洈水鎮

洈水鎮

洈水鎮位於湖北松滋西南邊陲,湘鄂兩省交界之處,作為中國發展改革試點鎮、湖北省文明鎮、湖北省旅遊風景名勝區、湖北省重點自然保護小區的洈水鎮,轄一區(洈水省級旅遊度假區)、一園(洈水國家森林公園)、25個行政村、3個街道社區居民委員會,總面積277平方公里,總人口82459人(2008年)。是松滋市面積第一、人口第二的大鎮,是荊州市擁有省級度假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的唯一鎮。

基本信息

概況

洈水鎮洈水鎮

松滋市洈水鎮,位於松滋西南部,是松滋最早的4個建制鎮之一,是松滋西南區域的龍頭集鎮和商貿、文化及經濟發展中心地區,是一個歷經行政體制改革多次分分合合的大區鎮。1999年,原西齋鎮更名為洈水鎮;2001年原洈水鎮與原大岩咀鄉合併;2004年,洈水鎮與洈水旅遊開發區合併。是中國發展改革試點鎮、省級文明鎮、省級旅遊度假區和風景名勝區、省級重點自然保護小區。

原始社會起,洈水先民便在洈河兩岸繁衍生息。至晉代,因靈鷲寺香火興旺而得“楚南名剎”時,已現渡口商埠雛形,乃洈水鎮變遷之源。到南宋時,已具集鎮規模。清道光、鹹豐年間,達到鼎盛。民國初期,仍為“南五場”之冠。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洈水水庫和亞洲第一大土壩的建成,使洈河“野馬”成了“良駒”。洈水青山綠水,良田萬頃,物阜民豐,古鎮雄風大展。是松滋市面積第一、人口第二的大鎮,是荊州市擁有省級度假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的唯一鎮。

行政區劃

洈水鎮 面積:277平方公里 人口:82459人(2008年) 代碼:421087111

鎮轄4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民族街、大橋街、大岩咀、火車站、豹子嶺、蔣家沖、金坪、花園洲、金花壋、響水洞、楊家河、仙女洞、野鵝堰、龍王壋、汪家咀、石牌、青龍嘴、團山口、北閘、火連坪、雞鳴寺、王馬堰、薛家洞、後坪、麻砂灘、長河堰、南閘、九嶺崗、樟木溪。鎮政府駐西齋。

1958年為鋼鐵公社所轄,1959年改為西齋公社,1984年建鎮。2001年,大岩咀鄉併入西齋鎮並更名為洈水鎮。

地理水文

洈水位於湖北省境內的松滋市西南部,東經110°23′0″-110°36′10″,北緯29°00′00″-29°30′30″。北鄰長江,南接武夷山脈,處在長江三峽、張家界和古荊州三個著名旅遊區的樞紐部位,系湘鄂邊區旅遊“金三角”一顆鍾靈毓秀的明珠,鐵路、公路、水運發達。松滋境內紅東線、雅澧線兩條省級公路縱貫景區南北,枝柳複線鐵路在東穿

洈水鎮洈水鎮衛星圖
境而過。從松滋火車站上直達北京,下直抵廣州。松滋水路上溯重慶,下及上海。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快捷便利,距宜昌三峽國際機場僅79公里,距荊州64公里,距宜黃公路入口僅半小時裡程。是古荊州和長江三峽、湖南武陵源3個旅遊區的交匯點,也是湘鄂兩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洈水地質構造上表現為軸向近東西的複式向斜,向斜槽部由志留系砂頁岩組成,是地勢較低的山澗河谷及丘陵地帶,包括大小島嶼數百個,水面面積達37平方公里的洈水湖即位於此。向斜兩翼寒武—奧陶系的碳酸鹽岩,分別構成兩翼的次級背斜,背斜核部為水庫南北兩側的地表分水嶺,寒武系巨厚而又質純的碳酸鹽岩大面積裸露,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地表溶溝、石芽、溶蝕地形、漏斗、落水洞遍布,地下發育眾多岩溶管道和洞穴系統,水庫北山現已發現13個較大的洞穴,是洈水風景區具有極大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

