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於2006年5月經批准在溫州市農科院基礎上籌建,2008年2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學院系專科層次的公辦普通高等職業學校,由溫州市人民政府舉辦。學院位於溫州市甌海區景山公園西南側,毗鄰匯昌河,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校園占地677畝,建築面積19.8萬平米,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7000萬元;館藏紙質圖書43萬冊、電子圖書58萬種。學院現有農業與生物技術系、園林系、動物科學系、經貿管理系、信息技術系、公共教學部、成教學院等5系1部1院,開設涵蓋農林牧漁、輕紡食品、財經、電子信息、製造等五大類22個專業,在編教職工496人,其中高級職稱12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298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綜合樓夜景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綜合樓夜景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是以溫州市農科院為基礎籌建的。溫州市農科院是2000年2月由原來的溫州市農科所、溫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和溫州農校合併組建而成,同時掛“浙江省溫州農業學校”牌子,是一所集教學科研、示範推廣為一體的機構,是全國唯一的農業科研教學合二為一的單位。

院(校)具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溫州農業學校的前身是1950年8月由省文教廳批准建立的“浙江省立溫州農業技術學校”,於1983年恢復建設。辦學以來共為社會輸送了9000多名優秀畢業生,其中大部分已擔任領導職務或成為業務骨幹,在溫州有較大的影響力。

院校的科研工作已有5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取得許多重大的科研成果,曾受到國務院嘉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發明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0餘項,市級科技成果獎項200餘項。研究領域涉及農作物育種、栽培技術、植物保護、生態環境、農產品檢測、畜牧獸醫、食品加工、園林設計、科技信息等領域,溫州白豬、水稻珍汕資源的育成以及細綠萍繁育技術的發明等享譽農業科技界,與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的研究機構、公司、企業以及國內浙江大學、浙江省農科院、福建省農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均建立了比較緊密的科研合作關係。在“139富民攻堅戰”、 “菜籃子工程”、“食無憂工程”、效益農業、現代農業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均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本信息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綜合樓夜景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綜合樓夜景

辦學類型:高職高專 所在地: 浙江

性質類別:綜合類

通訊地址: 溫州市六虹橋路1000號

郵政編碼: 325006

聯繫電話: 0577-88412441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學校網址:

招生網址: http://zs.wzvcst.cn/

就業網址: http://jy.wzvcst.cn/

學院簡介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是一所由溫州市人民政府舉辦,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普通高等職業學院。

辦學理念先進,辦學定位明確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綜合樓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綜合樓

學院堅持發揮“農科教一體化,產學研相結合”的優勢,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立足溫州、服務浙江、面向全國,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建設農類特色鮮明、全面發展的高職院校和農業科研強院”的辦學定位。

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成效顯著

學院現設有農業與生物技術系、園林系、動物科學系、經貿管理系、信息技術系、公共教學部、成教學院等五系一部一院,已開設農林牧漁、財經、電子信息、製造等四大類20個專業,在校學生5246人。現有教職員工453人,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職稱、高學歷專業教師隊伍。 學院教學內涵建設成績顯著,已形成省、市、院三級重點(特色)專業、課程、教材建設結構體系。

教學設施完備,辦學條件優良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學院現占地677畝,校舍建築面積18.5萬平方米;教學設施齊備,建有農類、商務、信息技術等七大類校內實驗實訓室89個,校外實習基地90個,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4074萬元,館藏紙質圖書40餘萬冊。現有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省高職高專院校示範性實訓基地2個,省級合格校內實訓基地7個,並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學院發揮區域、行業和科研優勢,建立了政府、行業、企業和學院參與的四方聯動機制,組建了“浙江省農業技術類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共享聯盟” 。

科研實力雄厚,科研成果豐碩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為溫州農業科技進步、人才培養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曾獲國務院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等。現建有國家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溫州綜合試驗站、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碳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擁有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博士後流動站分站、1個院士工作站,13個研究所。2011年外來科研經費超過1000萬元。學院培育的新品種、研發的新技術深受農民歡迎。

就業渠道寬廣,創業氛圍濃厚

學院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優質就業”為目標,將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作為學院的“一把手”工程,全程化開設就業指導課程,並開展一對一就業幫扶活動,已建立120多家實習就業基地,學院的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已形成特色和品牌。溫州市大學生現代農業創業園、浙江省小企業創業基地、浙江現代農業中小企業研究基地、溫州市網商創業園、溫州市大學生“村官”創業與研究基地、溫州青年創業學院先後落戶我院,現設立了70多個創業項目,為學生搭建了多個創業實踐活動平台,其中“親子農莊”創業項目獲全國競賽一等獎。2011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6.12%。

