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輕工業學院

1958年11月17日建院,是我國最早的一所輕工業學院。 1962年9月無錫紡織工學院併入無錫輕工業學院,成立紡織工程系。 1997年9月,中國輕工總會批准無錫輕工大學為國家“211工程”項目學校,成為國家重點建設

無錫輕工業學院是江南大學的主體部分無錫輕工大學的前身,籌建於1956年,它的前身是原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食品工業 系,其辦學歷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紀初葉(1902年)的三江兩江師範學堂,與現今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等八所高校是同宗同源、一脈相傳。南工食工系歷史久遠,是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由當時的 南京大學食品工業系、浙江大學農化系、江南大學食品工業系以及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的有關學科合 並組成,集國內發酵、食品、油脂、製糖等學科於一體,薈萃了當時國內一批享有盛譽的專家、學 者。嗣後,無錫紡織工學院、無錫輕院紡織分院等先後併入。 
辦學體制和校內體制改革在探索中前進。1958年8月18日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東遷太湖之濱的江蘇名城——無錫市(社橋)原華東藝專舊址,命名無錫食品工業學院,後改稱無錫輕工業學院。1958年11月17日建院,是我國最早的一所輕工業學院。1962年9月無錫紡織工學院併入無錫輕工業學院,成立紡織工程系。1966年下半年院本部(社橋)遷至青山灣,原(社橋)舊址為分部。1993年5月,中國輕工總會、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江蘇省紡織工業廳同意無錫輕工業學院與無錫輕工業學院紡織分院聯合辦學。並統一使用無錫輕工業學院校名,紡織分院歸屬無錫輕工業學院管理,紡織分院所在地成為無錫輕工業學院西山校區。1992年以來,學校連續三次被中國輕工總會評為先進集體,連續兩次被評為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先 進單位。1993年和1995年,實現與江蘇省屬無錫紡織 市紡織職工大學聯合、合併辦學。1995年2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大 學。曾先後隸屬江蘇省人民委員會、輕工業部、中國輕工總會。1995年11月,中國輕工總 會分別與江蘇省人民政府、無錫市人民政府簽訂協定,共建無錫輕工大學。1996年5月,在中國輕工總 會的關心支持下,成立了無錫輕工大學董事會,全國60多家知名大中型企業成為董事單位,學校與企 (事)業單位間的雙向參與、雙向服務、雙向受益的運行機制開始形成。還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吸引海 內外知名企業、知名人士捐資助學,已在12個院(系)設立各類獎學基金和獎教基金33個,以激勵學生 成才和教師教書育人。1996年和1997年夏,順利通過中國輕工總會組織的“211工程”部門預審和立項 論證。1997年9月,中國輕工總會批准無錫輕工大學為國家“211工程”項目學校,成為國家重點建設 的近百所高校之一,正在開工建設。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後在經貿委 所屬高校管理體制改革中劃歸教育部,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以發酵、食品(糧油)學科和工業設計為特色,以工為主,經、法、文、理、農等相配套,為全國輕工業及國家經濟建設培養高級技術人才的多科性大學。
無錫輕工大學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素有“小上海”之稱的江南名城——江蘇省無錫市。無錫是全 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位於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投資環境40優的前列,又是全國重要旅遊城 市之一,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捷、經濟繁榮、科技先進、文化發達、社會文明,辦學條件得天 獨厚。全校現設四個校區:校本部位於錫惠風景區惠河路170號,西山校區(含公有民辦梁溪學院)位於 梅園風景區錢榮路西山1號,王巷校區(成人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位於梁溪路97號,另設工業園區 於望賓路社橋頭。校舍建築總面積22萬平方米,占地43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被譽為花園式學 府。
學校現設16個院(系、部),即:生物工程學院、食品學院、設計學院、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紡織服 裝學院和化學工程系、機械工程系、經貿管理系、社會科學系、外語系、數理學科部、體育部、研究 生部以及成人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公有民辦梁溪學院等,有23個本科專業,10個碩士點(也是國 內培養工程碩士的54所高校之一),3個博士點,2 個博士後流動站,6個國家和部省級重點學科點。
全校現有本科生(兼招專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等不同學歷層次,並設有夜大、函 授、助教進修班、工程師研討班和國內外訪問學者等不同層次的繼續教育。學校面向國內外招生,是 教育部批准可以接受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的高校之一。現有在冊學生9000餘名。其中全日制在校 學生6000多人(包括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外國留學生300餘人);成教學員3300多人。建校以來, 已為國家輸送了20000多名專業人才,為亞、非、歐、美等20多個國家培養了數百名留學生。許多畢業 生已成為各條戰線科技精英和領導骨幹,並以其基礎紮實、作風樸實、工作踏實、愛崗敬業和開拓進 取的特色,聲譽各方,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學校擁有一支素質較高、相對穩定、能適應學校發展的師資隊伍。在全校1700多名教職員工中,有專 任教師700多名,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280多名,講師、工程師等中級職稱人員600多名,分布 在65個教研室和其他有關部門;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學評議組成員2名,教育 部科技學部成員1名,博士生、碩士生導師110多名。近幾年,有150多名教師、幹部分別受到國家或省 部級表彰,其中,2名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50餘名教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0多 名教師被評為全國、省級勞動模範或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已培養和選拔了一大批省、校級跨 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和優秀青年骨幹教師。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幹正嶄露頭角,脫穎而出。
