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Zhejiang Economic and Trade Polytechnic)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是一所財經類以“經貿”為特色,文、理、工、經、管多學科調協發展的公辦省級示範性普通高職(專科)院校。前身可追溯到創辦於1979年的全國重點中專浙江供銷學校及創辦於1984年的浙江省供銷社職工學院。學院新校區坐落在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杭州下沙高教園區東區,學院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完備。

基本信息

概述

校區校區

新校區坐落在杭州下沙高教園東區,占地575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227.96萬元。學院注重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創新,“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經貿類實訓基地”、“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計算機套用與軟體設計’實踐性教學基地”。

學校簡介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機場路校址
學院堅持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體,努力構建高職教育、職業培訓、教學科研、職業鑑定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
辦學資源。學院現分兩個校區運作。下沙新校區占地575畝,其中校園面積426畝,投資2.8億元。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西溪校區占地40畝,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000餘萬元,各類圖書40餘萬冊。
辦學規模。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餘人。教職工近300人,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56人,博士3人,碩士43人。
教學機構。現設六系。即:財務會計系、信息技術系、國際貿易系、工商管理系、套用工程系、人文旅遊系。教輔部門有實驗實訓中心、繼續教育處、科研處和圖書信息中心,並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和德語培訓中心
專業設定。學院現有計算機技術與套用、電子商務、軟體開發與設計、會計、投資理財、企業稅務、國際貿易、實用英語、套用日語、市場行銷、連鎖經營管理、工商企業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文秘、會展與廣告、金融保險、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汽車技術服務方向和汽車行銷服務方向)、生物技術及套用、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營養方向和食品安全方向)、套用電子技術、烹飪工藝與營養、數控技術等25個高職專業。其中連鎖經營管理、電子商務為省級重點專業;會計、國際貿易、市場行銷為院級重點專業。
人才培養。學院已為浙江省及新疆等省(區)培養了一大批全日制專科和高職畢業生。畢業生具有較紮實的基礎知識、踏實的工作作風,在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開拓創新,大多數已成為工作單位的骨幹和中堅力量,受到社會的好評。同時,學院不定期地舉辦了各種短期培訓班,為省供銷社系統及其他系統培養了大批社會急需的套用性人才。
科學研究。從2001年至2003年的三年時間內教職工在國家級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1篇,省級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17篇。編寫教材16部,其中獨著4部,主編5部,參編7部。省級立項課題27項,其中省教育規劃重點課題2項,已結題12項;院級立項課題14項。此外,學院教師參與浙江大學等單位省級橫向課題4項。

對外交流。學院十分重視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多次組團赴美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學習和考察,與國外有關院校建立了廣泛的聯繫,為學院教學科研工作與國際接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瓦爾普萊索大學和德國DVV(德國成人職業教育學會)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業已成立的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德語培訓中心為浙江省與德國石荷州重點合作項目。

辦學資源

學院占地575畝,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6億元,硬體設施完備先進;各類圖書66萬冊;在校生將近1萬人。學院師資隊伍力量雄厚,有教職工500餘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120人(教授32人),碩士以上學歷250餘人,留學回國教師及外教40餘人。另聘請有關高校及有關行業的專家100餘人擔任兼職、客座教授或實習指導老師。(截至2014年)

校內建有設備先進,配套齊全的五大實訓基地,116個實驗實訓室。其中擁有中央財政和省財政重點支持的國家高職高專“計算機套用與軟體技術實訓基地”、“生物與食品技術綜合實訓基地”,國家高等職業教育“商業信息化實訓中心”,國家緊缺型“軟體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省級示範性實踐教學“外國語實訓基地”、“計算機套用與軟體技術實訓基地”、“經濟與管理實訓基地”等。