獎助學金全面,農類專業免學費

學院設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勵志獎學金、院優秀學生獎學金等多項獎助學金,學院優秀學生獎學金獲獎面占在校生數的1/3,2011年學院獎助學金資助達428餘萬元。錄取並就讀設施農業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畜牧獸醫、園藝技術和商品花卉等七個專業的浙江省戶籍學生免交學費,所需經費由浙江省財政負擔。

校園文化深厚,社團活動豐富

學院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人文型、實踐型、素質型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了安全、穩定、和諧的育人環境。近兩年,學院獲得“浙江省平安校園”和“市級文明單位”稱號;目前學院設有藝術團、瑜伽社,羽毛球社、戶外登山社,舞動青春社等38個學生文化社團,學生業餘生活豐富多彩。在第三屆高職高專院校“挑戰杯”創新創業競賽中獲得1個特等獎,1個一等獎,3個三等獎;3人獲得全省職業生涯十佳規劃之星、創業之星。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生活便利

學院坐落於溫州市六虹橋路1000號,位於市區景山公園南側,毗鄰匯昌河水上公園,環境優美;距火車站、溫州南站僅5公里左右,距汽車客運中心3公里左右,距市中心5公里左右,交通便利、生活方便,是學生求學、成才、就業、創業的理想搖籃。

招生諮詢聯繫方式

(1)招生熱線:0577-88412441 (2)傳 真:0577-86185777(3)聯繫地址:溫州市六虹橋路1000號(4)學院網址: http://www.wzvcst.edu.cn 學院招生網: http://zs.wzvcst.edu.cn

院系設定

系名 專業
農業與生物技術系 設施農業技術 種子生產與經營 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
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 食品加工技術
動物科學系 畜牧獸醫 寵物醫學
園林系 園藝技術 園林技術 水利工程
商品花卉
信息技術系 計算機網路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電氣自動化技術
數字媒體技術 低壓電器製造及套用 電子商務
經貿管理系 會計 連鎖經營管理 金融管理與實務
國際商務 市場行銷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平陽學院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公共管理部

農業與生物技術系

農業與生物技術系有科研教學工作人員65人,其中,推廣研究員1人,副高2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1人,在讀碩士研究生22人。

系內設有作物研究所、蔬菜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食品科學研究所等五個科研所,還有浙江省重點試驗基地 “浙南水稻選育種試驗基地”。

研究的主要內容有: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和蔬菜等經濟作物的品種選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設施栽培技術研究;環境保全型農業生產研究;作物抗病性研究;食品安全技術研究等。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0餘項,市級科技成果獎200餘項,並曾獲國務院嘉獎。現承擔國家、省、市課題40多項。

農業與生物技術系科研設備先進,教學設施完備,總價值超過3000多萬元,有浙江省最大的人工氣候室,標準種子檢驗室、生物技術實驗室,生理生化實驗室、遺傳栽培實驗室,植物病理實驗室,土壤肥料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冷藏室,智慧型溫室大棚5000平方米,學生生產實踐基地300多畝等。

2007年開招種子生產與經營、設施農業技術、綠色食品生產等3個專業,計畫招生150人,為了能更好的培養學生,我們已經和在溫州的一些大型企業簽訂協定,聯合辦學,明確學生就業方向,使學生能學以致用。

農業與生物技術系將始終堅持面向市場、面向套用、面向就業的教育方針,開展多形式辦學,成為特殊鮮明,富有活力的科研教學團隊,學生成才的推進器。

園林系

園林系現設有“園林技術”、“商品花卉”、“園藝技術”、“設施水利工程”四個專業,其中園林技術專業為溫州市級示範性專業、學院重點專業、特色專業。內設系辦公室、園林技術教研室和商品花卉教研室。

園林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具備高中級職稱的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既有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又有技能高強的農業專家,注重工學、產學相結合。園林系主編出版教材有全國高職高專園林技術專業教材《園林植物造型技術》、《園林植物套用技術》、《經濟林栽培》等,主編出版我國華東、華南、華中地區普通高等院校的園林專業本科教材《園林樹木栽培學》。先後完成多項工程規劃設計和施工,如:溫州市農科院河濱綠化工程、蒼南玉龍陵園規劃、文成東溪鄉“青山白化”整治工程等。並承擔“良種花卉引試開發”、“現代園藝技術在城市綠化中的套用”、“溫州城市河道生態景觀修復技術示範研究”、“浙南草坪草種的引選與套用研究”、“邊坡綠化技術引進、篩選與套用”、“觀賞桉樹的引種和開發利用”等科研項目。