洈水處於亞熱帶過渡性季風氣候區內,年平均氣溫17.6℃,平均最高氣溫32.5℃(7-8月),年平均最低氣溫1.3℃(元月)。全年無霜期276天,平均日照175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mm,相對濕度在74-83%之間,平均濕度為78%,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寒冷期短。洈水形成了別於區域的冬暖夏涼小氣候。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洈水森林公園內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達1千餘種,現已形成多層次的生物群落。有馬尾松1.7萬畝,濕地松1萬畝,櫟木林1.1萬畝,柑橘果木林和萬畝風景林等五大林區,按山勢可分為湖島區和低山區。湖島區大小半島500餘個,占公園三分之一,林茂幽深,青山如黛,松濤滾滾,遮天蔽日,低山區樹木以奇著稱,有的樹幹高大挺直,扶搖直上,虬枝長伸,凌空展臂,別具風韻;有的橫臥地面,奇形怪狀,猶如天然盆景。公園內點狀分布著葡萄園、桃園、梨子園、櫻桃園、火棘園、窩竹園、檀木園、冬青園、樟木園等十大植物園。

水資源

洈水鎮洈水鎮

水面淼闊的洈水湖構成了該區獨特的風景水資源。湖中分布大小島嶼數百個,最大的打座山長5Km,寬2Km,周邊發育港汊50餘處,島上制高點能觀賞湖區風貌與群島全境。水庫沿岸港汊密布,有200處之多,最長港汊長達4.5Km,相伴的大小半島500餘個,使港汊蜿蜒交錯,形成“水上迷宮”。秀麗的湖水、宜人的氣候、多姿的島嶼和變化莫測的水道,將使洈水湖成為集娛樂、度假和療養多功能的旅遊勝地。

岩溶洞穴資源

洈水湖北側的寒武地層中,分布大量岩溶洞穴,現已發現13個大型的洞穴系統是洈水風景區具有極大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根據洞口的地貌位置和洞的水流狀況,可分兩個洞穴層。第一層洞口標高大於300m,為乾溶洞,大型溶洞中僅發現一個其洞底平坦,洞室寬敞,次生化合物發育,且規模很大,形態多樣,以頂板懸垂的巨片石鐘乳或石幕靠近洞壁成排出現為特徵,宛如大廳兩側拉開的多重帷幕,用手輕敲即可發出悅耳的樂聲。第二層洞口標高115-150m,洞內均見流水,常發育不同高度的下蝕台階,形成跌水、瀑布深潭等具有特色的景觀,其中以新神洞最為突出。

發展優勢

區位優勢

洈水鎮獨特區位
洈水鎮地處湘鄂兩省交界,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洈河,穿鎮而過,洛河、界溪河南北相應;枝柳鐵路縱貫南北,新楊公路橫跨東西。自古以來,一直為東出洞庭,西入四川,南接武陵,北上荊襄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是松滋有名的“南五場”之一。

文化底蘊

境內有施家墳、高台子原始社會文化遺址戰國幕葬群。楚人南下、巴人東遷、皖域填湖廣等重大民族遷移活動,留下了燦爛多采的文化、美妙動人的傳說、相融共存的民風。漢、回、土家族等多民族聚居。清代修建的清真古寺保存完好,為湘北鄂西南最大的回民聚集地和重要的伊斯蘭活動中心。洈水是九嶺崗起義的策源地,是全省重點老區鄉鎮。