學院傳承“厚德崇商”的校訓,弘揚“浙商文化”,堅持“德能並舉、商學合一”的人才培養理念,搭建了“四方合作、同育共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平台,形成了以系統為依託、以學院為主體、以政府為推手、合作企業深度參與的四方合作辦學體制。與中國企業500強的浙江省興合集團公司以及浙江農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新大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茶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特產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賓館、杭州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杭州聯華華商集團等250餘家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係。同時,一些著名企業為了鼓勵學生勤奮好學,在我院設立了具有較高獎額與受獎範圍的企業冠名獎學金。如“興合集團獎學金”、“獅峰茶葉獎學金”、“浙農獎學金”、“特產集團獎學金”“新大集團獎學金”、“浙江賓館獎學金”等。

師資介紹

堅持“遞進培養、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工學結合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新要求,重點開展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培養與測評,構建分批推進、骨幹帶動、常態運行的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培訓測評體系。形成了“新教師”“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的教師培養路徑。從政策機制上引導鼓勵教師加強“雙師”隊伍建設,採用滾動培養認證的方式,提高專職教師的技術水平和對行業的熟悉程度。創設“校企合作師資管理平台”,實現專兼職教師信息資源的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1)人才梯隊培養工程。學院二輪人才梯隊培養工程在六年培養期內,有13位培養人員晉升為教授,12位培養人員晉升為副教授,8位優秀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2位優秀青年教師被評為省級教壇新秀。同時組織選拔中青年骨幹教師79人,列入學校新一輪培養計畫,始終堅持資助經費、資助辦法向骨幹教師傾斜,重點關注教學骨幹、關注青年教師成長,實行個別資助與學院集中資助相結合,加強對培養人才的管理與考核。同時根據《高層次人才管理辦法》,鼓勵高職稱教師出成果,2006-2010年學院共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省部級立項課題68項;廳局級課題164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6項;出版學術專著15部;公開發表論文1100篇;據《中國高教研究》公布的在《教育研究》、《中國高等教育》等14家核心期刊上發表的高教論文的統計,2006年以來學院已連續四年排名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六名,在國內高等職業教育研究領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雙師型素質教師培養工程。高職院校的特色即是培養高技能套用型人才,關鍵在於教師的套用技能,為此學院深入貫徹《雙師素質教師管理辦法》,提倡教師積極參與雙師培養項目,一方面通過考證,一方面通過參與企業生產、開發,到企業頂崗實踐,多渠道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現專業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達到76.57%。

(3)中青年骨幹教師國外進修培養項目。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引進國外優質教學資源,對外師資交流主要圍繞外籍教師聘用與外籍專家短期講學、學院教師赴國外攻讀學位和學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教師赴合作院校進修這三個方面進行。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平台,總計100餘名教師赴美國、德國短期進修。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達科他州立大學、北達科他州立大學、瓦爾帕萊索大學、大峽谷州立大學、明尼蘇達聖克勞德州立大學、德國工商總會、德國石荷州經濟學院、日本東京農工大學達成合作辦學意向。通過合作辦學和互訪,我院教師深入學習了國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手段,積極與外方開展專業課題研究,為提高自身科研水平,開展中美合作辦學項目課程的全英語背景教學、雙語教學,提高實驗實訓的組織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師資平台建設項目。開發“師資信息管理平台”,以實現專兼職教師信息共享。學院和企業將通過分別錄入專、兼職教師信息,共同規範專職和兼職教師管理,一方面提高企業兼職教師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為企業生產提供學院優秀的科研人才。

專業設定

學院現有28個專業(包括中美合作軟體技術、國際貿易實務、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和中德合作工商企業管理專業)。
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2個:會計、國際貿易實務
省級財政支持的示範建設專業3個:電子商務市場行銷、生物技術及套用
省級重點專業2個:連鎖經營管理、電子商務
省級特色專業9個:國際貿易實務、套用英語(商務外貿方向)、連鎖經營管理、市場行銷、電子商務、軟體技術、會展策劃與管理、會計、生物技術及套用

