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澳-擔桿島保護區

淇澳-擔桿島保護區

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集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生態系統於一體的綜合型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國家林業局紅樹林人工造林示範基地和治理互花米草濕地生態重建示範區。

簡介

淇澳-擔桿島保護區淇澳-擔桿島保護區

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珠海市境內。由淇澳-擔桿島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管理。2004年由擔桿島獼猴自然保護區、淇澳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合併成立。以紅樹林濕地、獼猴、鷗類及海島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總面積73.74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面積35.185平方千米,緩衝區面積20.624平方千米,實驗區面積17.817平方千米。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1℃,年均降水量2700毫米。保護區內海域潮汐屬不規則半日潮,平均高潮位0.17米,平均低潮位﹣0.14米。土壤有赤紅壤、鹽漬沼澤土、紅樹林沼澤土、草灘沼澤土、養殖沼澤土。保護區管理處分別在擔桿島和淇澳上設有管理站。

歷史沿革

淇澳-擔桿島保護區淇澳-擔桿島保護區

1989年11月,粵府函[1989]168號文,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擔桿島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
1990年6月,成立珠海市擔桿島獼猴保護區管理站,由市綠化委員會管理。
2000年4月,珠府辦函[2000]55號文,珠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淇澳紅樹林保護區”,由淇澳管理區管理。
2002年2月,市林業局正式接管淇澳紅樹林保護區,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由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接管,盧海洋站長兼管全面工作。
2004年11月,粵辦函[2004]383號文,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將淇澳島自然保護區和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合併,建立“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所所長盧海洋兼管保護區全面工作。
2005年5月,為健全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市農業局副局長楊堯同志任第一屆管理處主任,具體業務委託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所負責。
2006年1月,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籌建正式完成,並獨立辦公。
2006年7月,市委組織部正式任命楊雄邦同志為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保護區管理處第二屆主任,負責保護區全面工作。

地理位置

淇澳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淇澳島西北部,地理位置居於東經113。36′40〞~113。39′15〞,北緯22。23′40〞~22。27′38〞之間,東南、西南與該島大澳圍、東涌、西涌、石井灣接壤,西北及東北

淇澳-擔桿島保護區淇澳-擔桿島保護區

中山深圳香港隔海相望,總面積5103.77hm2。

擔桿島自然保護區

位於珠江入海中,北距香港、深圳分別為20km和78km,西北距澳門、珠海分別為72km和74km。地理位置在東經114。07′~114。19′,北緯21。58′~22。04′。包括擔桿島、二洲島,總面積2270hm2。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狀況

淇澳-擔桿島保護區淇澳-擔桿島保護區

淇澳島:區內擁有底棲動物103種,隸屬5綱,14目48科;魚類90種,隸屬10目,41科;陸生脊椎野生動物154種(含兩棲動物15種,爬行動物27種,鳥類99種,哺乳動物13種)隸屬25目,58科。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珍稀瀕危動物)15種,占廣東省珍稀瀕危動物總數(117種)的12.8%,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1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4種。

擔桿島:區內擁有野生動物85種,分隸34科、19目。其中獸類10種;鳥類60種;爬行類10種;兩棲類5種。屬國家1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蟒蛇1種;國家2級保護動物獼猴穿山甲松雀鷹雀鷹褐翅鴉鵑長耳鴞虎紋蛙等9種。

植物資源概況

淇澳紅樹林保護區內擁有維管植物165科470屬695種(野生植物140科398屬556種,栽培植物65科106屬139種)。在野生維管植物中,其中蕨類植物19科28屬39種;裸子植物3科3屬4種,被子植物118科367屬513種。其中紅樹植物達10科13屬15種,分別占中國現有紅樹科、屬、種的83.3%、86.7%和55.6%;半紅樹植物達7科9屬9種,分別占中國現有半紅樹科、屬、種的77.8%、90%和90%;紅樹林伴生植物為11科15屬15種,分別占中國紅樹林伴生植物科、屬、種的73.3%、71.4%和68.2%。