園林系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學習環境優美,專業設施齊備,尤其重視實訓實驗基地的建設。擁有現代化的智慧型型大棚5000㎡,並建立有 “計算機輔助設計”、“園林測量”、“園林繪畫”、“園林花藝”、“園林製圖”等一系列實驗室,還有一批知名園林花卉企業,作為學生的校外實訓基地。園林系堅持走教學、科研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辦學道路,緊扣社會發展建設的需要,積極培養套用型、複合型技術人才。

動物科學系

校園一景-教學樓校園一景-教學樓

動物科學系是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的主幹教學系部之一,擁有動物科學研究所、動物疾病控制中心等部門,畜牧獸醫專業為院系部的特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其中副教授3名,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5名,雙師型教師10名。專業教師承擔國家、省市科研課題14項,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餘篇,一些專業教師在擔任著行業或企業的技術顧問。

動物科學系具有精良的體現職業教育特色的實習實訓條件。擁有畜牧獸醫類四大專業實驗中心和寵物醫院,畜牧獸醫、動物醫學臨床套用診療儀器設備和分析化驗設備先進精良,在滿足教育教學、實訓和科研的同時,面向社會生產、技術和科研服務。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動物疾病控制中心為溫州市規模豬場提供階段性和經常性的免疫監控和監測,保證了溫州養豬業的健康發展,開創了浙江省畜牧獸醫技術服務的先河。動物科學系擁有動物品種多樣的綜合畜牧場,種雞場和與之配套的孵化廠、飼料加工車間、現代化動物醫院及獸藥生產與檢測實驗室等校內實訓基地,完全滿足專業學生在校內的專業實習實訓。擁有溫州基地生豬產銷合作社、樂清綠雁家禽合作社、藤橋民鑫畜禽專業合作社、溫州康利飼料獸藥有限公司、溫州動物園、溫州白雲山農業觀光園等門類齊全而穩定充足的動物醫學、養殖企業、生物製品企業等實訓基地,完全滿足師生實踐教學、科學研究和對農民進行專業技術培訓需要,同時,為學生提供了有利的就業機會。

動物科學系以培養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學生為目標,在省市畜牧獸醫局的指導下,積極適應浙江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面向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致力培養中高級技術型套用型畜牧獸醫類專門人才。

經貿管理系

經貿管理系現開設市場行銷、連鎖經營管理、金融管理與實務、會計、國際商務等5個專業。

該系擁有一批具備中高級職稱的經驗豐富的教師,還成立了各專業指導委員會,聘請了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校外專家和企業家作為兼職教師。該系現有ERP沙盤對抗實訓室、財經實訓室、會計實訓室等實訓室,同時在森馬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天龍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十幾個校外實訓基地;成立專業技能競賽集訓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省專業技能大賽;組織學生下企業頂崗實習,以適應市場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信息技術系

信息技術系下設系辦公室、實訓科、學工辦、計算機網路教研室、數字媒體教研室、計算機基礎教研室、電氣自動化教研室、電子工程教研室、電子商務教研室等部門。系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數字媒體、開源技術、網路與通信技術、網路程式設計、電子商務套用、電子商務開發、單片機套用技術、電子工藝、自動化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基礎等11支教學團隊。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高級工程師3 名,博士、碩士學位教師人數達到70%以上,具有高級技師、技師、工程師等資格的雙師型教師超過60%。同時還聘請了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校外專家、能工巧匠任兼職教師。

該系現設有計算機網路技術、數字媒體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子商務等五個專業(或方向)。面向各行業的信息技術套用、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等崗位群,培養各單位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系部重視學生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家級、省(市)級各項科技競賽。近兩年來,我系學生5人獲全國大學生開源軟體技術競賽銀獎、銅獎、團隊三等獎,一支隊獲浙江省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二等獎,10人獲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三等獎, 100多人次在溫州市電子商務技能競賽中獲團隊銀獎、銅獎,個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獎項。