教學成果

學院已為浙江省及多個省(區)培養了一大批全日制專科畢業生。畢業生具有較紮實的基礎知識、踏實的工作作風,在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開拓創新,大多數已成為工作單位的骨幹和中堅力量,受到社會的好評。同時,學院不定期地舉辦了各種短期培訓班,為省供銷社系統及其他系統培養了大批社會急需的套用性人才。
學院堅持以“快樂學業,滿意就業、努力創業”為導向,近五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98%左右。據調查表明,我院畢業生工作2~3年後,有10%自主創業、25%以上(個別專業60%)成為業務骨幹,用人單位的滿意率達到97%以上。

科學研究
從2001年至2003年的三年時間內教職工在國家級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1篇,省級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17篇。編寫教材16部,其中獨著4部,主編5部,參編7部。省級立項課題27項,其中省教育規劃重點課題2項,已結題12項;院級立項課題14項。此外,學院教師參與浙江大學等單位省級橫向課題4項。

對外交流
學院十分重視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多次組團赴美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學習和考察,與國外有關院校建立了廣泛的聯繫,為學院教學科研工作與國際接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院引進國外優質教學資源,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克魯斯丁校區(本科校區)和北達科他州立大學合作辦學;與德國石荷州經濟學院、全德德語中心合作舉辦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合作辦學不僅為部分有意願去國外繼續深造的學生創造了條件,而且也促進了學院整體辦學水平的提升。

學院沿革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老校區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79年的浙江供銷學校和創辦於1984年的浙江省供銷社職工學院。 浙江供銷學校原為老浙江商業學校的一部分,1979年,老浙江商業學校籌建杭州商學院,省政府決定將原屬於浙江商業學校的農副產品檢驗與加工專業劃出單獨成立浙江供銷學校。浙江供銷學校成立後,在省政府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重視與支持下,1981年被評為全國重點中專,後因校園面積得不到及時擴充,於1992年被確認為首批省部級重點中專。
浙江省供銷社職工學院是根據供銷合作事業的發展需要,在供銷合作總社和省政府的重視下創辦、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建立的一所成人高校。在建校後的十餘年時間內,學校曾一度更名為浙江省供銷合作管理幹部學院,並於1994年被省教委列入浙江省省首批高職教育試點單位,1997年被省教委評為省級優秀成人高校。
1999年底,省政府批准在原浙江供銷學校、浙江省供銷社職工學院的基礎上籌建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初,省政府批准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正式建院。
2004年初搬遷至下沙新校區

院系設定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沙新校區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下設連鎖經營管理、市場行銷、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四個專業,在校學生1678人。其中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為省級優勢專業、省級重點專業、省級特色專業,市場行銷專業為省級示範性專業、省級特色專業、省財政重點支持專業,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為院級重點專業。市場行銷專業於2012年被省教育廳確立為浙江省高等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我系十分注重師資隊伍建設,並且已擁有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實力強,專業實經驗豐富,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專兼結合的優秀教師隊伍。全系現有教職工49人,專任教師39人,其中高級職稱15人,30名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90%專業教師具有雙師素質。我校擁有浙江省高校教學團隊1個,省級專業帶頭人2名,院級專業帶頭人3名,省級教壇新秀1名。全體教職工銳意進取,積極參加科研和教改活動,已建設省級精品課程2門,編著省重點教材2部,全系教職工每年在國內外公開刊物發表教學論文數十篇。
為積極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致力於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我系與行業企業緊密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多方共贏的辦學機制。我校已與杭州聯華華商集團有限公司、物美集團華東分公司、華潤萬家有限公司、杭州傳化日用品有限公司、浙江銀泰百貨有限公司、華住酒店集團(原漢庭酒店集團有限公司)等二十餘家合作穩定的企業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校內設立學生銷售公司(下設萬禾農產品展銷廳)及物美經貿培訓店兩家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並打破專業限制設立企業定向培養班,為開展學生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依據學院“德能並舉、商學合一”的辦學理念,工商管理系堅持“誠信為本、實戰為先”的專業建設思路,不斷深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有效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我系學生在全國行銷大賽、浙江省“挑戰杯”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畢業生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受到用人單位普遍好評,不少學生在實習階段就快速成長為企業的業務骨幹,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

