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科

玉蕊科

早期文獻常認為本科與桃金孃科關係極密切,甚至將本科包括在桃金孃科中。由於本科植物葉互生,有托葉(早落),無油腺,內生韌皮部常不存在,葉柄恆有皮層維管束,胚珠有雙層珠被,以及一系列胚胎特徵均與桃金孃科植物很不相同,故近代學者主張兩科分立。此外粘液道的存在,疊生韌皮部和楔狀韌皮射線都表明本科與錦葵目(Malvales)也可能存在某種親緣關係。本科主要經濟植物有巴西果,產巴西,野生;種仁堅實,富油脂,且有甜味,既可榨油,又作乾果。伊甸栗的種仁商業上也作巴西果,和它同屬的L.ollaria主產委內瑞拉,蓋果大,取出種子後的空殼是誘捕野猴的工具,故稱猴罐。

基本信息

簡介

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一科。全科為木本。葉大,常簇生於枝端;托葉早落。花序常總狀,生老莖或老枝上,長而下垂;花兩性,花萼和花瓣常2~6裂,雄蕊很多,排成數輪,最外輪常不發育(無花葯)而成副花冠狀,花絲基部合生,很長,伸出花冠之處;子房下位,2~6室。果常大,果皮外層肉質,內層木質或多纖維,不裂或蓋裂。約20屬450種,分布在全世界的熱帶,以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地區最多。中國只有玉蕊屬1屬3種,產雲南南部、廣東、海南島和台灣南部。

巴西栗巴西栗

早期文獻常認為本科與桃金孃科關係極密切,甚至將該科包括在桃金孃科中。但本科植物有一系列特徵與桃金孃科植物很不相同,故近代學者主張兩科分立。
該科主要經濟植物有巴西果,產巴西,野生,既可榨油,又作乾果。炮彈果樹花艷果碩,被視為珍奇庭園樹木。中國產的濱玉蕊的果和樹皮均可毒魚。玉蕊的根民間作退熱劑,果可止咳。

分類地位

玉蕊科(Lecythidaceae)是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五椏果亞綱(Dilleniidae)的一科。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玉蕊科單獨列入一個玉蕊目,只有玉蕊科一科。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將其合併到杜鵑花目中。

種屬分布

玉蕊科共約20屬450種,一般分為兩個亞科:藏蕊花亞科(Foetidioideae)和玉蕊亞科(Lecythidioideae)。藏蕊花亞科只包括生長在馬達加斯加的1屬—藏蕊花屬,其餘的都屬於玉蕊亞科。分布在全世界的熱帶,以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地區最多。中國只有玉蕊屬1屬3種,產雲南南部、廣東、海南島和台灣南部。

形態特徵

玉蕊科全科為木本。葉大,常簇生於枝端;托葉早落。花序常總狀,生老莖或老枝上,長而下垂;花兩性,大或中等大,艷而有香氣,常於夜間開放,翌晨凋謝;花萼和花瓣常2~6裂,雄蕊很多,排成數輪,最外輪常不發育(無花葯)而成副花冠狀,花絲基部合生,很長,伸出花冠之外,花粉近球形、長球形或扁球形,3合溝、3溝、3溝擬孔、3溝孔;子房下位,2~6室。果常大,果皮外層肉質 ,內層木質或多纖維,不裂或蓋裂。染色體基數x=13,17,18。

親緣關係

早期文獻常認為該科與桃金孃科關係極密切,甚至將該科包括在桃金孃科中。但該科植物葉互生,有托葉(早落),無油腺,內生韌皮部常不存在,葉柄恆有皮層維管束,胚珠有雙層珠被,以及一系列胚胎特徵均與桃金孃科植物很不相同,故近代學者主張兩科分立。此外粘液道的存在、疊生韌皮部和楔狀韌皮射線都表明該科與錦葵目(Malvales)也可能存在某種親緣關係。

價值

該科主要經濟植物有巴西栗(巴西堅果,Bertholletia excelsa),產於巴西,野生;種仁堅實,富油脂,且有甜味,既可榨油,又作乾果。伊甸栗的種仁商業上也作巴西果,和它同屬的猴罐(L.ollaria)主產委內瑞拉,蓋果大,取出種子後的空殼是誘捕野猴的工具,故稱猴罐。玉蕊科的許多種類是重要的木材來源。Eschweilera longipes和Cariniana pyriformis的木材都含大量的矽,對海水的腐蝕有很強的抵抗力,是南美著名的商品木材。Grias cauliflora的果實是一種風味似芒果的水果。炮彈果樹花艷果碩,被視為珍奇庭園樹木。中國產的濱玉蕊的果和樹皮均可毒魚。玉蕊的根民間作退熱劑,果可止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