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

三原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三原縣申報的“陝西三原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經過國家林業局專家組評審通過。三原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規劃,西起三原西郊水庫,沿清峪河向東20餘公里,濕地保護面積1033公頃。

基本信息

簡介

2008年8月29日,由國家林業局濕地管理中心處處長鮑達明帶領的國家林業局專家組經過考察評審後,對三原清峪河濕地保護,建設濕地公園適宜條件給予了充分肯定。三原縣申報的“陝西三原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經過國家林業局專家組評審通過。三原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規劃,西起三原西郊水庫,沿清峪河向東20餘公里,濕地保護面積1033公頃。

保護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濕地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保障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人居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根據《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結合三原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稱濕地公園),是指經國家林業總局批准,通過合理的保護利用,形成集濕地保護、科普教育、休閒觀光、城市生態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園。其範圍為東至大程義和村與臨潼交界處,西至西郊水庫,總面積約1033公頃。

第三條 在濕地公園及周邊毗鄰地區從事與濕地保護與利用有關的各種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濕地公園保護管理工作應當納入三原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遵循“重在保護、生態優先、合理利用、良性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其在經濟社會發展、生態城市建設以及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等方面的作用。

第五條 設立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委員會作為專門的管理機構(以下稱公園管理機構),負責濕地公園的保護、利用與管理。計畫、環保、農業、林業、水利、國土、城建、交通、衛生、財政、文物旅遊、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本辦法的規定,配合做好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工作。

第六條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濕地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鼓勵與支持單位和個人從事與濕地保護相關的科研、教育、宣傳等活動,對在濕地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與獎勵。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濕地公園生態環境和濕地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對破壞濕地生態環境和濕地資源的行為進行制止和舉報。

第二章 濕地公園的保護

第八條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編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並將其納入三原縣總體規劃。 

第九條 濕地公園主要保護內容:

(一)水體保護。保護清峪河的水體形態,改善水質

(二)生物多樣性保護。保護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動物的繁殖地、停歇地、棲息地,保護植物物種及其生長環境;

(三)土地資源保護。保護現有土地資源,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四)濕地地形地貌保護。保護濕地自然地形;

(五)農業種養殖業保護。保護符合濕地自然生態規律的農業生產系統;

(六)文化遺存保護。保護文物古蹟、古樹名木等。

第十條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林業局批准的公園範圍,負責標明公園界區,設立公園界碑、標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或者破壞濕地公園的界碑、標牌

第十一條 濕地公園劃分為保護重點區和保護控制區,公園周邊重要地段劃定為保護緩衝區。保護重點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經營性設施。保護控制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和景觀的生產經營性設施。規劃允許建設的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建成的項目,其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造成損害的,必須採取補救措施。保護緩衝區內建設的項目不得損害濕地公園的環境質量;已建成並造成損害的,應當限期治理。

第十二條 濕地公園內不得設立開發區、度假區,不得出讓土地,嚴禁出租轉讓濕地資源;嚴禁舉辦與濕地公園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各種活動。

第十三條 濕地公園內禁止圍水造田、開荒取土、砍伐林木等改變地貌和破壞環境、景觀的活動。已退田還河、退塘還河的地域禁止新建居民點或者其他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

第十四條 濕地公園內及周邊區域嚴格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禁止任意存儲固體廢棄物。

第十五條 濕地公園內鼓勵使用有機肥以及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防止濕地環境污染,損害濕地生物多樣性。

遇到突發性大範圍病蟲害發生等需要施藥的,施藥單位在施藥前應當通報公園管理機構,共同採取防範措施,避免和減少對濕地生態環境的污染。

第十六條 濕地公園內禁止獵捕白鷺等野生動物和任意捕撈魚類資源;禁止擅自在水面設定障礙物,確需修建相關工程的,應當進行科學論證、評估,並徵求相關部門的意見。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野生動物救護制度,及時受理有關救護報告,對受傷、擱淺或者被困的野生動物採取緊急救護措施。

第十七條 嚴禁破壞濕地植被,切實保護生物的生存環境。公園管理機構劃定的植被恢復區內,禁止擅自放牧和種植。濕地公園內引入生物新品種,經營者應當依法報請有關主管部門審定、批准。公園管理機構應採取措施加強對濕地植被的保護,做好退化濕地植被的恢復工作。

第十八條 對濕地公園內的重要景物、文物古蹟、古樹名木,都應當進行調查、鑑定、掛牌,制定保護措施並組織實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挖掘、破壞、盜竊和非法買賣。
第三章 濕地公園的利用
第十九條 開發利用濕地公園的濕地資源應當遵循“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利用、誰補償”的原則。

第二十條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生態效益補償制度,規範各種濕地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補償主體、補償對象、補償方式、補償標準等。

第二十一條 濕地公園保護控制區及緩衝區內開展生產經營、休閒旅遊和教學科研活動,應當與濕地保護相協調,符合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要求,不得破壞濕地生態系統。

第二十二條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根據規劃,調整農業種養殖業結構,引導生產經營者從事與濕地生態保護相協調的種養殖業,發展濕地生態農業。

第二十三條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做好濕地公園及周邊區域旅遊資源的普查、評價和規劃工作,科學引導濕地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