國際貿易系
國際貿易系前身為我院對外貿易專業,創建於1989年,是學院歷史最悠久的系部。改革開放以來,為了進一步適應新形勢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需求,於2000年正式建系。其是以國際貿易實務與外國語言學科為基礎,由國際貿易實務、套用英語、套用日語和公共英語四個教研室組成的文科類系部,分設國際貿易實務、套用英語(商務方向)、套用日語(商務方向)三大專業,以及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克魯斯丁校區合作的國際貿易實務(農產品方向)。其中,國際貿易實務與套用英語是我系兩大特色專業。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為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套用英語(商務方向)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套用英語專業於2009年獲得學院首批自主招生資格。
我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在編教職工59人,專職教師44餘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高級職稱老師占全系教師的17%,博士1名,博士在讀1名,研究生35名,“雙師”比例達61%。我系現有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教指委委員1人,中國質量獎評審團1人,院級教學名師1人,院級教壇新秀1人,學院123人才梯隊14人。現聘有來自美國、日本的外籍教師4名。為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我系每年選派教師赴美進修或到企業掛職鍛鍊。

我系建有外貿業務操作實訓室和外國語實訓基地,其中外國語實訓基地是學院重點建設的校內實訓基地之一。它是借鑑國內知名教育機構的成功經驗,根據我系各專業之特點,結合全院學生外語語言套用能力培養的要求建設而成,是一個“立意高、創意新、實用性強、特色鮮明”的實訓基地,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外語類專門人才的語言實踐和文化體驗場所。現有數位化語音實驗室9間、外語自主學習多媒體實驗室2間、國際文化村1個、同聲傳譯實訓室1間、外語等級考試實驗室1間、外語教學電台1個、外貿單證業務實訓室1間、日語情景實訓室1間。同時,我系還與杭州金橋國際旅行社、浙江傳化集團有限公司等簽訂校外實訓基地24個,其已成為我系學生與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的平台。
我系學生在考級考證、學科競賽和實踐活動中取得可喜的成績。多次榮獲得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等全國性職業技能競賽大獎,在省內同類院校首屈一指。

套用工程系
套用工程系自2005年建系以來,師生員工發揚“團結、博採、實踐、創新”精神,努力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在高職教育的征途中不斷成長、壯大。
一、辦學規模迅速擴大
現有生物技術及套用、食品營養與檢測(含營養與安全兩個專業方向)、生物製藥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數控技術等五個專業,在校生已超過1100人,第一志願報考率逐年提高,一次性就業率98%以上。
二、師資隊伍不斷最佳化
現有在職教職工45名,下設生物技術、食品技術、生物製藥、汽車行銷和數控技術等五個教研室。專任教師中,中高級職稱教師占80%以上,多數教師具有雙師素質和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學歷。擁有一批來自於企業、行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隊伍。
三、專業建設各有特色
遵循高職教育規律,強化職業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積極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我系專業建設的基本理念。現有生物技術及套用專業被評為省級示範專業,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被評為院級特色專業。
四、實踐教學條件優越
相繼建立生物與食品汽車與數控兩個校內綜合實訓基地,總占地面積近6000平米,實驗儀器設備總價值1000多萬,具有野生植物資源加工、食品檢測工、公共營養師、汽車維修工、數控等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的資格。其中,生物與食品綜合實訓基地2007年入選浙江省財政資助一類基地和中央財政資助實訓基地,2009年被評為省級示範基地。此外,我系相繼建立緊密合作型的校外實訓基地近20個,充分滿足學生頂崗實習需要,實現零距離就業。
五、學生培養成效顯著
以新世紀教改項目為支撐、精品課程和重點教材建設為抓手,紮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與成果轉化。在首屆全國高職高專生物技術技能大賽中,有6名學生分獲一、二等獎;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浙江省選拔賽中奪得1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有6項獲得省級立項,發表論文近10篇。
六、教學科研成果豐富
我系教師的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獲得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科技廳資助2項、省級教改項目1項,教育廳資助和省供銷社資助12項、“151”第三層次人才3名、省教壇新秀1名、3名教師獲得省優秀青年教師項目資助。公開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收入7篇、被EI收入3篇,一級刊物30餘篇,主編或合編教材20餘部。 人文旅遊系
人文旅遊系

