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洱源西湖濕地地處洱海源頭,屬瀾滄江水系,為高原斷陷湖泊,是大理及周邊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西湖濕地生物豐富多樣,天然濕地生態系統保存較為完整,有洱海大頭鯉、灰裂腹魚、大理裂腹魚等特有魚類,是許多越冬鳥類的棲息地和覓食地,也是瀕危鳥類紫水雞的生存地。濕地內活性炭沉積特殊,在湖泊演替、氣候變化等方面具有潛在的研究價值。同時是我省高原濕地中景觀獨特、白族風俗濃郁、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特殊區域。洱源西湖還是我省第一個天然的國家濕地公園,它的建立將為我省國家濕地公園發展建設提供示範,為保護洱海提供重要保障,對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有著重要意義,對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基本信息

簡介

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洱源西湖濕地位於蒼山19峰之一的雲弄峰北麓,右所鎮境內,流域面積119平方公里,湖面面積4.7平方公里,湖周長10.3公里,平均水深1.8米,屬瀾滄江水系,地處洱海源頭,洱海13%的地表水來自西湖。西湖生態系統多樣性極為獨特,形成面山森林(灌叢)— 村莊— 農田— 湖濱沼澤— 湖泊水面— 島嶼村莊的自然生態系統與人工生態系統交叉重疊的多樣性特徵,具有典型的湖盆— 湖濱— 面山結構,包含了區域內景觀多樣性的所有範疇,構成了地熱溫泉、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煙渚漁村、島嶼水鄉的特色景觀構架。此外,西湖濕地生態系統中形成的泥碳沼澤,埋藏於水下約2米處,平均厚度4米,最深超過15米,儲量達390萬噸,是目前在滇西湖泊中發現的極具價值的類型。西湖同時也是大理州水域風光型旅遊區的標誌性景區,日均接待觀光旅遊遊客2000人以上。

特色

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洱源西湖濕地為高原斷陷湖泊,屬瀾滄江水系,地處洱海源頭,生態區位十分重要,是大理及周邊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洱源西湖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天然濕地生態系統保存較為完整,保存有洱海大頭鯉灰裂腹魚、大理裂腹魚等特有魚類,是許多越冬鳥類的棲息地和覓食地,也是瀕危鳥類紫水雞,據目前的調查,為我國最大的紫水雞種群。濕地內活性炭沉積特殊,在湖泊演替、氣候變化等方面具有潛在的研究價值。洱源西湖是雲南高原濕地中景觀獨特,白族風俗濃郁,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特殊區域,是展示濕地保護成效和濕地生態環境教育的理想基地。

物種豐富

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洱源西湖濕地是極具觀賞價值的珍稀鳥類紫水雞在我省的唯一分布地,也是我國紫水雞最重要和最大種群分布地,還是許多越冬鳥類的棲息地和補食地;此外,西湖水道為大理裂腹魚的洄游通道和產卵區,生物多樣性價值極為獨特和豐富。在去年濕地規劃編制調查過程中,相關專家調查記錄到西湖共有哺乳類動物18種,爬行動物16種,兩棲動物14種,魚類26種,鳥類76種,其中水域鳥類39種;維管桿物306種,其中濕地植物115種。這些植物中,野菱、海菜花屬國家II級保護植物,虎紋蛙、大壁虎,灰雁、鳳頭鷹、白尾鷂、燕隼等屬國家II級保護動物。另外,分布有大眼鯉、洱海大頭鯉、大理雲南鯉、灰裂腹魚、大理裂腹魚等滇西高原湖泊特有魚類和斑頭雁等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鳥類,有著較高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是開展泥碳沉積、湖泊演化、生態系統研究的典型地段,也是濕地環境教育的基地,在洱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區域環境維護和濕地資源利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生態地位

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西湖是洱海保護中最亮的一顆明珠,在大理州“生態優先”及“洱海流域低碳經濟示範區”發展戰略布局中,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西湖流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加,農藥化肥的使用,生產生活污水的排放,曾一度造成了西湖北部、東部水質的惡化。近年來,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按照“總量控制、點面結合,活水疏導、退塘(耕)還湖,生態恢復、發展經濟,人文景觀、天地人合一”的治理方針,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採取有力措施推進西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通過多年治理,西湖水質明顯好轉,從2001年的地表水V類提升為2008年的地表水III類。
西湖經羅時江與洱海相連,與東湖隔路相對,中間有彌苴河、永安江穿過並與洱海相連,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水網形狀所顯現的功能恰似洱海“雙腎”,該區域不僅提供著約2/3的洱海入湖總水量,而且對洱海水質有著重要淨化作用。

