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山

父子山

父子山下是王官山村,附近有王官山、王贊陽等王姓村落。此山位於湖北省黃石經濟開發區太子鎮,大冶湖南岸。父子山的名字源於一個悽美的傳說。宋本《寰宇記》載:有父子二人緣山採藥,俱墜崖下,從此為名。父子山是陽新富河以北一條東西走向山脈的主峰。它東望犀牛山,與九頂山並肩,西鄰牛頭山與姜祥山相依。從太子廟向山北坡上眺望,只見山峰疊翠、輕煙掛樹,一條條山巒猶如蜿蜒的長蛇,爭相向山下爬去,變幻出無數圖畫。提起天坑,人們就會想到重慶的武隆天坑以及廣西的樂業天坑,其實在距離武漢僅100公里的陽新父子山,就有一個“深藏不露”、深不可測的天坑。據稱,流入天坑的雨水經過山下的貴妃洞,可通達十幾里外的大冶湖。站立遠處,隱約可見一個形似婦人蓬頭向南探望的山峰,這就是父子山。父子山高聳入雲,巍峨挺拔。

基本信息

簡介

父子山父子山
關於父子山名字的來歷,還得從那個探頭眺望的婦人說起。相傳很早以前,山腳下住著一對以打柴為生的夫婦。中年得子,夫婦倆喜出望外,取名貴兒。
轉眼間,貴兒到了十七八歲的年紀,眉清目秀,腰圓脖粗。老兩口想抱孫子,暗地裡與貴兒說媒提親。哪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兩老暗中操持之時,老婦人得了一種怪病,先是雙腳浮腫,緊接著半身不遂,臥床不起。
不到一年功夫,家中所有積蓄,為老婦人治病消耗一空。現在,別說給貴兒提親,就算能揭開鍋蓋,也是一件樂事了。
不論是土法,還是便方,該試的都試了,老婦人的病還是無一絲好轉。老頭兒暗地裡以淚洗面,貴兒成日憂心忡忡。就
野果野果
在老頭兒失去信心時,一游醫來至山腳,看了老婦人的病後,胸有成竹地說:“治好此病不難,但有一味藥難求。”游醫把話說到半中間就打住了,用神秘的眼光打量了老頭兒後,說:“現在,就看你有治病的決心沒有?”老頭搶過游醫的話說:“只要能治好老伴的病,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在所不惜!”
“有這個決心,就不怕病治不好了!”游醫笑著說。游醫說的這味藥,叫幽深草,長在深洞裡,終年不見陽光。據游醫判斷,只有對面山頂的一個深山洞裡才有此草。只要采來幽深草,婦人的病就有救了。游醫還說,他來這裡多日了,就是想從洞內采出幽深草。怎奈山洞奇深莫測,無從下去,才暫時作罷。在這裡落戶已有好幾代人,老頭兒可從未聽說有人進入山洞過。大暑天在山頂上打柴,歇息在山洞邊,只覺有一股涼氣從洞內襲來,不稍一刻,人身上的汗立馬就沒了。有人曾往洞內扔石頭,只聽到一串串響聲連綿不斷地從洞內傳出,就是沒個底兒。但只要有一線希望,老頭兒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
謝了游醫,吃罷午飯,老頭兒就動身了,貴兒死活跟著去了,說是有個照應。
父子山父子山
一路辛苦,自不必說。臨到洞口,貴兒要下去,這次,老頭兒說什麼也不讓,吩咐貴兒說:“爹這一去可能性命難保,如果起不來了,你就速轉身回去,好生待養娘。”貴兒含淚點頭。老頭兒腰系柴刀,布護雙膝,手戴套子,身輕如燕般地下了洞口。開始,老頭兒手攀洞壁,腳蹬孔眼,很順利地往下去。可後來,貴兒在上面再也聽不到洞內發出聲響了。無論貴兒嘶聲裂肺地呼喊,就是聽不到老頭兒的回應之聲。救爹心切,貴兒忘了爹剛下洞時的忠告,竟擅自下了洞口,想救出老爹,不料,這一下就再也沒有上來。
天已漸黑,老婦人不見父子倆歸來,喊來鄰里。鄰里來至洞口,果真看出沿洞口的四壁有人留過的痕跡。怎奈洞口幽深,鄰里在聲聲哀嘆中,只好無果而返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一日之間,痛失兩位親人,婦人受不了如此打擊,待鄰里散去,滾下床來,使出平生的力氣,手腳並用向對面山頂爬去。人們很難想像,一個癱瘓的病人是憑藉什麼力量爬上山頂的。可能是過分的悲痛,對著深不可測的洞口,老婦人只喊了一句“我的夫啊,我的兒!”就氣絕身亡了。
幾日後,鄰里尋來的時候,老婦人已化作山形,立於山頂之中,蓬頭垢面,向南張望,(南與男諧音)意在盼男(指兒子和丈夫)早歸。為救父,兒子不顧個人的安危,捨身亡命,兒子的孝行感動了當地人。當地人為了讓尊老孝親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就把這座最高的山取名父子山。