擔桿島獼猴保護區內擁有維管植物438種(含9變種),分隸320屬123科。其中蕨類植物22種,分隸18屬17科;裸子植物7種,分隸5屬5科;雙子葉植物342種8變種,分隸250屬86科;單子葉植物58種1變種,分隸47屬15科。屬國家3級重點保護植物有土沉香、吊皮錐和白桂木三種。

中國省級濕地保護區

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和地方保護區,其中地方保護區又分為省、市和縣3級。濕地保護區功能眾多,包括提供多種水產品和農產品、調蓄江河洪水、提供優美景觀、棲息野生動植物、淨化污染物、自恢復和自組織等。
新疆天池保護區
明光女山湖保護區
龍感湖保護區
海林蓮花湖保護區
大亞灣水產資源保護區
鎮江白鰭豚保護區
雲南天池保護區
鴛鴦獼猴保護區
鴛鴦湖保護區
宜昌中華鱘保護區
腰井子保護區
興安里保護區
閩江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
烏蘇里江保護區
圍場御道口保護區
萬江河大鯢保護區
團泊鳥類保護區
唐海濕地和鳥類保護區
綏稜努敏河保護區
松花江三湖保護區
沙湖保護區
曲江羅坑保護區
三環泡保護區
青嵐湖保護區
啟東長江口濕地保護區
祁陽小鯢保護區
淇澳-擔桿島保護區
七星泡東風保護區
普者黑保護區
平潭三十六腳湖保護區
諾水河保護區
鮎魚山保護區
南捧河保護區
南澎列島海洋生態保護區
南莫且濕地保護區
南海子保護區
南北河保護區
南澳候鳥保護區
細鱗河保護區
龍海紅樹林保護區
珠江源保護區
六峰湖保護區
靈丘黑鸛保護區
樂亭石臼坨諸島保護區
老等山保護區
科洛河保護區
蕉嶺長潭保護區
吉利黃河濕地保護區
黃旗海保護區
黃龍保護區
黃河首曲保護區
黃河三峽保護區
淮濱淮南濕地保護區
懷沙懷九河水生野生動物
樺川松花江保護區
湖南江口鳥洲保護區
橫嶺湖保護區
黑河流域保護區
河源新港保護區
忠建河保護區
貴池十八索保護區
乾海子保護區
多布庫爾保護區
敦煌南湖保護區
嘟嚕河保護區
都昌候鳥保護區
東升保護區
東山珊瑚礁保護區
東方紅濕地保護區
儋州白蝶貝保護區
鄭州黃河濕地保護區
大興安嶺奎勒河保護區
大佳河保護區
大夥房水庫保護區
大黃堡濕地保護區
潮安鳳凰山保護區
長樂海蚌保護區
安慶沿江水禽保護區
安邦河保護區
阿勒泰科克蘇濕地保護區
阿爾泰山兩河源頭保護區
瓜州疏勒河中下游保護區
開封柳園口濕地保護區
遜別拉河自然保護區
臥龍湖保護區
山口保護區
孟津黃河濕地保護區
曼則塘濕地保護區
潿洲島保護區
桑乾河保護區
友好保護區
大沾河濕地保護區
穎州西湖保護區
南天湖保護區
臨高白蝶貝保護區
漣水白鷺保護區
賀斯格淖爾保護區
翠北濕地保護區
瓊海麒麟菜保護區
長沙貢馬保護區
漢石橋濕地保護區
長海海洋珍貴生物保護區
昌馬河保護區
畢拉河保護區
包拉溫都保護區
白音庫倫保護區
海興濕地保護區
安瀾鷺類保護區
建新保護區
西峽大鯢保護區
五河沱湖保護區
江西都昌候鳥省級自然保
穎上八里河保護區
運城濕地保護區
瀛湖濕地保護區
官井洋大黃魚保護區
杭錦淖爾保護區
內鄉湍河濕地保護區
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
承天熱礦泉地質保護區
庫爾濱河保護區
龍川楓樹壩保護區
大漢新店濕地
卡莎湖保護區
拒馬河水生動物保護區
涇渭濕地保護區
新路海保護區
集成麋鹿保護區
野鴨湖保護區
惠東蓮花山白盆珠水源林
臨滄瀾滄江保護區
盧氏大鯢保護區
海峰保護區
連南板洞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