物產豐富

平原、丘陵、山脈、湖泊異彩紛呈,多種資源優勢得天獨厚,礦產資源量大。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陶土等礦產資源貯藏量均在5億立方以上,居全市之冠。旅遊資源豐富。洈水風景區以亞洲第一人工土壩的洈水水庫為依託,以洈水國家森林公園為載體,集山、水、洞、林、泉和多彩的民俗文化於一體,是湖北省新興的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區。水資源充足。鎮內有危水水庫和六泉、仙女洞等中小型水庫13餘座,蓄積著10多億立方米的優質水源。洈水水庫水質符合人類直接飲用水標準,是目前湖北省優質水源地。林業資源密布。全鎮擁有生態林20萬畝、經濟林5萬畝,森林覆蓋率45%,木材蓄積量80萬立方米,年增長量達到2%以上。境內有106種植物品種和20餘種珍貴野生動物。被納為國家長江中下游水土保持重點保護項目範圍和省級自然保護小區。

經濟建設

洈水鎮洈水鎮

洈水鎮經濟發展態勢良好,農業產業大鎮基礎夯實。洈水鎮已初步形成優質糧、優質油、優質種、優質水果、優質畜禽等五大特色農業產業支柱。民營經濟強鎮實力提升。洈水鎮現已具有規模效益的民營企業32家,初步形成了水電能源、紡織織造、機械製造、建築材料、礦山開採、農產品加工、商貿服務、旅遊開發等8大民營產業集群。

旅遊產業靚鎮效益增強。以旅遊為龍頭的服務業發展迅速,洈水風景區自1995年對外開放以來,已先後引進投資2.58億元,建成觀光景點29處,完成配套項目43處,至2006年底,已累計接待省內外遊客近135萬人次,形成旅遊綜合效益5億元人民幣。是湖北省旅遊重點推介的6大省內旅遊線路、33個重點風景點和“黃金周”重點測報統計景區,已經成為松滋一張靚麗的名片

歷史名人

彭承堯(1730?-1797?)字則之,清朝將領。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為武進士,以侍衛銜出補四川督標都司。三十六年,從征金川,遷貴州前營游擊。後升四川提督。五十六年,廓爾喀人大舉入侵西藏,進犯日喀則,次年,隨大將軍福康安入藏,趕走入侵者。後調任廣西提督。嘉慶二年(1797年)貴州南籠苗民起義,廣西西隆苗民起而回響。清廷命雲貴總督勒保、兩廣總督吉慶前往鎮壓,彭承堯隨軍入黔,因征勒有“功”,加太子少保。還師時死於途中。

洈水鎮謝元淮作品
謝元淮(1792?-1874?)字鈞緒、默卿,為明朝河南布政司參政謝佑後裔。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調任太湖東山巡檢,協辦海運,後奉派到兩淮主持鹽務,於1823年首創“票鹽”制。1826年升任無錫知縣,鏇奉調海洲分公司總辦鹽務,每年為國庫增加稅銀數百萬兩。1836年補任淮南監掣同知,1852年因實施“票鹽”制遭官吏反對而被革職,次年冬被任命為廣西桂平、梧、郁鹽法道。歿於同治年間。他在江淮五十年,疏浚運河及吳淞口、秦淮河,賑濟江都災民,清丈江陰沙洲,鴉片戰爭期間奉命防守上海,口碑甚佳。晚年著述有《鑄銀錢以抑洋價論》、《鈔貫說》、《碎金詞譜》等。

王運孚(1876-1944)亦名信孚,字鐵公、鐵工。佛教信奉者、書法家。早年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學習法律、政治,辛亥革命後歸國,出任湖北省議會副議長、國會眾議院議員。1927年後致力於佛學研討,初受禪宗,後深入密宗,加入中國佛教會。除潛心專研佛學外,王運孚愛篆刻,好書法,行楷俱工,尤擅漢隸,時人譽為“鐵筆”,武昌黃鶴樓側“大漢陳友諒之墓”墓碑及墓志銘、紫陽湖畔“湖上原”石碑等,皆出其手。1935年王克敏、王揖唐等拼湊“冀察政務委員會”,召其北上任職,被拒之,於次年在武漢籌建松滋同鄉會,供作松滋赴省學生入學前棲身之所,並將藏書數千卷饋贈圖書館。1944年病卒。