景觀

天坑

天坑天坑
提起天坑,人們就會想到重慶的武隆天坑以及廣西的樂業天坑,其實在距離武漢僅100公里的陽新父子山,就有一個“深藏不露”、深不可測的天坑。據稱,流入天坑的雨水經過山下的貴妃洞,可通達十幾里外的大冶湖。
前不久,武漢11名驢友結伴到陽新遊玩,從父子山主峰東北方向往下望去,一處與周圍的黃草甸明顯區別的綠草叢引起隊員們的注意。走近跟前,眼前的場景讓隊員們大為驚嘆:在周圍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草叢掩映之中,一座巨型天坑現身,“其漏斗狀的坑口足有兩個籃球場那么大。”
據驢友“空空”介紹,有隊員解開50米的攀援繩,下到洞口10多米深,仍不見底,為了安全起見,只好作罷。
據帶路的嚮導介紹,該天坑垂直深度估計有幾百米,曾有好事者在雨天向坑內投放了大量染色的麥麩,結果幾天以後從幾里外的山澗中流了出來,通達十幾里外的大冶湖。中國博物館學會地質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徐世球教授分析認為,該天坑可能存在特殊生物,具有一定的探索價值。

溶洞

下山的途中我們就發現這個洞,當地人把這種洞稱為汽洞,汽洞很深,我把一快大石頭扔下去的,10幾秒後大家還可以聽到它在裡面發出的“咚”“咚”“咚”的聲音!
旁邊還有一個幾米寬的汽洞,只是從來就沒有人下去過。如果這樣大的汽洞生在歐洲,那肯定會有人下去探險。

