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市第一中學

潮陽市第一中學

潮陽市第一中學溯自清朝中期東山書院創校始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為潮汕歷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近二百年來,雖歷盡滄桑,幾經遷徙,幾易校名,但發展至今,文化底蘊,積澱厚重,辦學業績享譽海內外。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潮陽一中址於棉城東山之麓,東倚曲水流風景區,西接中山東路,南眺龜頭海,北枕方廣洞,古蹟望仙橋連線校園南北。一中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文物古蹟分布校內各處,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校園中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清幽,滿園春色,堪稱育才勝地。

一中前身為清朝中期東山書院。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知縣唐文藻修繕韓祠,改為童生就讀之所,稱東山書院。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聘抗日保台愛國志士、著名教育家、詩人丘逢甲為東山書院山長。丘主持書院二年,大力推行新學,教育救國,他徹底打破舊式書院只注重經學模式,全面引進西學,主張"德、智、體"三育並舉全面發展,學風為之一新,此為潮陽新學之肇端。

歷史背景

光緒三十年(1904年),東山書院改辦為官立東山高等國小堂,實行新學制。

民國四年(1915年),官立東山高等國小堂改辦為潮陽縣立中學,亦稱東山中學。改辦為中學制之首任校長蕭鳳翥,為潮陽著名教育家。蕭校長為學校撰聯:

潮海當前,向學方殷,氣吞重洋千百國;

陽春已屆,乘時培育,願作世界第一流。

可謂辦學雄心,氣沖霄漢。蕭校長聘任良師,治學嚴謹,要求學生勤學向上,為潮陽教育樹立新思想,新學風。當時學校已初具規模,成為潮陽最高學府。

民國十九年(1930年),潮陽縣立中學(東山中學)改辦為縣立鄉村師範學校。民國廿四年(1935年),改稱為潮陽縣立簡易師範學校。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至三十年(1941年),校舍先後遭日機轟炸及日軍拆毀,滿目瘡痍,只得暫時停辦。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簡易師範與城內之縣立第一初級中學(原五都中學)合併為潮陽縣立聯合中學,因縣城為日軍所占,校址設於貴嶼壬嶼鄉,設國中部及師範部。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抗戰勝利後,縣立聯合中學遷回縣城,在城隍廟、司馬祠和世魁林氏祠上課。翌年改稱潮陽縣立第一中學。

清末民國時期,祖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一中也經磨歷劫,幾經滄桑。在此艱危困厄之中,潮陽人民不忘興學育才;一中師生滿懷愛國熱忱,前赴後繼,探索興學救國之路,投身於民主革命和反軍閥、抗侵略的偉大鬥爭。尤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眾多熱血青年學生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和解放戰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49年10月,潮陽縣境解放,縣人民政府接管一中。1950年,潮陽縣立第一中學改稱潮陽縣第一中學。1952年,縣人民政府將原於陳氏祠陳堅夫先生創辦之私立文光中學併入一中。新中國的成立賦予潮陽一中新的生機。1953年,縣人民政府撥專款在學校舊址大規模興建新校舍。同年8月,經省教育廳批准,一中定為縣重點中學。1955年,總校遷進東山新校舍。1956年下半年起,一中停招國中生,改稱潮陽高級中學。從1950年至1966年十七年間,一中在中共潮陽縣委和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呈現一派興旺氣象。教育界知名人士先後擔任本校正副校長,一批教學經驗豐富之教師雲集一中,智星匯聚,群賢畢集!全校上下,齊心協力,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學生勤奮學習,求真務實,遂逐步形成“嚴、勤、細、實、實”之優良校風,校績卓著。

文革期間,一中改名為潮陽五·七中學。

1978年,一中恢復了原來潮陽縣第一中學校名,恢復為縣重點中學,並被定為汕頭地區重點中學之一。祖國改革開放的春風給一中帶來了無限生機。學校上下,銳意改革,開拓創新,教師辛勤耕耘,誨人不倦,學生勤奮上進,刻苦拼搏,辦學成績卓著,擁有一批全國、省、市優秀教師,歷年高考取得了優異成績,1978年恢復高考至今,已有11631人考上各級各類高等學院。1993年,潮陽撤縣設市,一中隨之更名為潮陽市第一中學。1994年潮陽一中順利通過評估為廣東省一級學校,並於2001年被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標誌著學校的辦學條件和教育教學質量達到了較高水平。近幾年學校均被評為省、汕頭市、潮陽區先進單位光榮稱號,屢獲嘉獎。全國人大委員長王光英、省委書記任仲夷、副省長王屏山、許德立及省教育廳等各級領導先後來校視察,都給予很高的評價。

