全國主流法學院的行列。
二、法學院在本科教學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近年來,法學院以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為契機,在學校的統一安排部署下,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圍繞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採取各種措施,努力加強優勢專業建設,積極進行社會工作專業的建設
近年來,法學院為強化法學優勢專業的建設,分別在2005年和2006年修訂和調整了專業教學計畫和人才培養方案,編寫了法學專業課的教學大綱;建成民法學、憲法學等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重點課程9門,取得省級、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教學獎35 項。目前,法學本科專業已經成為甘肅省乃至甘、青、寧、新4省區的優勢法學本科專業。同時成為我校公安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專業的重要基礎專業。
在加強優勢專業建設的同時,法學院還從充實師資、完善專業教學計畫和教學大綱、加強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積極進行新辦社會工作專業的建設:目前,社會工作專業的師資增加到8名,教學計畫和教學大綱日趨完善,社會工作實驗室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二)不斷完善教學規章制度和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規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近2年來,法學院在執行學校教學規章制度的同時,結合專業特色共制定教學規章制度14個,通過教學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如,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制定的《法學院試題庫建設和使用辦法》、《法學院教師閱卷、登分規範》、《法學院學生查閱試卷規範》,完善了考試、考核制度,使考試、考核更加公正,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歡迎。又如,通過《法學院學生評教辦法》、《法學院領導聽課評教辦法》等,加強對教師課堂教學監督。)通過嚴格執行教學規章制度和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法學院教師的教學行為規範,教學秩序和效果良好。
據2004-2005網上評教統計,我院教師30%為優秀、64%為良好、6%為合格。2005—2006網上評教,58%為優秀、41%為良好、1%為合格。
(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法學院十分重視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我院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實習和實訓:法學院實習內容、計畫、組織安排有明確的規範。為加強實習工作,法學院先後和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法院等政法機關協商,確立了12家實習基地,保障了專業實習工作的正常進行。同時又建成了模擬法庭等校內實訓基地,通過模擬審判和觀摩審判等實訓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近年來,共進行模擬審判40多場,觀摩審判12場。
2.畢業論文:法學院制定了詳盡的畢業論文指導細則和規範要求,選派認真負責、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畢業論文。2006年實現了本科生畢業論文全部答辯,使畢業論文的質量較前幾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開展以“明法講堂”等各種學術活動,通過學術活動促進教學
2005年4月以來,法學院開展了以“明法講堂”為核心的系列學術活動,邀請省內外、國內外有名的專家學者、司法實踐部門的工作人員到我校做學術講座。這一活動在全校乃至甘肅省高校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近一年半來,共舉辦明法講堂、校友論壇、律師論壇、法官論壇、檢察官論壇等系列學術活動共 60餘次,包括王保樹吳志攀陳光中江偉沈四寶朱慈蘊葉林在內的一大批國內知名學者和司法實踐部門的業務骨幹到法學院講學。在2006年調整教學計畫時,我們總結經驗,設定了律師論壇、法官論壇、檢察官論壇等實踐性強的課程,從而使這一活動走向了制度化和規範化。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法學院十分注重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近年來,我們通過播放“商務禮儀”、“百家講壇”等節目、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專業辯論賽、專業演講賽等活動,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共舉行第二課堂活動40餘次。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增強了他們融入社會的能力。
(六)採取各種措施,狠抓學風建設,為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1.通過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學風建設。採取的措施有:第一,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幹部的帶頭模範作用,採用先進帶後進,黨員幹部包學生的“傳、幫、帶”方式,以點帶面,做實思想政治工作;第二,通過多種形式,募集資金設立“院友助學基金”、“合睿律師助學基金”、“沈四寶獎學基金”、“貧困學生慰問基金”,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第三,經常邀請成功校友、法律界知名人士來校,通過座談、講座等形式,指導在校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擇業,做活思想政治工作。
2.在學校率先實行班主任和輔導員相結合的學生管理制度
3.採用電子手段進行學生管理,避免了學生管理中的不公正現象。
4.建立班級檔案,對學生的學習等各種表現進行全過程跟蹤。
(七)法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形勢較好
1.培養的學生專業基礎紮實、吃苦精神強,能紮根基層,適應基層工作需要,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2.學生就業情況良好,2005屆本科畢業生的年底就業率近90%。