貴妃洞

“貴妃洞”傳說
“貴妃洞”從何而來呢?據介紹,三國東吳黃龍元年,孫權即帝位,得知武昌郡陽新縣境內洪水泛濫,餓殍遍野,便攜太子孫登到陽新賑災。當地鄉紳為感恩戴德,決定選一位美女送與孫權為妃,最後選定了父子山下破石堍村美麗漂亮的王桂花姑娘。王桂花不僅花容月貌,而且還賢淑聰慧,孫權一見,龍顏大悅,當即封王姑娘為貴嬪,將“破石堍”改名為“益昌”,取永世受益、世代昌盛之意。第二年,王貴嬪產下一子,取名孫和,孫權一高興,寫一紙詔書,封王貴嬪為王貴妃,還將益昌村後面的一座父子山贈與她的家人,並明令任何人不得進山砍柴、狩獵,故當地百姓奉之為“官山”。
赤烏三年(公元240年),王貴妃的家鄉一帶發生瘟疫,人人腹泄不止,身生惡瘡。孫權派太子孫登帶人親臨疫區施藥賑災,沒想到太子也染上此病。訊息傳到吳宮,大臣太醫一籌莫展,王貴妃聽說後,速回故里,命人將太子帶進益昌村後父子山上的石印洞中,每日以地方豆腐為主食,飲洞內泉水,身上塗抹洞內淤泥,不幾日,太子腹泄停止了,惡瘡消失了。太子大喜,即命成千上萬災民進洞飲水抹泥吃豆腐,不出一月,全都大好。“太子豆腐”及石印洞從此聲名遠播。
赤烏十三年,因受其他六位夫人的妒忌和排斥,王貴妃心灰意冷,便回到家鄉益昌故里,並住進石印洞削髮為尼,終日與青燈為伴,念經頌佛。永安七年(公元242年),王貴妃的孫子孫皓登上了東吳第四代君主的帝位,想起祖母,便派出宮中大隊人馬,簇擁著鳳輦前來益昌村迎接祖母王貴妃回宮。由於孫皓在位期間,專橫殘暴,奢侈荒淫無道,不得民心,讓王貴妃十分失望,不願與孫為伍,拒不回宮。於是,王貴妃深藏洞裡,不見宮中人馬。無奈,宮中人馬下到洞中尋找,殊不知大隊兵士拿著火把進洞找尋三日三夜,看到的只是石佛、石人、石桌、石床、石盆等,不見王貴妃的蹤影。有人說王貴妃已成仙升天,有人說王貴妃石化成佛。王貴妃到底到哪裡去了,誰也說不清楚,儘管這些兵士找了三日三夜,但他們根本就沒法找遍所有的石洞,因為洞太大,洞中有洞,沒有盡頭。
公元280年,司馬炎出兵六路攻打吳國,王浚水師到建業時,孫皓仿照劉禪先例,投降稱臣,司馬炎封他為歸命侯,令他在洛陽居住。當了16年皇帝的孫皓於283年在洛陽病死後,王貴妃家鄉的人為了懷念王貴妃,就將“石印洞”改為“貴妃洞”,“貴妃洞”由此而得名。
沉睡千年“貴妃”何時醒?
老支書王賢達講,如果沒有足夠時間和吃苦精神,甭想把“貴妃洞”探個究竟,她到底有多深多長,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因為,貴妃洞洞中套洞,洞裡藏河。有人就問,那洞中終年川流不息的水流從哪裡來,又流到哪裡去了呢?於是,有人就說,貴妃洞上通父子山頂,下通韋源湖,深不可測。
記者雖然沒有辦法走完“貴妃洞”全程,但已經體驗到了“貴妃洞”的魅力。她集“雄、玄、奇、險、絕”於一身,洞內有洞,洞洞相連,洞內雄壯渾成,玄機迭出,險象環生,奇妙無比。所到之處,舉目成趣,移步皆景。據村民講,洞內綿延數十公里沒有盡頭,有數十層之多。洞內景觀幻化無窮。走出“貴妃洞”,山邊又有一處小石林,小石林的石頭十分奇麗,一座座玲瓏峻秀,有的像雕紋精美的香爐,有的像層層疊疊的彩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還有一處突兀的小峰,似情人接吻,走近它,原來是天然生成。側耳聆聽,到處鶯歌燕舞,父子山一片蒼翠。沿石板小徑緩緩而上,憑山遠眺,在洞口不遠處,乃官山水庫,一汪碧綠,與兩岸青山相映成趣。隨行的一位高中教師興奮地說:“真是好山好水好風光啊!”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山青水秀、溶洞奇譎的地方,卻藏在“深閨”無人識,我們就想,在此沉睡了千餘年的“貴妃”何時才能“醒”來笑迎天下“臣民”呢?

桂峰洞

桂峰洞在父子山下王益昌水庫邊的桂峰山下。抗日時期是這一帶民眾“躲反”的地方。桂峰洞現在人跡可至之處是五重洞天。第一重洞高20餘米,洞寬約8米,不規則的洞壁為千奇百怪的鐘乳石所聚集,或似犀牛,或如金雞,或似欲飛之雄鷹,或如盤鏇之蝙蝠……第二重洞體忽然變窄,只見一處白色鐘乳石自天而下,恰如飛瀑千丈落,讓人直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狹小的洞體最為明顯的特徵是立石如柱,頂天立地,給人一種曲徑通幽之朦朧美的感覺。穿過“一線天”式的石逢,便進入第三重,只見洞廳忽然開闊,洞內有一廳室如同人工砌成,整齊有致,而廳內一具石像猶如美女祼臥,其質如脂,其色如生。第四重的景象,教人如入佛堂,觀音羅漢造型維妙維肖,人們進入此境心頭自然會生出一種肅穆的感覺來。第五重的世界別具景致,層層梯田,波光倒影;龍戲珍珠,神氣十足;獅子盤球,拙態可笑;牡丹欲綻,風韻天成;天馬行空,呼嘯生風;土狗望月,眉目傳神;還有觀音蓮上坐,鯉魚跳龍門……真是讓人目不暇接。
其實桂峰洞的奇不在這神仙牛馬,而在於這洞中套洞,洞裡有河。那終年不息的河流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是真的上通父子山頂,下通氵韋源湖嗎?我們不得而知,我也不得而知。