第二十四條 禁止進入濕地公園保護重點區。因科研需要,確需進入保護重點區內從事科研活動的,或者需要進入保護控制區內從事科普教育活動的,應當事先向公園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畫,辦理有關手續後方可入園。從事科研活動取得的成果,其副本應當提交給公園管理機構。
第四章 濕地公園的管理
第二十五條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依據與濕地公園保護相關的國家法律、技術規範和標準制定管理制度,依法實施管理。濕地公園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濕地公園各項管理制度,自覺接受公園管理機構的管理。

第二十六條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定期開展濕地資源的調查和環境監測工作,掌握開發利用對濕地的影響以及動態變化趨勢,並按規定向國家林業局報送調查和監測報告。對濕地資源的調查、環境監測數據及其他有關資料應當進行分類歸檔,建立濕地保護管理檔案。

第二十七條 因事故或者其他突發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濕地公園環境污染或者破壞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立即採取補救措施,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並向公園管理機構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第二十八條 公園管理機構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多渠道籌措濕地保護資金,並統一使用濕地保護經費。公園管理機構可以接受國內外組織和個人的援助與捐贈,用於濕地公園的保護、修復、建設和管理。濕地保護專項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第五章 責任追究
第二十九條 在濕地公園內當事人有以下行為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罰:

(一)擅自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和景觀的生產經營設施或已建成項目的污染物超過排放標準;

(二)擅自從事圍水造田、開荒取土、砍伐、狩獵等活動;

(三)任意排放廢棄物或超過排放標準;

(四)任意使用農藥,導致濕地環境污染,損害濕地生物多樣性;

(五)獵捕白鷺等野生動物、進行任意捕撈魚類資源和在水面設定障礙物,或破壞濕地植被以及在植被恢復區擅自種植;

(六)私自挖掘、破壞、盜竊、非法買賣重要景物、文物古蹟、古樹名木等;

(七)有其他違法行為。

第三十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造成濕地公園重大污染或者發生破壞事件,致使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造成人身傷亡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未經批准擅自進入濕地公園從事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活動或不向公園管理機構提交活動成果副本的,公園管理機構有權要求其改正;造成濕地資源和有關設施毀損的,公園管理機構可依法追究其賠償責任。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妨礙濕地公園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給予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三款規定,侵占或者挪用濕地保護專項資金,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公園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濫用職權、失職瀆職、徇私舞弊的,由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單位責令限期改正;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名錄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球濕地不斷遭到過度開發和破壞。中國濕地資源豐富,單位面積大於100公頃的濕地總面積為3848萬公頃,居世界第四、亞洲第一。而濕地公園分國家濕地公園和省級濕地公園兩個等級,其中國家濕地公園由中國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
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 | 壩上閃電河國家濕地公園 | 白狼洮兒河國家濕地公園 | 阿拉善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 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 | 磨盤湖國家濕地公園 | 扶餘大金碑國家濕地公園 | 大安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 | 大石頭亞光湖國家濕地公園 | 榆樹老乾江國家濕地公園 | 哈爾濱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 | 哈爾濱白漁泡國家濕地公園 | 新青國家濕地公園 | 富錦國家濕地公園 | 安邦河國家濕地公園 |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 揚州寶應湖國家濕地公園 | 蘇州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 |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 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 |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 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 | 德清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 | 衢州烏溪江國家濕地公園 | 諸暨白塔湖國家濕地公園 | 長興仙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 迪溝國家濕地公園 |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三叉河國家濕地公園 | 淮南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 | 太和沙穎河國家濕地公園 | 太湖花亭湖國家濕地公園 | 穎州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 長樂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 | 寧德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 | 東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 東江源國家濕地公園 | 修河國家濕地公園 | 藥湖國家濕地公園 | 南豐儺湖國家濕地公園 | 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台兒莊運河國家濕地公園 | 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 淮陽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偃師伊洛河國家濕地公園 | 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 | 武漢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 谷城漢江國家濕地公園 | 蘄春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赤壁陸水湖國家濕地公園 | 荊門漳河國家濕地公園 | 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 | 東江湖國家濕地公園 | 千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 酒埠江國家濕地公園 | 雪峰湖國家濕地公園 | 湘陰洋沙湖·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 寧鄉金洲湖國家濕地公園 | 吉首峒河國家濕地公園 | 汨羅江國家濕地公園 | 星湖國家濕地公園 | 雷州九龍山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 | 乳源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 | 新盈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 | 南麗湖國家濕地公園 | 雲霧山國家濕地公園 | 酉水河國家濕地公園 | 皇華島國家濕地公園 | 阿蓬江國家濕地公園 | 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 | 瀨溪河國家濕地公園 | 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 | 彭州湔江國家濕地公園 | 南河國家濕地公園 | 紅河哈尼梯田國家濕地公園 | 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 多慶錯國家濕地公園 | 雅尼國家濕地公園 | 嘎朗國家濕地公園 | 西安滻灞國家濕地公園 | 蒲城鹵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 | 三原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 | 淳化冶峪河國家濕地公園 | 銅川趙氏河國家濕地公園 | 丹鳳丹江國家濕地公園 | 寧強漢水源國家濕地公園 | 旬河源國家濕地公園 | 鳳縣嘉陵江國家濕地公園 | 太白石頭河國家濕地公園 |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 | 貴德黃河清國家濕地公園 | 銀川國家濕地公園 | 石嘴山星海湖國家濕地公園 | 吳忠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 黃沙古渡國家濕地公園 | 賽里木湖國家濕地公園 | 烏魯木齊柴窩堡湖國家濕地公園|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