公安分院

甘肅政法學院公安分院前身為甘肅政法學院公安系,初建於1989年,於1996年9月經公安部同意、省政府批准創建甘肅政法學院公安分院,由甘肅省公安廳和甘肅政法學院共同領導。
公安分院下設黨政辦公室、教務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體改生管理辦公室、分團委等五個管理機構;設有物證技術實驗中心、甘肅省司法鑑定中心等2個研究機構;設有偵查學、刑事科學技術、治安學、警務技能、公安基礎等5個教研室;有省級重點學科1門,校級重點學科3門;有偵查學、刑事科學技術、治安學、禁毒學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偵查學為教育部特色專業;省級精品課程5門,校級精品課程6門。
分院現有教職工76人,其中專職教師58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碩士研究生、體改生、計畫外學歷教育生等各種教育類型,現有各類在校學生2800餘人。分院五千餘名畢業生,就業覆蓋全國公安、國家安全、海關、司法、軍隊、邊防等系統。現為全國公安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公安分院歷任領導一覽表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王章合 公安系系主任 1989.8.9--1992.5.15
史忠基 直屬黨支部書記(副處) 1989.8.9--1993.3.2
薛祿辰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1.4.22--1992.7.13
公安系系主任 1992.7.13--2000.6.9
公安分院副院長(正處) 1996.9.20--2000.6.9
郭萬里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2.7.13--2001.5.31
公安分院副院長 2001.5.31—2003.3.28
劉炳燦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6.4.10—1998.11.5
魏克強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6.4.10—2000.6.12
公安系副系主任(主持行政工作) 2000.6.12—2001.5.31
公安分院副院長(副處、主持行政工作) 2001.5.31—2002.12.18
公安分院副院長(正處) 2002.12.18—2009.4.7
王志禮 公安系黨總支副書記 1996.10.2—2000.6.12
郝洪濤 公安分院院長(兼任) 1996.9.20—2001.7.20
董天良
蔚振中
王章合
白瑞慶 公安分院副院長(兼任)
楊正 公安系黨總支書記 2000.6.12—2001.4
公安分院黨總支書記 2001.4—2008.2.27
公安分院調研員 2008.2.27—
姚華 公安系副系主任 2000.6.12—2001.5.31
公安分院黨總支副書記 2001.4—2003.5.30
公安分院副院長 2001.5.31--2003.5.30
蔚振中 公安分院院長(兼任) 2001.7.20—2003.9.17
王肅元
張浪亭
薛秋生 公安分院副院長(兼任) 2001.7.20--
樊峰崗 公安分院黨總支副書記 2003.6.3—2004.6.25
趙聚忠 公安分院院長(兼任) 2003.9.17--