歷史

父子山位於太子與白沙兩鎮交界處,主峰海拔791米,僅次於七峰山南岩峰(867.7米)和黃坪山的太婆尖(840米)。遠遠望去,整座山就像一隻撲食的蒼鷹。太子鎮文化站站長舒桂香介紹:父子山原名吳家山。相傳,三國時期,東吳潯陽郡有一個叫邵文通的鐵匠,自幼熟讀《孝經》,對上人非常孝敬。有一年,他的母親得了重病,醫生說只有千年靈芝才能醫治。為了治好母親的病,邵文通帶著兒子邵傳孝到處尋找千年靈芝。有一天,父子倆來到武昌郡(陽新當年歸屬武昌郡)吳家山上的真仙庵,一位道姑告訴他們,此山有一個雙蟒崖,峭壁上生長著一株千年靈芝,不過有兩條巨蟒看護,無法採摘。
邵文通救母心切,顧不得危險,帶著兒子從後山攀上了雙蟒崖。
從崖頂向下眺望,峭壁深不見底,父子二人驚喜地發現一株千年靈芝就生長在峭壁上。邵文通倒吸一口冷氣,用一根繩子系在腰間,讓兒子將他沿峭壁往下放,眼看就要夠著靈芝了,突然,一條巨蟒從洞中竄了出來,驚慌之中,他抽出砍刀一氣亂砍,沒想到因用力過猛,沒砍著巨蟒卻砍斷身上的繩子。只聽一聲慘叫,邵文通墜入崖底,氣絕身亡。崖上的邵傳孝見父親摔下谷底,立即把繩子一頭系在腰上,一頭系在石頭上,滑下懸崖。當他剛剛觸摸到千年靈芝時,另一條巨蟒張開血盆大口撲了過來。邵傳孝抽出砍刀向巨蟒猛劈去,巨蟒受傷,昂首一擺腰身,頓時,攪得山搖石動,邵傳孝身上的繩子也被打斷了,可憐這位年輕後生也與父親一樣,墜下懸崖,粉身碎骨。
那年,吳國太子孫登來吳家山一帶賑災,聽說這個悽慘的故事後深為感嘆,建議當地將此山更名“父子山”。從此“父子山”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黃石最高山峰之一
11月12日,我與幾位戶外朋友再次來到父子山,本想深入主峰做一次探險,但上山後,突然飄起了細雨,加上山路被漫山遍野的荊棘擋住,我們只得選擇在半山腰一個峭壁處安營紮寨。站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向山下遠眺,農田、村舍、大冶湖盡收眼底。突然,烏雲滾滾而來,瞬間將眼前的景色淹沒在一片迷霧之中。此情此景,正如古人所云: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我告訴同行一位朋友,山下不遠處有一個巨大的天然溶洞,當地人稱之為"貴妃洞"。2006年,我曾三次探訪"貴妃洞",洞前一座水庫碧水銀波,洞內景觀幻化無窮,置身其中,不由令人心曠神怡。
次日,天氣轉晴,我們登上真仙庵。放眼山林,一片片翠竹,一簇簇野花,五彩繽紛釋放出一種靈光瑞氣,讓人如臨仙境。不遠處,“父子山”主峰如同一隻鋒利撲食的蒼鷹,峭壁宛如頸項的胸脯,兩邊起伏的山體就象振飛的翅膀,直衝雲霄。我不禁感嘆道:“後海雲深不見山,天涯何處覓人間。一峰如筍沖霄漢,夫子當年幾度攀”。

民風民俗

父子山是陽新富河以北一條東西走向山脈的主峰。它東望犀牛山,與九頂山並肩,西鄰牛頭山與姜祥山相依。從太子廟向山北坡上眺望,只見山峰疊翠、輕煙掛樹,一條條山巒猶如蜿蜒的長蛇,爭相向山下爬去,變幻出無數圖畫。二十年前我登臨父子山,在父子山主峰之上,發現一垂直空洞,深不見底。從山上拋下石頭,只會聽到桌球桌球的撞擊聲,且漸遠漸弱。聽說這洞一直通到地下河,過去有人挑上幾擔谷糠從山頂洞口倒下,而後在十幾里外的氵韋源湖邊的大泉塘上飄出谷糠來。我一直對這一流傳的說法揣著好奇的心理。
今年我的朋友費上來先生應太子鎮領導的邀請,到父子山下的桂峰洞探奇,並拍攝了不少漂亮的照片,令我勾起了對過去父子山洞穴的回想。
桂峰洞在父子山下王益昌水庫邊的桂峰山下。抗日時期是這一帶民眾“躲反”的地方。前些年有人進洞覓奇只是對前洞的石筍好奇、動心。而對這個神奇的山洞作較全面的探究,則是在今年暑期,太子鎮黨委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尋求突破口,大做山水資源文章,於是引發了桂峰洞探奇的事情。
桂峰洞現在人跡可至之處是五重洞天。第一重洞高20餘米,洞寬約8米,不規則的洞壁為千奇百怪的鐘乳石所聚集,或似犀牛,或如金雞,或似欲飛之雄鷹,或如盤鏇之蝙蝠……第二重洞體忽然變窄,只見一處白色鐘乳石自天而下,恰如飛瀑千丈落,讓人直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狹小的洞體最為明顯的特徵是立石如柱,頂天立地,給人一種曲徑通幽之朦朧美的感覺。穿過“一線天”式的石逢,便進入第三重,只見洞廳忽然開闊,洞內有一廳室如同人工砌成,整齊有致,而廳內一具石像猶如美女祼臥,其質如脂,其色如生。第四重的景象,教人如入佛堂,觀音羅漢造型維妙維肖,人們進入此境心頭自然會生出一種肅穆的感覺來。第五重的世界別具景致,層層梯田,波光倒影;龍戲珍珠,神氣十足;獅子盤球,拙態可笑;牡丹欲綻,風韻天成;天馬行空,呼嘯生風;土狗望月,眉目傳神;還有觀音蓮上坐,鯉魚跳龍門……真是讓人目不暇接。
其實桂峰洞的奇不在這神仙牛馬,而在於這洞中套洞,洞裡有河。那終年不息的河流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是真的上通父子山頂,下通氵韋源湖嗎?我的朋友不得而知,我也不得而知。但願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美的享受的同時,能夠帶來更多的思考。