洈水鎮賀炳炎
賀炳炎(1913-1960)鐵匠出身。1929年春跟隨賀龍參加革命,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平生勇敢善戰,曾持菜刀沖入敵陣砍殺奪搶;右臂負傷截肢後,仍在擔架上指揮戰鬥。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及雁門戰役、百團大戰、延安保衛戰、陝西宜川瓦子街殲滅戰等著名戰役,在20餘次的白刃搏鬥中培養出“硬骨頭六連”,為建立湘鄂西、黔東、湘鄂川黔、冀中、漢江等根據地,為反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立下了不朽功勳。他先後11次負傷,16次中彈,是人民解放軍有名的“獨臂將軍”。新中國建立後,榮膺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被授予上將銜。曾任國防委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

沈德純(1902-1968)筆名江流。1927年5月在北京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回鄉創建中共松滋縣委。1930年在上海被捕,囚禁5年;出獄後回松滋繼續從事革命鬥爭,曾協助陶鑄創辦湯池訓練班。歷任鄂中特委漢流工作委員會書記、應城游擊司令部秘書長。新中國建立後,先後擔任湖北省司法廳副廳長、董必武副主席辦公室秘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韓大載(1885-1975)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其後矢志反袁。1911年創辦《中華民國公報》,鞭笞時弊;又先後在上海、北京、廣州主編《中華新報》,組織“和平通訊社”,與袁世凱、張勛、曹錕等鬥爭十餘年。歷任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後因曹錕賄選告成,遂潛心佛學。新中國建立後,任省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省參事室參事。

潘哲夫(1902-1977)亦名開第。1931年春出任縣農會副幹事,1938年活動於湘鄂邊組織游擊武裝。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荊沙被日軍占領後,他奉黨組織指示打入國民黨第六戰區第二游擊縱隊司令金亦吾部,先後任上校參議、獨立第四旅旅長。1942年按中共湘鄂特委儘快做好武裝準備的指示,在湘鄂連區積極聯絡,1943年夏發展抗日武裝3000餘人,自任湘鄂邊游擊總隊司令,開展對敵鬥爭。次年1月率主力千餘人渡長江編入新四軍第五師三軍分區江南挺進縱隊,任司令員,同年冬改任襄南指揮部副指揮長,鏇調任鄂豫邊區行署第三專區副專員。1946年,隨五師突圍至陝南,任鄂豫陝行署第一專區副專員、專員,次年4月經組織派遣返回江南,任襄南專署副專員。新中國建立後,先後任省湖業局副局長、中南人民監察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省參事室副主任、民革省委副主任、省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等職。

旅遊景點

洈水風景區

洈水鎮洈水風景區
洈水風景區由洈水人工淡水湖、洈水國家森林公園和以華夏奇洞--新神洞為代表的溶洞群等三大板塊組成,總面積286平方公里,既有江南山水之秀色,又有北國風光之壯美,融山、水、洞、林、泉於一體,碧水洞天,珠聯璧合,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

洈水水庫屬亞洲著名的人工淡水湖洈水大壩全長8968米,屬亞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壩。湖水浩淼碧澄,天水一色,500個湖心島在水中崛起,使水面多處分割,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湖光山色盡在其中。有“楚南仙境千島湖”之美譽。森林公園總面積52.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新神洞以“洞中瀑布”、“邊石壩”、“乾坤神柱”、“天宮大幕”等絕景著稱“天下第一奇洞”。顏將軍洞、古神洞等10多個溶洞奇石疊壘,洞幽玲瓏,令人嘆為觀止。洈水歷史文化積澱豐厚,晉代古剎靈鷲寺、古雲台觀等寺院道觀是歷代宗教人士清心修煉之地。三國古戰場、吳三桂屯兵寨是歷史上鐵馬金戈必爭的要地。濱湖公園小西天、中華奇石館等人文景觀異彩紛呈。