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成立於1993年。經過16年的發展,現有專職教師49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0名,講師17名,助教15名;有39名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現有專職管理人員7名,在校學生2000多人。
學院下設工商管理、財會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等三個教研室,建有包括財務會計綜合實驗室、現代物流仿真實驗室、商務電子模擬實驗室(包括經濟科學實驗)、ERP實驗室和商務談判模擬實訓室五大功能模組的商務實驗實訓中心,該中心擁有固定資產近500萬元;另外,與省內工商企業聯合建立了10個較為穩定的實習基地。現有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等6個本科專業,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學士學位授予權。學院的“企業管理”、“會計學”和“國際貿易學”為校級重點學科,《管理學》為省級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會計學原理》、《西方經濟學》等為校級精品課程。
通過近年來的教學改革實踐,逐漸探索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目標上,以培養面向企業、服務西部的“法商結合”複合型、套用型工商管理專門人才。在課程體系設定上,開設了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三大教學模組。在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上,以“法商結合”為目標,進行改革,同時,形成了《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力資源管理與勞動、社會保障法》、《技術創新管理與智慧財產權法》、《法務會計》、《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法律》、《統計學與統計法》、《稅收與稅法》等一批“法商結合”的特色課程,並自編了相關課程的講義。
近三年,全院教職工在省內外學術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其中在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30餘篇,省級130餘篇;主編或參編出版專著、教材10部,承擔了省級項目5項,教育廳科研項目2項,校級科研資助項目30項。有2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甘肅省第九次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三等獎,有3項成果獲甘肅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另外還有3項成果獲得校級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優秀教學獎、優秀教學成果獎5項。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三年來,共邀請40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來我院講學,極大地促進了我院的學術研究工作。
經過多年的發展,管理學院現已成為甘肅乃至西部地區經濟、管理類高級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自建院以來,已向社會輸送稅務、審計、工商管理、市場行銷、國際貿易、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畢業生1500多人,為我省及西北地區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近幾年來,隨著我院辦學實力的進一步增強,我院畢業生在就業、考研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有多名畢業生考取了上海財經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大學等著名高校的研究生,也有多名畢業生在公務員招考中成績優異,分別被各地國稅局、銀行等單位招錄。
學院的發展目標是:立足甘肅,服務西部,面向企業;突顯經管互補、法商結合專業特色;不斷加強實踐性教學,注重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能力的培養,培養具有套用性、複合型特色的專業人才;遵循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規律,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按照甘肅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管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使學校辦學特色更加突出,辦學優勢更加鮮明。力爭成為甘肅省高校經濟管理類本科專業教學的示範和典型,為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和省委區域發展戰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工商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熟悉我國企業管理的有關政策法規以及國際企業管理的慣例與規則,掌握現代管理方法和技能,具有紮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及一定的法學理論知識,了解管理專業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能夠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富有進取意識及開拓精神,能在各類工商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服務組織、經濟管理部門、教育科研單位從事管理、規劃、諮詢、科研等工作的複合型、套用性專門人才。 本科,標準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經濟法、運營管理、人才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開展課程實習、案例討論、社會調查、計算機模擬實訓、管理見習、企業實踐、畢業論文等。
 

 財務管理專業

(設公司理財方向、金融與投資管理方向)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及一定的法學理論知識,具備理財和金融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工商企業、金融機構、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複合型、套用性專門人才。 本科,標準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財務管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項目評估、金融學、金融會計、投資學、管理信息系統、國家稅收、經濟法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開展課程實習、計算機模擬實訓、實驗、案例討論、社會調查、企業實踐、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市場行銷專業

(設連鎖經營方向、行銷策劃方向)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需要,具有戰略眼光和富有現代思維與創新意識,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行銷管理和能力,基礎知識深厚紮實,實際技能較強,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質,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行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複合型、套用性專門人才。 本科,標準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市場行銷學、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行銷策劃、經濟法概論、消費者行為、國際市場行銷市場調查與預測、廣告學、管理信息系統、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開展課程實習、案例討論、計算機模擬實訓、社會調查、管理見習、企業實踐、畢業論文等。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系統地掌握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論和知識,具備開發與管理人力資源的實際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熟練運用外語和計算機,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複合型、套用性專門人才。 本科,標準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經濟法概論、市場行銷學、財務管理、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學、人才測評與業績評估、薪酬設計與管理、社會保障理論與實務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專題調查、社會調查、企業實踐、計算機模擬試訓、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物流管理

(設供應鏈管理方向、物流信息管理方向)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及一定的法學理論知識,系統掌握物流管理相關理論,能在各類企業從事物流管理的複合型、套用性專門人才。 本科,標準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運籌學、經濟法概論、物流管理概論、物流信息管理、採購與倉儲管理、運輸與配送、運營管理、市場行銷學、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開展課程實習、案例討論、社會調查、計算機模擬實訓、管理見習、企業實踐、畢業論文等。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及一定的法學理論知識,系統掌握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慣例和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熟練運用計算機,具有較強的外語書面和口語表達能力,能在涉外經濟部門、外資企業以及政府機關等單位從事國際貿易和內貿行銷工作的複合型、套用性人才。 本科,標準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文理兼收。學生畢業時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世界經濟概論、市場行銷學、財政學、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國際經濟學、國際結算、金融學、國際投資與合作、財務管理、財務會計、國際市場行銷、計量經濟學等。 主要實踐活動:本專業結合課堂教學,組織學生開展案例討論、課程見習、社會調查、計算機模擬實訓、企業實踐、畢業論文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