人文旅遊系設有文秘、酒店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傳媒策劃與管理等四個專業。本系十分重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充分利用校內校外兩種教學資源,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高度重視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與建設,以滿足教學需要。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

財務會計系
財務會計系現有會計、稅務(企業會計與稅務)、投資與理財、金融保險、信用管理五個專業,共有48位教師,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級會計師15人。80%教師具備雙師素質,擁有會計師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等專業職稱或資格,65%以上教師擁有碩士以上學位,在校學生1700多人。
財務會計系樹立了“用文化塑造人,用專業培養人,用實踐鍛鍊人”的育人理念,構建了“職業成長、專業成才”的育人工程,按照“快樂學業,滿意就業,努力創業”的目標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近幾年實施的“跨專業綜合實訓”項目在全國高職院校中處於領先地位,建立了“五層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各專業構建了特色鮮明的頂崗實習模式,如:會計專業的“業務引進校園”模式,稅務專業的“學生輪流頂崗”模式,信用管理專業的“課堂與公司交替”模式,投資理財專業的“後台支持前台”模式,金融保險專業的“從基地到市場”模式。財務會計系搭建了由校外實習基地、校內實訓室、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共同組成的“三位一體”專業實踐教學平台。全系現有校外實習基地42家,與財務諮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局、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用評估(擔保)公司等諸多校外單位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現有校內實訓中心1個,設有模擬納稅大廳、模擬證券大廳等7個實訓室、21個模擬業務視窗,總面積1200餘平米,設備總價值700餘萬元,具備會計、稅務、證券、銀行、保險、信用管理等10餘種實訓教學軟體。與校外企業合作,在實訓中心共同建立了巨都經貿會計實訓基地、太平人壽保險電銷部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會計專業是浙江省特色專業、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學校示範性專業、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專業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8人,浙江省專業帶頭人2人。經過多年辦學經驗的積累,會計專業逐步形成獨到的辦學特色。稅務(企業會計與稅務)專業為校級特色專業。充分利用校內會計稅務實訓基地,依託下沙經濟開發區國稅局、地稅局等校外實訓基地,從開設單門實訓課程、校內綜合實訓、暑期社會實踐、跨專業綜合實訓,到代理記賬報稅真賬實戰、彈性安排輪流上崗等,逐層深入、能力遞進,系統設計實踐教學體系,突出核心職業能力培養。投資理財專業以強化投資理財實踐、分析能力的培養為目標,通過與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期貨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合作的方式,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為本專業學生的實習、就業提供了強大後盾。金融保險專業是院級重點專業,校內配備現代化的模擬實訓室及生產性實訓基地,與保險公司合作實施“訂單培養”,成立校內保險行銷部,為學生創造優越的實習實訓和就業條件。信用管理專業是一個較新的專業,我院是浙江省最早開設信用管理專業的三個院校之一,本專業與十多家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面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機構、信用評估機構等單位從事信用調查、資信評估、信用風險管理崗位;面向企事業單位的出納、會計及財務管理崗位。財務會計系學生工管理工作以“職業成長專業成才”工程為載體,不斷推進學生管理和育人工作。通過開展“文化·專業·實踐”始業教育、十大主題月活動、學生幹部培訓等活動,全面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我系學生日常考核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多次獲得學院年度“先進集體”,“先進團總支”、最佳系部組織獎等榮譽稱號。在2005年設立了財務會計系“愛心基金”。共建立了2個志願者服務基地,自2008年以來,每月組織志願者前往基地服務,服務時數約達13500小時,康乃馨自閉症志願服務項目獲得省級優秀志願服務項目。