發展布局

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洱源縣設立了隸屬於縣林業局的正科級建制單位“洱源縣濕地保護管理局”,編制15人,辦公場地就設在西湖。西湖濕地的保護開發有了專門的管理機構。經過大理州、洱源縣兩級政府和林業部門的積極申報,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中心組織的高評考核組於2009年11月11日至14日對西湖進行了為期4天的全面考核,一致同意將西湖列為國家濕地公園。2009年12月23日,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洱源西湖為國家濕地公園。
據大理州林業局副局長吉向陽介紹,洱源西湖被列入國家濕地公園後,將本著“生態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濕地區域內不準搞房地產開發,限制進入遊客數量,以保護生態效益為主,突出濕地教育示範建設方向,按照國家濕地公園保護規劃,科學合理地進行保護和適度開發建設。
2009年6月,洱源縣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全國第二批8個省(直轄市)的12 個縣(市)之一、雲南省唯一的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將對滇西北地區旅遊品質的提升,以及洱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影響

洱源西湖濕地公園的建立將為雲南省國家濕地公園發展建設提供示範,為保護洱海提供重要保障,對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有著重要意義,對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名錄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球濕地不斷遭到過度開發和破壞。中國濕地資源豐富,單位面積大於100公頃的濕地總面積為3848萬公頃,居世界第四、亞洲第一。而濕地公園分國家濕地公園和省級濕地公園兩個等級,其中國家濕地公園由中國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
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 | 壩上閃電河國家濕地公園 | 白狼洮兒河國家濕地公園 | 阿拉善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 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 | 磨盤湖國家濕地公園 | 扶餘大金碑國家濕地公園 | 大安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 | 大石頭亞光湖國家濕地公園 | 榆樹老乾江國家濕地公園 | 哈爾濱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 | 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 | 新青國家濕地公園 | 富錦國家濕地公園 | 安邦河國家濕地公園 |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 揚州寶應湖國家濕地公園 | 蘇州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 |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 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 |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 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 | 德清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 | 衢州烏溪江國家濕地公園 | 諸暨白塔湖國家濕地公園 | 長興仙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 迪溝國家濕地公園 |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三叉河國家濕地公園 | 淮南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 | 太和沙穎河國家濕地公園 | 太湖花亭湖國家濕地公園 | 穎州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 長樂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 | 寧德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 | 東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 東江源國家濕地公園 | 修河國家濕地公園 | 藥湖國家濕地公園 | 南豐儺湖國家濕地公園 | 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台兒莊運河國家濕地公園 | 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 淮陽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偃師伊洛河國家濕地公園 | 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 | 武漢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 谷城漢江國家濕地公園 | 蘄春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赤壁陸水湖國家濕地公園 | 荊門漳河國家濕地公園 | 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 | 東江湖國家濕地公園 | 千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酒埠江國家濕地公園 | 雪峰湖國家濕地公園 | 湘陰洋沙湖·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 | 吉首峒河國家濕地公園 | 汨羅江國家濕地公園 | 星湖國家濕地公園 | 雷州九龍山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 | 乳源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 | 新盈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 | 南麗湖國家濕地公園 | 雲霧山國家濕地公園 | 酉水河國家濕地公園 | 皇華島國家濕地公園 | 阿蓬江國家濕地公園 | 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 | 瀨溪河國家濕地公園 | 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 | 彭州湔江國家濕地公園 | 南河國家濕地公園 | 紅河哈尼梯田國家濕地公園 | 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 多慶錯國家濕地公園 | 雅尼國家濕地公園 | 嘎朗國家濕地公園 | 西安滻灞國家濕地公園 | 蒲城鹵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 | 三原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 | 淳化冶峪河國家濕地公園 | 銅川趙氏河國家濕地公園 | 丹鳳丹江國家濕地公園 | 寧強漢水源國家濕地公園 | 旬河源國家濕地公園 | 鳳縣嘉陵江國家濕地公園 | 太白石頭河國家濕地公園 |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 | 貴德黃河清國家濕地公園 | 銀川國家濕地公園 | 石嘴山星海湖國家濕地公園 | 吳忠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 黃沙古渡國家濕地公園 | 賽里木湖國家濕地公園 | 烏魯木齊柴窩堡湖國家濕地公園|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