學校現有23個研究中心(所)和27個實驗室(中心)。已在無錫蠡園經濟開發區成立了無錫輕工大學科學 園。建有現代化公共服務體系——中國教育科研網無錫輕工大學校園網(WLERNET)。學校中央研究所裝 備有世界銀行第2個大學貸款項目的一批高精進口儀器設備。圖書館面積10000多平方米,藏書67萬多 冊,是江蘇省率先使用計算機管理的圖書館之一。學生生活區已建立了通訊和電視網。學校檔案館為 科技事業檔案管理國家一級館。
近10年來,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00多項,其中有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霍英東 基金項目,部省級重大科技項目,國際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共鑑定成果190多項,60多項科研成 果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共發表科研學術論文2200多篇,出版教材、科技專著120多部,50 多項科技成果已轉化為生產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990年以來,學校先後獲“全國 輕工科技先進單位”、“‘七五’國家科技攻關突出貢獻者”、“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工作先進集體” 、“‘八五’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目前,學校已形成以生物技術領域為龍頭,運用生物 技術、微電子技術改造和發展糧油、食品傳統產業,並與機電、化學化工學科相配套,以及工業設計 為特色和優勢的六大科研方向。
校辦產業在探索中前進。建有科技開發中心、商貿物業中心、建築裝潢中心和校辦總廠,新的經 濟增長點正在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對外教育交流與合作活躍。已與近10個國家13所大學建有長期校際交流協作 關係、學術交流關係,先後邀請美、加等16個國家的專家、學者400多人次來校講學、訪問或任教,其 中20多名國際知名學者、專家被聘請擔任學校客座和名譽教授,合作指導、培養研究生和青年教師; 先後派出380多人次出國留學、考察、訪問或參加各類國際學術會議;主辦或共同組織舉辦多項全國或 國際性學術會議,正成為發酵、食品、糧油領域的國際交流中心。
香港的交往和合作日趨活躍,已與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 四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互訪、學術交流、科研合作關係,前景良好。香港著名企業家唐翔千先生夫人、 香港婦女界知名人士唐尤淑圻女士,在我校設有研究生獎學金,激勵高層次人才培養。在香港回歸期 間,我校是特區區旗區徽金獎榮獲者之一;還是維多利亞港灣“雙層沖翼快艇”和廣深準高速內燃機 車設計中獎者;在首屆華人平面設計大賽、’96全國(含港澳台)首屆包裝與設計“新星杯”大賽中, 也屢屢獲大獎,在海內外引起很大的震動。
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我校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為經過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形成 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積極探索並逐步形成能主動適應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我校特色 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學互動運行機制,到2000年前後創建成本科教學工作 優秀學校。近年來,積極組織開展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承擔省部級立 項課題達20項,通過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通過調整專業設定,最佳化學 科群體結構和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創新能力培養,推進教育思想、培養模式、教學內容以 及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努力培養面向21世紀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科技發展需要,德智體等方面全 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複合型、套用型、創造型專門人才。近年來建成省級優秀課程 15門,獲省、部級優秀教材29種,國家級優秀教材2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省部級11項; 連年被評為全國或江蘇省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歷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 模競賽、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及第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 學生均獲得優異成績。
目前,無錫輕工大學在面向新世紀,實施“211工程”建設目標中,正在重點建設發酵工程、食品 科學與工程、工業設計三個特色學科和化工、信息與控制、機械、數理、紡織、服裝、經貿、外語、 社科等九個相關或配套學科以及教育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體系。正努力把學校建成為培養高質量,尤 其是高層次、複合型、外向型輕工人才的基地;成為輕工科技領域某些重大課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 和信息服務的中心;成為輕工行業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先進技術,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視窗; 成為服務於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力爭2010年前後,把學校建成有鮮明輕工特色,適 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工、藝、文、經多學科協調發展,在教育質量、 科學研究和管理等方面達到國內高校先進水平,成為行業示範,特色學科國內領先、國際上有一定影 響的社會主義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