系部擁有各種專業實訓設備,價值千萬餘元,現已建程式設計實訓室、作業系統實訓室、多媒體實訓室、計算機網路實訓室、平面設計實訓室、視頻製作實訓室、攝影實訓室、電子電工綜合實訓室、電子創新實訓室、單片機與PLC實訓室、感測器技術實訓室、程控交換技術實訓室、鏜床實訓室、銑床實訓室、電子工藝實訓室等。通過實訓,有力地保證了教學質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系部積極發展校企合作項目,探索校企合作辦學新思路,實現學校與企業零對接。我系已與中國正泰集團、天正集團、飛躍集團、新亞電子、浙江奧樂安全器材有限公司、申甌通訊設備有限公司、龍星自控設備廠、溫州怡聯科技有限公司、溫州盛利科技有限公司、溫州數碼科技廣場、溫州電腦市場等單位簽約共建實訓基地。並成立了以企業家、行業專家為主的各專業指導委員會,與企業建立密切合作關係,為學生校外頂崗實習、就業提供保障。

公共教學部

學生風采學生風采

公共教學部是分管全校公共理論課和公共基礎課教學的重要教學管理部門,在主管教學院長的領導下,負責全校

公共理論課程和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管理、教師配備、質量檢查等具體工作。公共教學部下設社科、英語、語文、數學、音體美五個教研室,所開設的必修課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大學英語》、《經濟數學》、《體育與健康》、《經濟套用文寫作》等;所開設的選修課程有《音樂欣賞選修》、《人際溝通與交往藝術》、《大學生心理健康》、《美術欣賞》等。本部承擔全院的公共英語等級考試、數學建模比賽、體育競賽、學院運動會等工作,另有多媒體語音實驗室、體育器材室等相關教學附屬設施。

在學院各級黨政的領導下,公共教學部將以教學為中心,以教改為突破口,不斷探索高職公共課程的教學改革,以學科建設帶動教學改革,以質量求生存,團結一心,開拓創新,共謀學院新的發展和飛躍。

學院大事記

2004年

7月,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重視關心和市教育局的支持幫助下,溫州市農科院(溫州農校)啟動了科技職業學院的申報工作。

8月,聘請張致光、孫蔚兩位專家擔任申報籌建工作顧問,著手編制申報材料。

2004年8月16日,邀請市領導和專家召開溫州科技職業學院論證會。會後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在溫州市農科院基礎上創辦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的要求。

2004年8月30日,市人民政府第十六次常務會議討論研究了《關於籌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論證報告》。

2004年9月1日,溫州市委常委會原則同意籌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初步方案。

2004年9月15日,馮志禮副市長來院進行高職院申報籌建工作調研,指出農科院在高職院的申報籌建工作中要“抓住機遇,增強實力,提高素質,提升形象,加快發展”。

9月21日,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遞交《溫州市人民政府關於籌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的請示》(溫政〔2004〕84號)。

10月,錢成良副市長,陳光元副秘書長,教育局林衛平局長、謝樹華副局長等同志到省教育廳向教育廳領導專題匯報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申報籌建工作。

10月15日,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聯合發出《關於建立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溫委辦〔2004〕66號),成立以馮志禮副市長任組長的籌建工作領導小組。

2004年10月24日,劉奇市長在我院主持召開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錢成良副市長、馮志禮副市長、籌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領導參加了此次會議。

2004年11月4日,省高校設定評估組對籌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工作進行評估。

2005年

8月2日,馮志禮副市長來院進行高職院申報籌建工作調研,指出在高職院申報籌建過程中要“堅定目標不放鬆,堅持兩手抓不放鬆,堅持改革發展不放鬆”。

12月5日,召開“創辦高職院專家研討會”,陳肖鳴、丁金昌、周錦成、張致光等專家,謝樹華、張志宏、吳鏡湖、趙明等部門領導及溫州市農科院領導班子參加會議。

12月15日,劉奇市長在我院召開市政府關於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籌建工作專題會議。

12月15日,劉奇市長主持召開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就市農科院籌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有關問題進行協調。馮志禮副市長和籌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領導參加了此次會議。

2006年

1月4日,市人民政府再次向省人民政府遞交《溫州市人民政府關於籌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的請示》(溫政〔2006〕2號)。

3月7日,《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校園規劃設計》文本通過了溫州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組織的會審,並於5月完成修編工作。

4月14日,錢成良副市長、馮志禮副市長在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共同主持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就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籌建期間掛靠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學有關問題進行協調,並當場簽訂了掛靠辦學協定。

5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文批准籌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浙政函〔2006〕55號)。

