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

秦皮

秦皮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小葉白蠟樹或秦嶺白蠟樹的樹皮。生長於山坡、疏林、溝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蒙古、陝西、山西、四川等地。性味苦,寒。清熱燥濕中藥。主治:清熱燥濕、清肝明目、平喘止咳。用於熱毒瀉痢、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乾燥枝皮或乾皮。

性味

味苦、澀,性寒。
歸經
歸肝、膽、大腸經。

功效

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

主治

濕熱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膜。

相關配伍

1.《本草經集注》:“大戟為之使。惡茱萸。”
2.《藥性論》:“惡苦瓠、防葵。”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適量,煎洗患處。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忌服。《本經逢原》:胃虛少食者禁用。

炮製方法

揀去雜質,洗淨,潤透後切塊或切段,曬乾。

生理特性

枝皮呈捲筒狀或槽狀,長l0~1500px,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間呈斑狀,平坦或稍粗糙,並有灰白色圓點狀皮孔及細斜皺紋,有的具分枝痕。內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質硬而脆,斷面纖維性,黃白色。氣微,味苦。乾皮為長條狀塊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龜裂狀溝紋及紅棕色圓形或橫長的皮孔。質堅硬,斷面纖維性較強。生於山坡、河岸、路旁,山地雜木林中或生於海拔1300~3200m的山坡雜木林中。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光。

產地

1.苦櫪白蠟樹: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2.白蠟樹:分布於中國南方各地。
3.尖葉白蠟樹:多為栽培,也見於海拔800~1600m的山地雜木林中。
4.宿柱白蠟樹:分布於陝西、甘肅、河南、四川。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秦皮,治目病,驚癎,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帶,取其收澀也。又能治男子少精,取其澀而補也。此藥乃驚、癎、崩、痢所宜,而人止知其治目一節,幾於廢棄,良為可惋。”
2.《淮南子》:“秦皮色青,治目之要藥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