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飯

清明飯

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藥有艾草、麻葉、雞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薺菜、枸杞葉等。將需用草藥洗淨、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乾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飯糰,添進紅糖搓勻,製成飯塊蒸熟即成。

基本信息

簡介

清明飯清明飯
 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叛。“清明飯”屬藥飯—類,是廣東客家地區最具特色的歲時節日食品之一。據當地民諺說:“清明時節,百草好做藥”。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藥有艾草、洊麻葉、雞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薺菜枸杞葉等。將需用草藥洗淨、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乾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飯糰,添進紅糖搓勻,製成飯塊蒸熟即成。清明飯因所用藥料不同而各具風味,食而不膩,兼有藥用。可作點心,也可饋贈親友,尤為兒童所喜愛的節日食品。

做法

清明飯清明飯
先將採回的各種青草嫩葉洗淨、去梗,放入鍋中煮沸後,撈起置大盆中以清水浸泡。另取新鮮優質粘米、糯米各一半,以清水搓洗後浸泡2~3小時,濾乾水分後,用石碓(現已改用機械)搗碎,以粄帕(又稱籮斗)篩出又細又嫩的米粉。接著撈起浸泡的各種青葉,擠揉成團,倒入碓臼中搗爛後,將篩好的米粉也倒進碓臼中,同時加進適量過濾後的糖水再搗,充分搗勻成青色粄團,取出粄團置於案板上使勁反覆搓韌,做成圓扁形或手指條形青粄蒸煮皆宜。 

特點

清明粄具有一股特有的青草芳香,它性溫可驅風祛濕,如加有使君子葉的,還

清明飯清明飯

可驅除腸道寄生蟲,具有一定的藥用保健功能,因而又稱它為藥粄。最適合清明前後濕度大的季節食用,所以,清明節人人吃清明粄的習俗在客家地區能代代相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