太子接太王

陽新縣太子鎮傳統的大型民俗活動“接大王”不僅吸引了太子鎮、大王鎮、氵韋源口鎮周邊等地村民觀看,也吸引了湖北省群藝館副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曉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部主任、《文藝指導》雜誌主編朱林飛,黃石群藝館和黃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負責人等一行數人專程來太子鎮對“接大王”民俗活動進行了為期4天的現場考察。奇特的習俗據有關史料記載,太子鎮是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政權初建,如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該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
每年農曆十月十五,太子鎮李、徐、黃、費、何五姓數萬人,共同敬奉一個神靈偶像“大(音代)王”,他們按照自然村情況分設8個供奉場所,稱作“八案”,輪流供奉這位“大王”一年,平日香火不斷,春節期間隆重祭祀,有的大姓還要唱幾天大戲。“接大王”活動每年從農曆十月十二開始,送的一方要請道士做3天功德道場,接的一方於農曆十月十五組織本村族姓隊伍,掣三角大王旗騎馬列隊,“大王”乘的是十六抬大轎,“皇帝”、“皇后”前方開道,後隨100多匹馬,馬上乘坐著古妝打扮濃妝艷抹的少男少女們。所到之處,沿途鞭炮聲不斷,鑼鼓開道,人山人海,形同皇帝出宮,綿延數公里,浩浩蕩蕩,十分熱鬧,吸引無數村民駐足圍觀。
為考察這種地域特色明顯、內容豐富而獨特的大型民俗活動,11月11日晚,記者也專程趕到陽新太子鎮。據村民介紹,在當地民間有一個古老的傳說:800多年前,生活在太子鎮一帶的李、徐、黃、費、何五姓一些人乘船去繳稅糧,因大雪封凍,以致誤了期限,而且稅糧也被大家吃出了虧空,情勢緊急。此時隨船漂動一段木頭,上面寫有“石敬瑭”3個字。於是大家便以手擊船禱告說:“石敬瑭啊石敬瑭,請您幫助交皇糧;要是交糧能過關,子子孫孫敬大王。”結果霎時河水解凍,虧空補齊。人們便把那一段木頭雕成神像,尊之敬之,相沿成習,千百年來,年年相襲,世代傳承至今。“接大王”之謎。
石敬瑭何許人也?
翻開中國歷史,原來石敬瑭是五代時期後晉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獨一份的“兒皇帝”,其祖先為中亞人,原為後唐駙馬,後舉兵叛變。後唐派兵討伐,石敬瑭被圍,便向契丹求援。石敬瑭滅後唐後,建立後晉,割幽雲十六州獻給契丹,使中原地區喪失了北方屏障,另外每年納歲絹三十萬匹,並向比他小10歲的遼太宗契丹主耶律德光稱自己為“兒皇帝”,耶律德光為“父皇帝”。當時“朝野鹹以為恥”,直到現代還有史家斥之為“醜惡無以復加”。
故此,後世史家一般認為石敬瑭是漢奸,為宋朝因不能守長城而積弱,以至日後亡國負責。不過,也有史學家指出,石氏不可被稱為漢奸,原因是他本來就是胡人(沙陀人,突厥族的一個支系),石敬瑭行兒皇帝之禮亦是遊牧民族之習慣。
如此名聲狼籍的“兒皇帝”,如何成為當地備受禮敬的“大王”呢?
對此,有學者和民俗專家認為,石敬瑭在位僅6年便一命嗚呼了,而且他的實際轄區只限於黃河流域,南邊基本未過淮河,所以不管是就空間或時間來說,影響都非常有限。也有專家認為,“接大王”是富河北岸的太子、大王、氵韋源口、三溪、富水等地流傳的一種祭祀地方自然神的大型禳祈活動。相傳有十幾位興國人,將一船救荒的糧食從圻州運過長江重返興國時,船至江心被浪掀翻,危急中,船上人向天祈禱說:“請江神保佑興國饑民救命糧,您若顯靈救苦難,我們奉您為大王永世坐金轎,打馬遊街唱逍遙。”巧的是,禱告一會,忽從上流江中漂來一根大杉木,足有八丈長,三丈寬,內裝一大堆糧食,並靠攏落水者,讓他們一個個爬進杉木倉內。當他們上岸後,發現糧食一斤也沒少,不過,神奇的是這根杉木靠岸後,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鵝卵石。他們將鵝卵石帶回家,作為救命之神供奉在一姓的宗堂上。訊息傳開,這帶百姓無論什麼姓族,都爭著供奉這塊石頭。因此,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這一天都要舉行“接大王”活動,並依村(土+彎)排序輪流供奉。
那么,“接大王”與石敬瑭有沒有關係呢?如果有,它怎么只影響到太子一帶呢?五姓中為何沒有石姓呢?他們又怎么會接受如此厚重的禮敬呢?特別是在“接大王”中,為什麼會有100多匹馬組成一個龐大的馬隊呢?這在江南地區民俗活動中是十分少見的。
