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漢江國家濕地公園

谷城漢江國家濕地公園

漢江濕地公園位於谷城城關鎮東,漢江以西,北河和南河之間,三面環水,規劃區所瀕臨漢江段長約10公里。濕地內水系發達,植被繁茂,鳥類資源豐富,總面積為21.88平方公里,生態系統完整,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和旅遊價值。漢江濕地完善的生態環境是穀城縣一道天然生態屏障,具有防洪蓄水、調節氣候、提高縣城環境質量、美化環境、保障城關鎮生態安全以及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以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多年形成的產業特點、稀有的生態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已納入穀城縣城市發展規劃,現規劃“六大功能區”,即神農農耕體驗區、濕地生境游賞區、漢江文化展示區、濕地科普宣教區、濕地生態保育區和濕地管理服務區。

基本信息

濕地簡介

漢江濕地漢江濕地

漢江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漢江中游穀城縣境內。谷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因人類的祖先神農氏在此“嘗百草,植五穀”而得名,自西周封谷國以來已有近3000年歷史。襄渝鐵路、漢十高速穿境而過,為湖北一江兩山——長江、神農架、武當山黃金旅遊線必經之地。濕地生態園地處穀城縣南、北二河與漢江交匯區域,三面環水,西偎縣城,面積21.88平方公里,現有無公害蔬菜基地2萬畝,養殖水面5000畝,生態林地1萬畝,灘涂濕地1.5萬畝。公園植被茂盛,水草豐美,萬鳥栖息,漁歌唱晚;村莊阡陌縱橫,農舍儼然,湖泊鑲嵌其間,一派田園風光;“仙人古渡”、“粉水澄清”、“後湖夜月”之美景,與城內三神殿、明清古建築和諧相映,極具開發價值和發展潛力。漢江國家濕地公園以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多年形成的產業特點、稀有的生態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已納入穀城縣城市發展規劃,現規劃“六大功能區”。即神農農耕體驗區、濕地生境游賞區、漢江文化展示區、濕地科普宣教區、濕地生態保育區和濕地管理服務區。

後湖濕地保護開發的思考

漢江濕地基本情況

漢江濕地的有關情況,可用三句話來概況;

漢江濕地漢江濕地

第一,漢江是萬里長江最大支流,被譽為亞洲的多瑙河。保護漢江就是保護長江,就是支持南水北調。漢江與長江、黃河、淮河一道並稱“江河淮漢”,為中國四大著名水系。漢江全長1577公里,發源於陝西省西南部秦嶺與米倉山之間的寧強縣,在武漢市匯入長江。流域面積15.1萬平方公里,涉及鄂、陝、豫、川、渝、甘6省市的20個地(市)區、78個縣(市),處於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年均流量589億立方米,相當於黃河的年入海量。漢江上游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而漢江中游也為南水北調備用水源,2010年北京人將喝上清潔甘甜的漢江水。由此可見,依託濕地保護漢江,不僅是保護中華民族母親河長江的需要,也是保障首都人民安全飲用水的需要。

第二,谷城位居千里漢江中游,在漢江生態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承上啟下的特殊作用。漢江自丹江口水利樞紐出水口流經谷城冷集、城關、廟灘、茨河四個鎮,下入 “三國文化之鄉”——魅力城市襄樊,流程61公里,全程水質達到國家一級地表水標準。濱臨漢江的穀城縣位於武當山東麓,東鄰名城襄樊,西偎車城十堰,版圖面積2553平方公里,轄10個鄉鎮、三個開發區,總人口55萬。因中華民族祖先神農氏在此“嘗百草,植五穀”而得名,自西周封谷國以來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境內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三源交匯,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共融,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互滲同生,動植物和礦產資源繁多。全縣森林覆蓋率67.9%,被生態學家稱為“綠色生態之鄉”、“避暑度假天堂。”基於歷史文化積澱和改革開放的洗禮,谷城經濟社會得到較快發展,初步建成汽車配件、紡織服裝、循環經濟、電子科技、水力發電、新型建材、特色農業、生態旅遊八大經濟板塊,2008年,全縣生產總值60.42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58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73元,主要經濟指標年增幅均在15%以上,工業經濟總量位居襄樊縣市之首。近年來,先後獲得全國百家生態示範縣、綠化百佳縣、全國節能與環保產業基地、全國衛生縣城、全縣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第三,漢江兩大支流南、北二河在谷城交匯,形成漢江最大的濕地——後湖濕地。保護和開發好漢江後湖濕地,對於整個漢江流域濕地保護具有示範帶動的深遠意義。發源於秦巴山脈神農架原始森林的南河、北河,在谷城城關匯入漢江所形成的漢江後湖濕地,區位十分獨特,三面環水,西偎縣城,在縣內與“中國南避暑山莊”大薤山、千年古剎承恩寺、南河小三峽景區相銜接,成為鄂西生態旅遊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鄰道教聖地武當山,南靠原始森林神農架,東接三國文化之都古隆中,是漢江流域壯麗河山孕育而出的一顆璀璨明珠。漢江後湖濕地面積廣闊,橫跨9個行政村,農戶5667戶,20479人,面積38.3平方公里。區域內人文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谷城八大景有“仙人古渡”、“粉水澄清”、“後湖夜月”、“ 軍山群羊”四大景觀分布在漢江濕地,區域內自然資源豐富,生態保護良好,植被茂盛,水草豐美,白鷺群翔,萬鳥栖息。我們認識到,保護漢江濕地,淨化漢江水,既能惠及漢江流域人民,也同樣惠及北京人民。