洈水國家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總面積52.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6%以上,林中無處不飛花,山間處處有芳草。生態環境良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春花、夏樹、秋月、冬雪,四時美景,宛如神仙潑墨天地間。

位於洈水湖北側,1976年成立北大林場,設有樟木溪、四方橋、薛家洞、李家河四個分場,經省林業廳考察,區內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達千餘種,現已形成多層次的植被群落,以馬尾松、濕地松、火矩松、麻櫟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歷年來,在沿湖低丘栽培的柑桔、油茶漆樹形成了壯觀的人造次生植被景觀,森林公園內常見野生獸類20餘種,飛禽類近40種,華南虎、金錢豹白天鵝等珍稀動物時有發現,兩棲類、爬行類及節肢類動物比比皆是,庫、溝、堰水域寬廣,棲息、繁衍著大量的水生生物,較珍貴的有水獺,密光魚等,境內島嶼眾多。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青山疊翠、碧水環繞,湖似明鏡水似銀,山似畫屏河似錦,一派田野風光。

桃花島

桃花島距濱湖公園約一公里,與濱湖公園隔水相望。該島面積14萬平方米,三面環水,島上的“萬里長城”如巨龍起舞在桃花叢中,避暑山莊閒情雅趣,演奏大廳古樸典雅,十里畫廊如詩如畫,水上娛樂令人愜意。

新神洞

位於危水風景區的中部,是目前發現的危水溶洞群中最具代表性、觀賞性和研究性的溶洞。該洞發育於寒武系灰質白雲岩中,距今約5億年。1998年英國溶洞探險隊進入5100米深處,未發現出口。目前已開發1300米,對外開

洈水鎮新神洞
放1000米。以“一絕、三奇、十大重點”和近百處千奇百怪的溶洞地質景觀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洞。該洞所在地區地質構造複雜,地層結構連續,地貌特徵清晰,2000年被長江大學確定為“地球科學教學與實習基地”,正在申報籌建國家地質公園。

一絕天宮大幕:高16米,寬27米。以面積超大,四邊齊整,幕面平展,氣勢雄偉為國內溶洞所罕見。據專家介紹,它的形成時間超過1億年。終日清水自上而下順幕面流淌,彩燈照射雍容華貴,伸手親近天之尤物,倍感天地造物之神奇。

三奇迎賓瀑布:高10米,寬8米,凌空飛瀉迎賓,春夏秋冬依然,終年水溫18℃度左右。邊石坎(也稱流石壩),單個邊石壩高4米有餘,造型多、特、異,屬國內首次發現。多個邊石壩體依次梯層遞接,構成“危海桑田”景觀,使人頓悟“洞中一日,世上千年”的道理。乾坤神柱:高18米,周長12米,是一個由28片透明的薄石幔圓心連線而成的放射型圓柱。因地面的石筍向上發育,與其上端石壁上的鐘乳石向下延伸,對接而成。其發育和形成時間超過1億年,上下均以28片對接完美無痕而被稱為華夏奇觀

名優特產

洈水鱖魚

洈水鎮洈水鱖魚
也稱鯀花魚,桂魚,俗稱“花鯽魚”。屬硬骨魚綱鱸形目鰭科魚類。體側扁形,背部隆起,最長可達60cm,呈青黃色,外表著生黑色斑紋。嘴大,下頜突出,魚鱗細小,圓形、生性兇猛,喜食魚蝦。水湖盛產此魚,肉質鮮嫩,是我國特產的一種名貴味美的淡水食用魚,也是危水風景區最受旅客歡迎的魚種。