石敬瑭後裔?在太子鎮大屋李村禮拜現場,記者發現,“接大王”活動,先由一個姓族歡送,另一個姓族接迎;“大王”的偶像取用木雕的神像,用紅色綢布包藏,嚴禁“世人眼”,後置神轎內,按姓族輪換供奉,並與家神享有同等的“人間煙饗”待遇。同時按各村族姓輪流分工接送,接送之時,傾族出動,通宵達旦,盡娛盡饗。村民爭相靠近“大王”,有的點香祈福,有的手執紅色綢帶以沾吉氣。
為了弄清“接大王”的歷史淵源,記者現場採訪了很多村民,對於為什麼供奉石敬瑭,村民都無法說出其中的原委,記者想起湖北省民眾藝術館研究館員韓致中的一篇文章《積極引導,移風易俗》。他認為,太子鎮屬鄂東地區,為稻作區,通常都以水牛耕種,不養騾馬。可是“接大王”時,卻以馬隊為重要角色,而且騎馬者包括女性。另外,太子一帶只要是紅喜事大都是離不開馬的,以致在婚俗中仍有新娘進洞房要過馬鞍,這顯然是遊牧民族的遺風,有遊牧民族特徵。而石敬瑭為沙陀人,正是半遊牧民族。他推斷,這一地區可能有遷移而來的石敬瑭後裔。
文章還介紹,後晉亡後,石敬瑭的後裔大都被俘,押送至遼國後方軟禁。其中,有一子兩孫“不知其所終”。然而,石姓並非在“接大王”的五姓之中,而這五姓家譜上也都記載得很明白,他們都是在明代初年才從江西遷來的;而且各有祠堂敬其始祖,怎么能容忍“大王”“鳩占鵲巢”,硬充自家的祖先呢?那么,石敬瑭的後裔居住於何處呢﹖ 他大膽推測,在南距太子鎮不遠的大箕鋪鎮、白沙鎮一帶,居住著共約五六萬人口的石姓人家。其中的石應高村為其中心,曾建有石敬瑭廟,當為石氏族裔。
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斷,仔細推敲,其中還有不少疑點,並無證據表明石氏族裔遷移至此,如果真的像韓先生說的那樣,為什麼五姓中唯獨沒有石姓呢?難道其中還有其他的隱情?
能否申請“非遺”?
在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中,黃石陽新一縣就有採茶戲、布貼兩項入選。那么影響最大的“接大王”是否能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據陽新縣文化館李祥斌介紹,他們正在積極將“接大王”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柯小傑為記者提供了一份資料:今年8月,在湖北省舉辦了“20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會上有很多民俗專家和學者針對太子“接大王”民俗活動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專家與學者認為敬奉石敬瑭不應該,因為他是大賣國賊,是民俗中的“糟粕”,沒什麼價值,但可作為研究對象。
但也有學者與專家持有不同的見解,如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陳建憲認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只作檔案式的保留和研究,就不必作價值判斷,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特點就是活態傳承,這就不能不有所選擇,並不是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與時代精神契合,但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精華與糟粕的判斷要慎重。他說:“我們要保留有價值的東西,不能以單一的價值去評判,要經過細緻和具體的研究。現在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是‘搶救第一,保護為主’,可以先保留下來以後做甄別。”對於“接大王”風俗,他認為應當首先依據參與該活動的行為主體的感受,搞清楚這個活動究竟為他們帶來了什麼,不能只憑一點歷史知識就下判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民俗專家烏丙安認為,“接大王”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如果要進入“非遺”名錄,則必須要經過選擇。對於“大王”石敬瑭的不光彩歷史而引起的異議,烏丙安表示,這類評判的價值標準是關鍵,不能以簡單的“正面”“反面”為標準。他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判斷不會在專家的爭論中得出,應該徵求廣大民眾、傳承人的意見。
“接大王”這種地域特色明顯、內容豐富的大型民俗活動是否能申請“非遺”,我們拭目以待