5月11日,省教育廳、省發改委聯合發文下達我院2006年招生計畫500人。

6月29日,中共溫州市委、溫州市人民政府任命由馮志禮、徐和昆、吳金法、褚建成、王陽、林時進、周劍等7位同志組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籌)黨政領導班子,溫州市副市長馮志禮同志兼任學院黨委書記和院務委員會主任,徐和昆同志任學院黨委副書記、院務委員會副主任,吳金法同志任院務委員會副主任。

9月,學院掛靠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招收首屆高職學生490人,分別為電子商務、市場行銷、計算機套用技術、工商企業管理和會計專業。17日,首批高職學生順利報到註冊。

9月28日,溫州市委、市政府舉行隆重的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授牌儀式暨首屆新生開學典禮,市委書記王建滿向學院授牌。

12月4日,溫州市人民政府任命蘇孝永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籌)院務委員會委員、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溫州農業學校)副院長(副校長)。

2007年

1月26日,學院首批成立了經貿管理類、會計和計算機三個專業指導委員會,並與16個校外實訓基地正式簽約。

3月,學院一期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基本落實,準備全面開工建設。

3月9日,在市行政審批中心召開我院一期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審查會議並通過項目審批。

3月24日,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籌)(溫州市農科院第三屆)職工代表大會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學院“十一五”發展規劃。

4月27日,中共溫州市委發文(溫委發〔2007〕75號)任命溫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育滿兼任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籌)黨委書記、院委會主任。

5月30日,市委常委、副市長黃德康蒞臨我院調研,充分肯定了我院在服務三農、學校管理和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籌建工作中所取得的顯著成績,並對學院下一步的發展理念、運行管理機制、工作重點與目標以及籌建工作提出了要求。

6月2日,學院成立一期建設項目實驗設備、圖書、後勤保障等物品採購領導小組,制訂了《一期項目物品採購管理暫行辦法》,物品採購工作全面啟動。

6月7日,學院召開院內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工作會議,院內一期實訓基地建設啟動。

6月26日,學院成立“去籌”工作領導小組。此前及之後,相繼成立(調整)了一期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教學工作委員會、實驗室建設領導小組、學術委員會、圖書館工作委員會等,出台了教師教學工作規範、教師教學工作考評辦法、圖書館工作委員會等制度,並向學院各部門下達了具體“去籌”工作任務。

6月28日,市政府副秘書長、我院黨委書記、院務委員會主任王育滿主持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就一期項目中學院出入口改造和人行天橋建設等有關問題與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進行協調。

7月4日,陳作榮副市長蒞臨我院調研,提出學院要提前去籌,實現2008年自主招生。

7月4日,我院向市發改委編制上報了“院十一五校園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安排院二期建設項目。

7月24日,學院召開中層幹部學習會,深入貫徹教高〔2006〕16號《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檔案精神,全院再次掀起高職教育理念學習新高潮。

8月下旬,我院2007年招生錄取工作圓滿結束,實現繼2006年首屆招生開門紅後的再次突破。招生計畫1200名,實際錄取新生1206名,並呈現了平行志願投檔數較充足、理科徵求志願分數高,農類專業一志願滿足率較高,新生綜合素質普遍較高生源地與性別結構合理的可喜特點。

9月,學院所有工程進入招投標階段,學院一期建設工程九大項目全面開工建設,並將於2008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

9月15日,溫州科技職業學院2007級1112名新生正式報到入校。

10月,學院“去籌”準備工作進入倒計時,去籌申報材料進入全面調整、修改、完善階段。

11月9日下午,"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籌)專業指導委員會成立暨校外實訓基地簽約儀式"在我院隆重舉行。學院與溫州市各大企業分別簽訂了農類各專業、國際商務專業和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等5個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名單以及32個校外實習基地名單。至此,我院專業指導委員會達到8個,校外實習基地達到48個。

11月18日,何泳生教授等來院對學院“去籌”進行了預評估,並指導下一步工作。

11月25日,省人民政府馬林雲副秘書長、省教育廳張緒培副廳長在溫州市府副秘書長謝樹華等人的陪同下視察了學院,並對學院“去籌”及建設發展工作進行了指導。

11月28日,溫州市人民政府在我院舉行“溫州市農村幹部與農民培訓中心”授牌儀式,首期“溫州市自然災害避災、減災及損報技術培訓班”同時開班。

12月5日,溫州市人民政府向浙江省人民政府遞交《關於要求正式建立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的請示》(溫政〔2007〕100號)。

2008年

1月2~3日,浙江省高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對學院進行“去籌”評估。

2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文同意正式建立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浙政函〔2008〕28號)。

