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頸潛鴨

環頸潛鴨

環頸潛鴨,學名Aythya collaris,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的鳥類。屬遷徙性鳥類,主要分布於北美地區。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環頸潛鴨體長42 mm。有一個亮黑的而高聳的頭,頸部的栗紅色金屬環紋幾乎看不到。雄鳥全身除腹、兩脅及翼鏡等白色外,餘部體羽均亮黑色。雌鳥羽冠較短,黑色部分為褐色所代替。

環頸潛鴨環頸潛鴨

白色的翅膀和鳳頭潛鴨非常相似。在飛行時雌鴨和雄鴨都反映出飛羽的灰色條紋。成鴨的藍色鴨喙上都具有獨特的白色環。雄鴨眼睛是明亮的黃色,雌鴨的虹膜較深暗,但通常以白色鑲邊。腳和腿有兩種灰藍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達群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

生活習性

兩隻剛從南方回來的公的環頸潛鴨。它們的眼睛是黃色的。到了交配期,眼睛就紅了兩隻剛從南方回來的公的環頸潛鴨。它們的眼睛是黃色的。到了交配期,眼睛就紅了

環頸潛鴨屬遷徙性鳥類。9月初開始從北達科他州東部和明尼蘇達州西部通過,10月中旬達到高峰,所有的遷移在11月中旬完成。10月初到達中東的大西洋沿岸,11月下旬達到高峰,在12月下降。10月至12月到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大西洋海岸東南和佛羅里達州等越冬地。

遷徙時成群,常成十多隻至幾十隻的小群,很少有上百隻的大群。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開闊地區富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澤地帶,冬季主要棲息於大的湖泊、水流緩慢的江河、河口、海灣和河口三角洲

雜食性,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主要為塊莖飼料,種子,葉片和潮濕的土和水生植物(黑莎草,草,野生稻等)。還吃水生昆蟲,蝸牛和蛤。常在水邊淺水處植物茂盛的地方覓食。覓食活動主要在清晨和黃昏,白天多在岸上休息或飄浮在開闊的水面上睡覺。覓食方式主要靠潛水取食,一般多在水不太深的地方,有時也在水邊淺水處將頭伸入水,或尾朝上扎入水中取食。

生長繁殖

兩隻公鴨子都找到老婆了。你看,它們的眼睛都紅了。 當個公鴨子容易么,你說!不妙! 又來了兩隻光棍!兩隻公鴨子都找到老婆了。你看,它們的眼睛都紅了。 當個公鴨子容易么,你說!不妙! 又來了兩隻光棍!

環頸潛鴨不喜歡在北極草原繁殖,一般要跨越美國和加拿大北部的寒帶森林,向南到緬因州、明尼蘇達州,然後向西北通過加拿大西北部帕克蘭茲草原到達大奴湖,或通過加拿大東部省份沿南部到濱海。巢建在陸地上近水處,碗型,用水生植被作內襯。雌鴨每產8至10枚卵。

白眼潛鴨

白眼潛鴨(Aythya nyroca)白眼潛鴨(Aythya nyroca)

雁形目鴨科。雄鳥頭、頸及胸濃栗色,頸基部有一不明顯的褐色領環;眼銀白色;上體大都黑褐色。雌鳥色澤較暗淡。雌雄均具白色翼鏡。
成群活動於開闊的湖泊、水庫和壩塘中,也見於湖畔淺水處和沼澤地帶。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國內分部

我國主要繁殖在新疆西部、北部、內蒙古烏梁素海和西藏南部;越冬在我國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山東等省;遷徙時經過甘肅、陝西等省。
白眼潛鴨在我國內蒙古和西北地區曾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潛鴨,但近來卻很少見。據1992年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我國僅見到1040隻。近來種群數量已明顯減少,目前全球總的種群數量約6萬隻,是易受傷害種群。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