美食和古建築

在美麗的陽新縣,有著這樣的一個鎮——太子鎮
傳說父子山有一對父子。想知道這個故事就頂我。
想知道這個故事就頂我。太子鎮距黃石東南約30公里,據有關史料記載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在此建鎮,如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悠長的歲月,太子鎮名稱一直沒有改變,漫步在千年古鎮的街道上,仍能窺見古鎮古樸的歷史印痕,在當地人口中,仍能聽到很多美麗的傳說。
太子豆腐救太子相傳: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後,立孫登為太子不久,得知當時為武昌郡的陽新縣境內遭遇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此地變成一片澤國,成千上萬的災民
太子豆腐太子豆腐
房淹糧毀、哀號遍野,拖兒帶女、走投無路。孫權忙攜孫登親赴災區,賑濟災民。孫登一進入災區,就迅速採取緊急措施,先是在此地的父子山腰搭建簡易帳蓬,給無家可歸的災民一個避風擋雨的落腳之地;再就是調集糧食發給各家各戶。雨停水退後,孫登又馬上組織災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公元240年,此地又流行一種“瘟疫”,一批一批的人腹泄不止、身生惡瘡,無法診治。太子孫登再次來到疫區施藥救治。由於日夜走東家串西家,直接接觸病人,結果自己也染上此病。家住此鎮益昌村的娘家人王貴妃得知後,立即派人趕回家鄉,在王貴妃的指點下,每天吃當地地下水製作的豆腐,抹當地一個大溶洞內的淤泥,才戰勝病魔,於是在疫區推行王貴妃傳授的方法,病人痊癒平安。
太子連續兩次賑災,當地災民深受感動,紛紛稱他為“活菩薩”。公元242年,孫登病逝。噩耗傳來,當地百姓悲痛萬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在此修建了一座氣勢宏偉的寺廟,取名“太子廟”。孫權也因痛失愛子,悲傷不己,為感激此地百姓重情重義,詔令在此建鎮,名曰:太子鎮。
如今,“太子廟”依然聳立在太子鎮中心。千百年來,“太子廟”歷經滄桑,不知道經受過多少次的摧毀後重建。但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香火延綿千年至今。太子豆腐也是千年不衰。
據介紹,全鎮現有數百個家庭延續了這一手工製作做豆腐的古老行當。做出來的太子豆腐,放在水裡漂上一個星期即使是在高溫期也不會散不會壞,無論是切、烤、煎或煮、燜、炸、凍、拌、腐,太子豆腐都不會散或碎,入口甘甜,回味無窮。所以,外地人到太子鎮,不是吃野味,而是要吃“豆腐宴”,豆油、豆鍋巴、豆渣樣樣是寶,讓人愛不釋口。每年年底,從武漢等地到太子鎮求購豆腐的市民絡驛不絕,集鎮上常常出現車水馬龍,產品供不應求的場面。精美的太子布貼服飾布貼畫陪嫁王貴妃今年80歲的羅秋菊老人是太子鎮上出了名的布貼畫行家,老人耳不聾眼不花,每天還埋頭在家做布貼畫,堪稱太子一絕。據介紹,老人很小的時候就隨母親學會了做布貼畫。幾十年過去了,老人依然沉醉在民間工藝上,常常接到一些“訂單”,為一些民間收藏愛好者製作精美的布貼畫。老人講一個美麗的傳說:三國時期,災區百姓為了感恩孫權賑災,將當地的一名知書達理、花容月貌16歲的王桂花姑娘送給孫權為妃,孫權龍顏大悅。可災區百姓還是覺得不夠表達感激之情,於是紛紛送上各色花布給王桂花姑娘作嫁妝。