汕頭高中學校

廣東省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市 饒平縣,北鄰潮州市潮安縣,西鄰揭陽普寧市,西南接揭陽市惠來縣,東南瀕臨南海。本任務盤點汕頭的高中學校。
南澳縣深澳中學
南澳縣雲澳中學
南澳縣第二中學
廣東省南澳縣南澳中學
澄海實驗高級中學
澄海市灣頭中學
澄海市蓮陽中學
澄海市蓮上蘇灣職業技術中學
澄海市蘇北中學
澄海市東里職業中學
澄海市東里鎮第四中學
澄海市東里鎮第三中學
澄海市鹽鴻中學
澄海市鹽鴻第一中學
澄海市鹽鴻第二中學
澄海市蓮華中學
澄海市隆僑中學
澄海市隆都中學
澄海市興華中學
澄海市外砂中學
澄海市外砂華僑中學
澄海市新溪中學
澄海市新溪第一中學
澄海市萊蕪中學
澄海市壩頭中學
澄海市實驗學校
澄海市南翔中學
澄海市匯景中學
澄海市華僑中學
澄海市鳳翔中學
澄海市澄華中學
澄海市澄海中學
澄海市北秀中學
汕頭市潮師高級中學
汕頭潮陽一中明光學校
汕頭金堡中學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實驗學校
潮陽市河溪中學
潮陽市西臚中學
潮陽市關埠鎮上倉學校
潮陽市第四中學
潮陽市兩英中學
潮陽市金玉中學
潮陽市金玉鎮陳琳中學
潮陽市新坡中學
潮陽市谷饒中學
潮陽市金浦中學
潮陽市新世界中英文學校
潮陽市南僑中學
潮陽市灶浦中學
潮陽市陳店中學
潮陽市司馬浦鎮司馬浦中學
潮陽市司馬浦鎮寶暉中學
潮陽市臚崗中學
潮陽市峽山鎮峽暉中學
潮陽市峽山鎮棉嶺學校
潮陽六都中學
潮陽市仙城中學
潮陽市成田中學
潮陽市紅場中學
潮陽市雷嶺鎮雷嶺中學
潮陽市銅盂中學
潮陽市礪青中學
潮陽市田心鎮田心中學
潮陽市井都中學
潮陽市海門中學
潮陽市海門鎮和睦中學
棉城林木河紀念中學
潮陽市棉城中學
潮陽市棉北中學
潮陽市黃圖盛紀念中學
潮陽市華僑中學
潮陽市貴嶼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蓮塘中學
潮陽市城南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第十一中學
潮陽林百欣中學
汕頭金山中學南區學校
河浦中學
汕頭市河浦三河中學
汕頭市河浦區玉新中學
汕頭市河浦區濱海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第十六中學
汕頭市達濠區廣澳中學
汕頭市達濠區第二中學
汕頭市達濠區達濠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第十二中學
汕頭北大附中實驗學校
汕頭市金砂中學
汕頭市岐山第二中學
汕頭市金園區岐山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第六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第九中學
汕頭市丹陽中學
汕頭市漁洲中學
汕頭市汕樟中學
汕頭市藍天中學
汕頭市金園實驗中學
汕頭市金信中學
汕頭市翠英中學
汕頭市海棠中學
汕頭市飛廈中學
汕頭市蓬鷗中學
汕頭市東方中學
汕頭市新津中學
汕頭市第四中學
汕頭經濟特區林百欣中學
汕頭市愛華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正始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友聯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鴕浦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鴕濟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同平中學
汕頭市昇平區南海職業中學
汕頭市世貿實驗學校
潮陽市第一中學
潮陽市城郊中學
汕頭市天竺中學
汕頭市達濠華僑中學
汕頭二中
汕頭市東廈中學
汕頭市玉蘭中學
廣東汕頭華僑中學
汕頭市下蓬中學
汕頭市聿懷中學
汕頭市金山中學
汕頭市第一中學
汕頭市金荷中學
汕頭育新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