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位於杭州市,是交通運輸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公辦院校,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全國交通職業教育示範院校,浙江省示範高等職業學院,教育部首批“中德汽車機電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項目”試點院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1999年四校(杭州鋼鐵廠職工大學、浙江省交通學校、浙江省交通幹部學校、金華市交通技工學校)合併升格為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名沿用至今。2017年,省政府一號檔案花落交通,就“加快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推進全省現代綜合交通發展”提出了舉措,同時指出“加快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本科院校”。浙江交院成為全國交通運輸類高職院校第一所創建本科院校的學校。 截至2017年5月,學校占地622畝,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建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40個;有7個教學分院,開設38個高職專業,在校學生8800餘名,教職員工550餘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交通學校

1959年,浙江省汽車學校、浙江省金華公路學校合併組建浙江省公路學校;

1958年,杭州區局汽車駕駛學校創建;

1959年,杭州區局汽車駕駛學校更名為浙江省汽車學校;

1958年,浙江省金華公路學校創建;

1958年,浙江省航務學校創建;

1959年,浙江省航務學校更名為浙江省寧波航務學校;

1963年,浙江省公路學校、浙江省寧波航務學校合併組建浙江省交通學校;

1978年,浙江航運技校創建;

1994年,浙江航運技校併入浙江省交通學校;

浙江省交通幹部學校

1982年,浙江省交通幹部學校創建;

金華市交通技工學校

1978年,金華市交通技工學校創建;

合併建校

1999年,杭州鋼鐵廠職工大學、浙江省交通學校、浙江省交通幹部學校、金華市交通技工學校合併升格為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010年,學校成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2年9月21日,學校通過了“浙江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驗收。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季永青季永青
截至2017年5月,學校有教職員工550餘名,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
第三層次培養對象5人,交通部吳福-振華交通教育獎勵基金優秀教師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教學名師2人。
國家教學名師:季永青
交通部吳福-振華交通教育獎勵基金優秀教師:陳文華,樓惠群
浙江省教學名師:楊仲元,陳文華
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薛廷河,邊浩毅,高華,馬林才,劉美靈

院系設定

截止2017年5月,學校有路橋學院、汽車學院、海運學院、機電與航空學院、信息學院、運輸管理學院、人文學院等7個教學分院和繼續教育學院,開設38個高職專業。

專業設定

院系​ ​專業
路橋學院​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道路橋樑工程技術(檢測監理)、市政工程技術、工程造價、鐵道工程技術、鐵道工程技術(城市軌道維護與管理)、鋼結構建造技術、鋼結構建造技術(工程技術與管理)
​汽車學院 ​汽車運用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汽車電子技術、市場行銷,、汽車整形技術
​海運學院 ​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輪機工程技術(船舶電氣工程)、船舶工程技術(船舶機械製造與維修)、船舶工程技術(船體修造)、船舶工程技術(船舶製造安全管理)、船舶工程技術(船舶機械設計與安裝)、船機製造與維修、船舶電子電氣技術、遊艇設計與製造、國際航運業務管理、國際郵輪乘務、旅遊管理
​機電與航空學院 ​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港口機械)、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套用電子技術、港口物流設備與自動控制、航空港管理、航空港管理(航空服務)、通用航空器維修、城市軌道交通車輛
​信息學院 ​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物聯網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物聯網套用技術
​運輸管理學院 ​物流管理、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郵政通信、商務英語、人力資源管理

教學建設

學校活動學校活動

截至2017年5月,學校有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6個,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1個,浙江省特色建設專業8個,浙江省示範專業4個,浙江省優勢專業建設項目3個 ;國家高職高專精品專業建設項目1個,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教育指導委員會精品課程4門,浙江省級精品課程11門 ;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道路橋樑工程技術,汽車運用技術,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通信技術,物流管理。

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港口機械)。

國家高職高專精品專業建設項目:道路與橋樑工程技術。

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道路橋樑工程技術,航海技術。

浙江省特色建設專業:船舶工程技術,市政工程技術,汽車運用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國際航運業務管理,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通信技術,物流管理。