松滋魚糕

松滋魚糕獨具松滋地方風味,早為荊楚名菜。它以魚含肉味,肉有魚香,潔白柔嫩,入口消溶等特點而著稱,且久傳不衰。

在用料和製作上,取肥大鮮魚去刺、漂洗,加以適量的豬板油或肥肉,剁成肉泥,再加蛋清、生粉及生薑等調料,拌勻後入籠蒸熟,即可食用。若配上肉丸、豬肚、豬腰、木耳、黃花裝碗更佳。民諺謂之:無糕不成席。

荷渣

洈水鎮荷渣
又稱懶豆腐。原料為黃豆,作法是用磨子磨成豆漿,摻青菜煮成,再加入作料、香油等。因其味長,口感好,又能調節胃口,故現今松滋食荷渣者仍相當普遍。

沙道觀杜婆雞

菜品特點:烹飪時間短,進味快,肉質鮮嫩,油而不膩,配上松滋本地產的“燉缽爐子”,越燉味越長,吃起來回味無窮。由於味道好,價格大眾,客人吃後競相宣傳,成為80年代後期名揚省內外的一道地方名菜。被選為“松滋十大名菜”榜首菜,同時被評選為“荊楚十大名菜”。

製作方法:取料松滋本地雞,宰殺,除去內臟,洗淨,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塊狀。首先用大火將雞塊用油煎燜,再放入精鹽、姜塊、料酒、蒜瓣(苗)、啤酒、八角茴、豆瓣醬、乾紅辣椒皮,乾燜,配上松滋本地產的土缽子放水烹飩。

五花扣肉

洈水鎮五花扣肉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菜品特點:色澤鮮艷,質地柔嫩,味道香醇,肥而不膩。製作方法:將豬五花肉放入清水內,加入適量食鹽和薑片煮15分鐘後取出。加食油和少量紅糖、味素,將豬皮煎至醬紅色。取出切片,墊黑豆豉蒸至而成。

麻水豆皮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蕎麥豆皮是松滋地方特色產品,歷史悠久,蕎麥食品營養豐富,蕎麥含有18%的纖維素,還含有其它糧食所不具有的“葉綠素”“盧丁”等成份,蕎麥可降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蕎麥食品是營養學家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抗癌食品,蕎麥中的含量(73UG/100G)是聯合國衛生組織認證的具有顯著防癌抗癌作用的寶貴資源。食用方法:備齊佐料:臘肉、生薑、大蒜苗、鮮菜葉(莖),先將臘肉切成條炒熟,放入適量的水,再將蕎麥豆皮放入煮製,然後放入佐料煮熟即可。

民風民俗

說鼓子

洈水鎮洈水鎮
說鼓子,民間曲藝,又名說鼓。清同治年間開始在荊州松滋西齋、街河市、楊林市一帶流行。說鼓藝人沿門說唱謀生。最初,只一人打鼓說書,既無唱腔,又無伴奏;後逐步發展為兩人演唱,一人打鼓說書,一人吹嗩吶伴奏,並與說書人插白答問。嗩吶曲牌有"水波浪"、"六字調"、"慈相憐"等。音樂分兩大類,即吹奏牌子曲和唱腔曲牌。1949年後,對松滋說鼓進行了蒐集整理。1973年又進行了改革,韻白採用松滋縣南部方言,說唱並重,音樂吸收松滋民歌部分曲譜,除嗩吶伴奏外,還增加了管弦樂器,深受民眾歡迎。由說鼓藝人沈興亞改編並演唱的說鼓《老姨媽》,被湖北省電台錄音播放;《"苕"老表》參加湖北省百花書會演出,獲創作表演一等獎。

傳統節日

端午節:五月初五端陽,舊時戶前懸艾,飲雄黃酒,用艾莖在屋內灑雄黃酒,並將它塗在小孩子耳鼻上,說這樣可“避百毒”。包粽子、煮鹽茶蛋吃並互相贈送,這種風俗沿襲至今。龍舟競渡,在老城、沙道觀等沿河城鎮比較盛行。1998年,沙道觀鎮還舉辦龍舟競賽紀念屈原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霄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盛行放鞭炮、煙花、舞獅子、打三棒鼓、蓮花鬧、劃採蓮船等娛樂活動表示年假過完了,開始新一年的工作。