4月8日,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等學校名單,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名列其中,標誌著學院已具備自主招生資格。

專業介紹

專業介紹
專業類型 專業名稱 專業層次 專業名稱 專業層次

農林牧漁類 寵物醫學 專科 園藝技術 專科


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 專科 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 專科


設施農業技術 專科 種子生產與經營 專科


畜牧獸醫 專科 商品花卉 專科


園林技術 專科 食品加工技術 專科

電子信息類 低壓電器製造及套用 專科 數字媒體技術 專科


電氣自動化技術 專科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專科


計算機網路技術 專科



財經類 連鎖經營管理 專科 電子商務 專科


市場行銷 專科 國際商務 專科


會計 專科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432人,其中:任教師257人,農業專業科技人才100多名;高級職稱7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88人;有省"151"人才、市"551"人才、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省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高層次專業人才45名。

發展規劃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立足溫州、面向浙江、輻射全國,注重內涵建設,突出農字特色,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水平,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發展目標

(一)總體發展目標

兩年高標準去籌,五年全面達標,努力建設成以農字為特色、在全省乃至國內有一定影響的綜合性高等職業學院和區域性科研強院,為創建優秀高職院校打下堅實基礎。

(二)主要發展目標

1、辦學規模

到2010年,實現全日制在校生4500人的規模。

2、專業及課程建設

經過5年努力,形成以農類專業為特色、其他優勢專業為支撐的專業體系,全院專業數控制在20個左右。建成4~5個院級重點專業,1~2個市級重點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建成10門院級精品課程,1~2門省級精品課程。

3、師資隊伍建設

到2010年,專任教師達200人左右,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比例達到80%,具副高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達到30%,培養造就5名以上在省內本學科領域有一定影響的專業帶頭人。注重教師“雙師”結構,建立較為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4、科研發展

加大現有省重點試驗基地建設力度,爭取成為省重點實驗室。加強博士後流動站分站建設。建立市級重點實驗室或科技創新服務中心2~3個,增設非農類研究所2~3個。增強現有農類研究所實力,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研究水平和檔次,拓寬研究領域,爭取承擔省級以上科技發展項目、市重大科技發展項目15項以上,育成新品種15個以上,獲市級以上獎勵30項以上,科研經費突破2000萬元。

5、社會服務

大力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積極開展技術推廣與套用服務,推廣新品種、新技術面積1000萬畝以上。年組織社會服務150次以上,指導受益5萬人次以上。

6、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高職在校生8000人的規模製訂學院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總規劃建築面積21.27萬平方米,總建設投資4.46億元。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2008年完成一期項目建設,投入建設資金1.41億元,建成建築面積6.68萬平方米。其中,實驗實訓大樓2幢1.4萬平方米,圖書館1幢1.12萬平方米,教學大樓3幢2萬平方米,學生公寓3幢2.1萬平方米。

2009年啟動二期建設項目,投入建設資金1.59億元,建設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

到2010年,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到5000萬元,館藏圖書達30萬冊。

建成各類實驗實訓室100個,校外實習基地60個以上。建設好藤橋科研與實驗實訓基地。多渠道拓展各類科研與實驗實訓基地。

7、成教培訓

擁有相對獨立的辦公與教學場所,開展繼續教育、農村幹部和農民培訓工作。設立研究生教學點1~2個,成人學歷教育達到2000人以上,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5000人次以上,各類專題培訓2萬人次以上。

8、科技產業開發

大力開展科技產業開發,實現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成立院開發總公司,統一規範管理院辦產業及科技產業開發工作,力爭科技開發創收800萬元以上。

9、校園文化建設

創造“整潔文明、平安和諧、富有特色”的校園環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形成優良的學風、教風和校風。

發展策略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做好“六個堅持”: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協調發展、相互支撐;堅持適度擴大規模與提高質量並重,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堅持科研強院戰略,推動科研工作上層次、上水平;堅持硬體建設與軟體建設並重,全面提高辦學實力;堅持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打造農字特色品牌;堅持經濟與社會效益並重,探索實踐社會服務新機制新模式。

收費標準

學費及住宿費:錄取並就讀設施農業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畜牧獸醫、園藝技術和商品花卉等七個專業的浙江省戶籍學生免交學費,所需經費由浙江省財政負擔;其他專業學費6000元/年。

學生寢室實行規範化管理,六人一間,帶陽台和獨立衛生間,配有電熱淋浴器、電話、計算機寬頻網接口等,每人1200元/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