王桂花知道鄉親們剛剛遭受洪澇災害家中貧困,就別出心裁地想出一個辦法,從鄉親們送來的花布中,剪下一個布角,繪製出各色圖案:如雙龍戲珠、鸞鳳和鳴,觀音下凡、麒麟送子,獅子盤繡球、鯉魚跳龍門等圖案,然後根據這些圖案,搭配不同顏色的布色,貼上成畫,又在布與布的貼上邊緣,盤上金絲或銀絲線,縫製成屏風、門帘、帳簾、飄帶、枕頭、馬褂、荷包、香囊等飾物。這些嫁妝隨王姑娘進入吳宮後,孫權愛不釋手,讚嘆為“太子布貼、華夏一絕”。從此,這一由王貴妃發明創作的民間工藝,在當地世代流傳。久而久之,“布貼畫”演變成了農村老百姓驅病鎮邪的聖物。
據太子鎮原文化站陳站長介紹,太子布貼畫,以其精湛的手工藝、逼真的圖案、獨特的製作斐聲中外。上世紀90年代初,太子民間藝人製作的《麒麟送子》等作品送西歐巡迴展出,有10件作品被國家美術館收藏。李氏宗祠唐明皇賜姓在太子鎮中心,有一片老宅,至今保存完好,走進老宅,建築宏大,氣勢非凡,宅中有不少老人和小孩在玩耍,安然自得,老人們告訴記者,這就是有名的李氏宗祠。聽老人們講,三國時期,“太子廟”建成後,方圓數百里的香客紛紛前來燒香拜佛。“太子廟”終日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為了方便遠方香客的飲食起居,也為了懷念太子孫登的英年早逝,孫權撥重金在“太子廟”旁建一座大型驛館。該驛館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700平方米,似宮殿,又似廟堂。正堂一進三幢,雕樑畫棟,蔚為壯觀,亭台樓閣,美輪美奐,壁畫石刻,栩栩如生;外觀一波三折,飛檐如鷹,沖天欲飛,拱頂似月,噴薄欲出,廊柱門樓,虎踞龍盤,九九八十一間偏房,傳說唐明皇李隆基有一年路過此地,遊歷了“太子廟”後,來此驛館休息,對此處建築的雄偉、布局的精美大加讚賞。當驛館負責人請他御賜墨寶時,他不加思索地在第一幢的大門上寫下一個“十”字,第二幢的廊柱上寫一個“八”字,第三幢的屏風上寫下一個“子”字。眾皆不明其意,面面相覷。這時,唐明皇身邊的宦官高士撣帚一甩,高聲宣曰:“聖旨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廟旁驛館,大有皇家建築風範,為便於加強保護,使之不受侵害,特賜該驛館為李姓。欽此。”眾人恍然大悟,紛紛跪伏謝恩。自此以後,這座龐大的建築就逐步衍變成為太子鎮附近一帶李姓公有的“李氏宗祠”。為了保護好該宗祠,李氏家族成立了專人管理,共同出資對該宗祠進行理和修繕。

交通

王官山村王官山村
王官山村位於父子山正山腳下,三面環山,通過到達王官山村來攀登此山是最佳的選擇路線。這裡有以前開山的時候走過的道路,村上有熟悉此山的村民可以幫你們走最捷徑的道路。
如果通過其他村莊來攀岩的話很容易進入迷宮般的山中,再就是此山從2005年起就開始封山,任何人等都不許上山砍柴和砍樹木,所以現在為止此山樹木茂密,很容易找不到上山的道路和下山的道路。
自駕車路線:駕車到達湖北省黃石經濟開發區太子鎮官路村--高頭屋村--王官山村;
坐長途汽車路線:武漢-太子長途汽車,每天下午1點左右有一趟到達太子,經過官路村的時候可以下來,乘坐麻木或者機車到達王官山村;
黃石-太子長途汽車,到達太子,乘坐麻木或者機車到達王官山村;
大冶-太子長途汽車,經過官路村的時候可以下來,乘坐麻木或者機車到達王官山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