機構設定

學院現設六系。即:國際貿易系、財務會計系、套用工程系、人文旅遊系、信息技術系、工商管理系。教輔部門有基礎教學部(社會科學部)、實驗實訓中心、繼續教育處、科研處和圖書信息中心,並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和德語培訓中心。

現任領導

從左到右分別為:張紅(副院長)、潘新華(調研員)、周文根(黨委副書記)、童學敏(黨委書記)、李曙明(院長兼黨委副書記)、盧顯林(副院長)、王建華(副院長)、蔣麗君(紀委書記)

現任領導現任領導

學生社團

截至於2013年
口才協會
秘書協會
攝影協會
書友協會
數學建模協會
“天韻”吉他協會

未來企業家協會
現代物流協會
心理陽光協會
“心舞手語”協會
旭日武道協會
學生職業發展協會
“藝艷芬芳”戲曲
英語協會
櫻花日語
HotCrew街舞社
羽毛球協會
語譯編程社
籃球協會
電子商務協會
計算機協會
流行元素俱樂部
“DIY”廣告策劃中心
財會協會
茶文化協會
大學生創業協會
鄧小平理論讀書會
金鼎證券實踐協會
“1+1”數學協會
浙商文化社
鏇律音樂俱樂部
民樂協會
“c-time”動漫社
反邪教協會
大學生讀書協會
紅綠燈話劇社
“綠色家園”環保
就業職業發展協會
健坤武術協會

校訓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校訓
厚德、崇商

厚德”:《周易•坤》中述:“君子以厚德載物”。寓意道德高尚者能擔當重任。“厚德載物”體現了中華民族順應自然,與時俱進,以博大寬容的道德胸懷包舉萬物,承載理想的民族精神。引“厚德”二字,意在強調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育人理念,以德育人;同時期學院師生員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載人才培養的重任。
“崇商”:這裡的“商”並非狹義所指的“商人”、“商務活動”,而是具有更為深刻廣泛的含義,指代“浙商精神”。“崇商”具體包括三層含義: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一是與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緊密聯繫。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為社會培養具有市場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套用型經貿人才。”也就是說,人才培養是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培養學生樹立重商立業的觀念,激勵學生自主創業,在商界有所作為。
二是為了實現套用型經貿人才的培養目標,要秉承“浙商精神”,以“浙商精神”這一優秀地方文化的精華來充實校園文化的精神內涵,號召全體師生學習浙商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奮發有為的自強精神、不圖虛名的務實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勇往直前的開拓精神、吐故納新的包容精神和互信、互諒、互利、互惠的團隊精神,從而構建起具有經貿特色的以“商文化”為主線的校園文化。
三是回顧學院的辦學歷史,作為商貿類院校,辦學歷程始終與“商”字緊密關聯。作為培養經貿人才的基地,培養了大批經貿人才,融入到浙商大軍的行列。目標是把學院打造成“浙商”的人才培養基地。

校徽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校徽

學校校歌

青青經貿園 前人育後人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校歌歌譜

耕耘的汗水是幾代人的激情

創業的話題是幾代人的艱辛

杭筧路上我們書寫過艱辛的歷程

青青經貿園 前人育後人

求知的勤奮是當代人抱負

拼搏的歡樂是當代人的享受

高教園區我們描繪著宏偉的前程

求真務實 開拓創新

團結奮鬥 爭創一流

我們肩負著時代的重任 時代的重任

厚德崇商 永遠感召

新世紀的經貿人 新世紀的經貿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