清明節:4月清明祭祖,一般都在清明節前3日“插青”。由後輩到已故親人墓前燒紙點香燭、放鞭炮、插“清明吊子”,磕頭、作揖、立碑等紀念活動。

中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大多數從七月初七開始過節,各家自選一日祭祖先,備酒席,請亡人喝酒、吃飯,燒紙錢。然後親人入席聚宴,稱為“過月半”。至今農村仍盛行。

中秋節:八月十五,各家陳瓜果、月餅慶月圓。經過秋收大忙,迎來金秋果香。月圓之夜,全家坐在一起,嘗果品茶,算是人間樂事!

除夕:臘月三十為除夕,貼春聯,擺席祭祖先,放鞭炮。接著,一家人依靠份尊卑坐席敘飲,吃“團年飯”;骨肉雖在千里外,只要條件許可,都不辭跋涉回到親人前喝上一杯團圓酒。除夕之晚,到死去的親人墳前上燈,望死者與生人同樂歲暮。

荊州市行政區劃

區縣街道鄉鎮
沙市區

解放路街道| 崇文街街道| 中山路街道| 勝利街街道| 朝陽路街道| 岑河鎮| 觀音壋鎮| 鑼場鎮 | 關沮鄉| 立新鄉| 聯合鄉

荊州區

西城街道 | 東城街道| 城南街道| 紀南鎮| 川店鎮| 馬山鎮| 八嶺山鎮| 李埠鎮| 彌市鎮| 郢城鎮| 太湖農場| 菱湖農場

洪湖市

新堤街道| 濱湖街道 | 螺山鎮| 烏林鎮| 龍口鎮| 燕窩鎮| 灘鎮| 峰口鎮| 曹市鎮 | 府場鎮| 戴家場鎮| 瞿家灣鎮| 沙口鎮 | 萬全鎮| 汊河鎮 | 黃家口鎮| 老灣回族鄉

松滋市

新江口鎮| 南海鎮| 八寶鎮 | 涴市鎮| 老城鎮| 陳店鎮 | 王家橋鎮 | 斯家場鎮| 楊林市鎮| 紙廠河鎮| 街河市鎮| 洈水鎮 | 劉家場鎮| 沙道觀鎮| 萬家鄉| 卸甲坪土家族鄉

石首市

繡林街道 | 筆架山街道 | 新廠鎮| 橫溝市鎮| 大垸鎮| 小河口鎮| 桃花山鎮| 調關鎮 | 東升鎮 | 高基廟鎮 | 南口鎮 | 高陵鎮 | 團山寺鎮 | 久合垸鄉| 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監利縣

容城鎮 | 朱河鎮 | 新溝鎮| 龔場鎮| 周老嘴鎮 | 黃歇口鎮| 汪橋鎮 | 程集鎮 | 分鹽鎮| 毛市鎮| 福田寺鎮| 上車灣鎮| 汴河鎮 | 尺八鎮| 白螺鎮 | 網市鎮| 三洲鎮| 橋市鎮 | 紅城鄉| 棋盤鄉| 柘木鄉| 大垸農場| 荒湖農場

江陵縣

資市鎮| 灘橋鎮| 熊河鎮 | 白馬寺鎮| 沙崗鎮| 普濟鎮 | 郝穴鎮 | 馬家寨鄉| 秦市鄉| 江北農場| 三湖管理區| 六合垸管理區

公安縣

斗湖堤鎮| 埠河鎮| 夾竹園鎮| 閘口鎮| 楊家廠鎮| 麻豪口鎮 | 藕池鎮 | 黃山頭鎮| 孟家溪鎮 | 南平鎮 | 章莊鋪鎮| 獅子口鎮 | 斑竹壋鎮| 毛家港鎮| 甘家廠鄉| 章田寺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