浙江省示範專業:道路橋樑工程技術,汽車運用技術,航海技術,通信技術。

浙江省優勢專業建設項目:道路橋樑工程技術,汽車運用技術,航海技術。

浙江省高職高專重點建設專業:道路橋樑工程技術,輪機工程技術。

國家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批准時間 課程負責人​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檢修 ​2006年 ​陳文華
​測量技術 ​2006年 ​金仲秋
​運輸管理實務 ​2007年 ​季永青
​通信線路工程與施工 ​2007年 ​樓惠群
教育指導委員會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批准時間​ 課程負責人​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 ​ 2007年 ​ 趙金祥
製冷與空調技術​ ​ 2007年 ​金湖庭
公路勘測技術​ ​ 2007年 ​王建林
通信工程概預算​ ​2008年 ​李錦偉
浙江省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批准時間 ​課程負責人
​船舶定位與導航 ​2005年 ​李德雄
​汽車電氣設備與維修 2006年​ ​ 張琴友
​倉儲管理實務 ​2007年 ​孫秋高
​公路勘測技術 ​2007年 ​王建林
​通信工程概預算 ​2008年 ​李錦偉
​中小企業網路組建與管理 ​2008年 ​葉忠傑
​航運管理實務 ​2008年 ​徐秦
​製冷與空調技術 2009年​ ​金湖庭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檢修 ​2003年 ​陳文華
​測量技術 2004年 ​ 金仲秋
​運輸管理實務 ​ 2006年 ​ 季永青
教學成果 
名稱​ ​ 獎項
​以國際海員適任能力為標準的高職航海類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2009浙江省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以國際海員適任能力為標準的高職航海類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2009年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基於“工作任務驅動”的《測量技術》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2009年浙江省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畢業綜合實踐分類指導全程動態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 ​2014年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用“數據說話”,促進浙江省高職教育內涵建設與管理決策水平的提升 ​2014年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高職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專業信息化共享教學資源建設與套用 ​2014年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交通類高職校企政合作育人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2014年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基於“三體一網”平台的交通類高職校企政合作育人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2014年浙江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合作交流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與豐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展T-TEP項目(豐田教育),與德國外貿交通學院、澳大利亞西海岸科技學院、台灣龍華科技大學等境外院校開展專業開發、師生交流等國際合作項目;與相關企事業共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40個。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7年5月,學校有省級研究所1個,院級研究所10個,科研創新團隊8個。
省級研究所:浙江省交通科學研究所
院級研究所:現代物流研究所,汽車運用技術研究所,顧客滿意度測評研究所,水運經濟研究所,橋隧工程研究所,德育研究所,交通文化研究所,交通運輸安全研究所,信息技術研究所,智慧財產權研究所。
科研創新團隊:智慧型控制與節能技術研究團隊,水運經濟研究團隊,橋隧工程研究團隊,信息技術研究團隊,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研究團隊,地基結構研究團隊,汽車節能減排技術研究團隊,現代企業文化研究團隊。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5月,學校有科研項目立項140項,其中省部級項目9項、廳局級項目46項、橫向項目67項,全年科研經費到款總額1318.7萬元,其中縱向項目393.2萬元,橫向項目822.15萬元,學校配套資助103萬元,教職工公開發表論文167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9部,完成各類科研項目103項,獲得國家專利28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8項。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文理綜合版)》創刊於2000年6月,是浙江省交通系統第一份公開出版的全國性刊物。學報獲得了《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和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一等獎等榮譽稱號,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書生數字期刊等國內幾家大型電子資料庫列為全文收錄期刊。

文化傳統

校訓

勵志力行

釋義:勵志,源自南朝謝靈運述祖德詩》“惠物辭所賞,勵志故絕人”。“勵”是“厲”的假借、有磨鍊之意。勵志就是要時常磨鍊自己的心志,她包蘊著志存高遠、吃苦耐勞的精神實質。力行,源自楊倞對荀子勸學》篇“真積力久則入”的注釋,“力,力行也,誠積力久,則能入於學也。”這是對學習的態度和方法的提煉。它蘊含了求真務實、持之以恆的治學精神。

校徽

釋義:

1、利用學院的中文拼音字母“J”“Y”為基本元素,吸取良渚文化魚紋、雲紋、玉綜邊紋的理念,通過形象組合,產生動感和內涵。體現“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種拼搏的精神。

2、字型由三個相似的圖形組成,圖形以“J”字為設計起點,通過組織融合形成一個浪和浪花,反映學院在時代的大潮中的蓬勃發展,體現學院站在時代的浪尖和時代弄潮兒,並有無數的閃光點,寓意學院在新世紀的新變化。浪花代表激情和力量,體現學院“勵志力行”的校訓

3、圖形上的點和“J”“j”組合向下看形似一個人在專注於看書,代表我們的學生在認真學習,向上的圖形形似三個人在一起向上奔跑,代表學院的教育事業在向前奔跑。

4、圖形由三組而成,又似三個人,代表了“三人行,必有我師”和“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做事原則。

5、標誌圖形似一個拳頭,代表力量和團結的精神。圖形上的一點,寓意早上的太陽,代表學院蒸蒸日上的教育事業。

6、標誌下面的弧線,代表的是一條路,弧線向上,和浪花並行,這表示學院的教學之路無止境和我們的教育事業具有許多亮點。

7、外形採用“雙圓”圖形,這樣的造型適合正規場合的使用,取中間單體部分圖形可以使用到學院各個不同的場合,整個標誌充滿現代設計理念。

8、標誌正面的1958年,代表學院的辦學時間,代表的是學院的歷史。

9、標誌色彩採用藍色,藍色代表平靜、平和,意為學院建設“和諧校園”的要求。

10、標誌設計變化豐富,線條流暢,傳達理念清晰,中英文字型主要表現了學院是一個多學科、多專業的學校,充分融合學校自身的特點。

社團文化

截止2017年2月,學院共有社團41個。其中,青年志願者協會、良渚文化協會等為特色社團。

校園環境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位於杭州市,毗鄰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集“西湖”、“西溪”自然之靈秀,合現代化、職業化人文之特色,享有全國高職“魅力校園”稱號。學校占地622畝,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

學院領導

​職位 姓名
​黨委書記 ​王怡民
​黨委副書記、院長 ​季永青
​黨委副書記 ​ 胡克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孫常強
​黨委委員、副院長 姚鍾華​
​黨委委員、副院長 李錦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