漢江濕地保護開發的初步構想

漢江濕地漢江濕地

漢江濕地具有巨大的生態保護價值,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我們構想,把漢江後湖濕地打造成漢江流域最大的無公害蔬菜基地,漢江流域最大的濕地保護示範區,中國最大的白鷺珍稀鳥類棲息地,為漢江流域濕地保護開發探索經驗,為首都人民提供安全、優質的水源保證。

第一,成立了漢江濕地保護開發工作機構。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漢江濕地保護開發工作,已將此項工作作為谷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略部署,把漢江濕地列為穀城縣城市發展規劃控制區域,成立了穀城縣漢江濕保護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縣林業、水利、國土資源、發改、環保、旅遊、規劃、農發等部門做了大量信息資料蒐集等前期工作。縣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蒐集整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經費。

第二,提出了漢江濕地保護開發的規劃構想。根據漢江濕地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多年形成的產業特點、稀有的生態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初步提出了“四區一帶”框架結構,即濕地保護區、故道遊樂區、觀光農業區、古埠文化區和濕地觀光帶。濕地保護區在沿漢江、南河、北河地帶,主要包括江心島嶼、河間洲地、沿江沿河淺水灘涂等2.2萬畝。通過修復生態,恢復和保護漢江濕地生物的多樣性,淨化漢江水質,形成漢江濕地核心區;故道遊樂區以原北河故道5000畝水面為基礎,形成連線南北二河、貫通漢江的濱湖景觀,提升北河故道江水淨化能力和生態旅遊價值。觀光農業區以現有2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為依託,大力發展蔬菜(淨菜)加工、農家樂和觀光農業項目。古埠文化區集谷城名景“仙人古渡”、“粉水澄清”、“後湖夜月”與明清古建築為一體,對老街古建築群修舊如舊,加以整理包裝,發掘老街文化旅遊價值。濕地觀光帶將南、北河堤與漢江大堤加高、擴寬、貫通,形成循環、通暢、便捷的濱江景觀大道。在此基礎上,以漢江後湖濕地影響和帶動整個漢江流域的濕地保護開發。

第三,啟動了運行機制和品牌建設。本著“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成立了湖北楚漢江濕地開發有限公司,搶占先機,及時註冊了“漢江濕地”商標,依託漢江濕地,從事生態旅遊開發和農、林、畜、水產品種植、養殖、加工、銷售,建設飲食服務、文化娛樂服務等項目。

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名錄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球濕地不斷遭到過度開發和破壞。中國濕地資源豐富,單位面積大於100公頃的濕地總面積為3848萬公頃,居世界第四、亞洲第一。而濕地公園分國家濕地公園和省級濕地公園兩個等級,其中國家濕地公園由中國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
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 | 壩上閃電河國家濕地公園 | 白狼洮兒河國家濕地公園 | 阿拉善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 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 | 磨盤湖國家濕地公園 | 扶餘大金碑國家濕地公園 | 大安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 | 大石頭亞光湖國家濕地公園 | 榆樹老乾江國家濕地公園 | 哈爾濱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 | 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 | 新青國家濕地公園 | 富錦國家濕地公園 | 安邦河國家濕地公園 |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 揚州寶應湖國家濕地公園 | 蘇州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 |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 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 |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 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 | 德清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 | 衢州烏溪江國家濕地公園 | 諸暨白塔湖國家濕地公園 | 長興仙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 迪溝國家濕地公園 |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三叉河國家濕地公園 | 淮南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 | 太和沙穎河國家濕地公園 | 太湖花亭湖國家濕地公園 | 穎州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 長樂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 | 寧德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 | 東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 東江源國家濕地公園 | 修河國家濕地公園 | 藥湖國家濕地公園 | 南豐儺湖國家濕地公園 | 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台兒莊運河國家濕地公園 | 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 淮陽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偃師伊洛河國家濕地公園 | 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 | 武漢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 谷城漢江國家濕地公園 | 蘄春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赤壁陸水湖國家濕地公園 | 荊門漳河國家濕地公園 | 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 | 東江湖國家濕地公園 | 千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酒埠江國家濕地公園 | 雪峰湖國家濕地公園 | 湘陰洋沙湖·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 | 吉首峒河國家濕地公園 | 汨羅江國家濕地公園 | 星湖國家濕地公園 | 雷州九龍山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 | 乳源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 | 新盈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 | 南麗湖國家濕地公園 | 雲霧山國家濕地公園 | 酉水河國家濕地公園 | 皇華島國家濕地公園 | 阿蓬江國家濕地公園 | 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 | 瀨溪河國家濕地公園 | 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 | 彭州湔江國家濕地公園 | 南河國家濕地公園 | 紅河哈尼梯田國家濕地公園 | 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 多慶錯國家濕地公園 | 雅尼國家濕地公園 | 嘎朗國家濕地公園 | 西安滻灞國家濕地公園 | 蒲城鹵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 | 三原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 | 淳化冶峪河國家濕地公園 | 銅川趙氏河國家濕地公園 | 丹鳳丹江國家濕地公園 | 寧強漢水源國家濕地公園 | 旬河源國家濕地公園 | 鳳縣嘉陵江國家濕地公園 | 太白石頭河國家濕地公園 |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 | 貴德黃河清國家濕地公園 | 銀川國家濕地公園 | 石嘴山星海湖國家濕地公園 | 吳忠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 黃沙古渡國家濕地公園 | 賽里木湖國家濕地公園 | 烏魯木齊柴窩堡湖國家濕地公園|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