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河市鎮

街河市鎮

街河市鎮,位於湖北松滋市,占地面積81平方千米,人口有43198人。全鎮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街河市、平板橋、東升、茶市、白果樹、新生、曾家坡、牛長嶺、雷鷹坡、曙光、文公山、苦竹寺、高峰、新星、高陽。鎮政府街河市。1958年設松南公社,1975年改為街河市公社,1987年建鎮。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街河市鎮地貌街河市鎮地貌

街河市鎮位於松滋南部,總面積80.96平方公里,耕地3.7萬畝,4.1萬人。境內山水靈秀,人文著名。洗墨池,筆架峰,“紅軍樹”、“苦竹甘泉”等名勝分布全鎮,關雲長朱熹黃庭堅,在此曾留下神奇的傳說,賀龍周逸群王震黃杰曾在此從事革命活動。境內北部低丘連綿,南部平原坦蕩,洈河、洛水流經境內,西接焦枝鐵路,東連紅東公路,新楊公路穿境而過,為南北通衢之地。

街河市鎮還擁有流傳幾千年的松滋古八景之一——苦竹甘泉。有詩云:“遠望台山一壁峰,近看洛河繞文公。苦竹甘泉龍現爪,雲連劍峰顯神通”。苦竹甘泉就在松滋二中校園內。

歷史革沿

該鎮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土地,是黨所領導下的松滋人民革命活動的主要 策源地,也是第一屆中共松滋縣委的誕生地。1928年初,受中共鄂西特委派遣,共產黨員黃杰(女,徐向前元帥夫人)到松滋發展黨的基層組織,籌建中共松滋縣委。黃杰到縣後,即到街河市鎮向上學校任教員,以此公開身份作掩護,秘密開展黨的活動,相繼在街河市組織建立了中共松滋特別支部和第一屆中共松滋縣委。1928年至1935年間,賀龍、周逸群、鄧中夏、任弼時、王震、肖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數支紅軍隊伍曾數次轉戰於此,在這裡留下了光輝印跡,如當時賀龍同志多次路過並拴系戰馬的一棵白果樹,自此後便被當地民眾稱為“紅軍數”,至今尤在,成為街河市光榮革命歷史的鮮活見證。此間,街河市不少青壯年踴躍參加紅軍隊伍,其中走出了以李文清為代表的共和國將軍。

經濟發展

街河市鎮農業街河市鎮農業

街河市鎮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由過去單一種糧發展到多業並舉,至現在優質果園26470畝,規模養殖65戶,溫棚蔬菜生產,其中塑膠大棚920個、480畝,日光溫室55個、52畝。投資50萬元建成小坪窪300畝優質桃品種引進,此項目已實施完成。農業基本條件得到改善,生態環境得到治理。借西部大開發的良機,按照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原則,採取返租倒包等形式,全面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
街河市鎮香菇種植面積達到400萬平方米,預計全年產鮮菇4.5萬噸,實現種植總產值1.2億元,創純利潤5000餘萬元。省內外14家行銷商,自營或聯手鎮內4家公司,11個加工廠和8家行銷大戶,形成了龐大的購銷網路,並顯現出新的特點:內外聯手收購,鮮銷加工並舉;運輸陸空並進,鮮菇直銷出口;分級優質優價,購銷市場火爆;現采現賣現錢,菇農增產增收。全鎮出現了一大批一年賺2萬元以上的蘑菇大棚,賺十幾萬元以上的蘑菇大戶。蘑菇產業的發展顯示了巨大的帶動效應:帶動了10多種農副產品的綜合利用,連過去不被人重視的塘泥、牛糞、茅草也得到充分利用;帶動了富餘勞動力就業,一年進菇棚打工的勞力達到12萬人次,連一個上了年紀的婦女做些剪菇柄的手工活一天能刨上15塊錢左右;帶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搞活了全鎮1000餘台大、小運輸車輛,圍繞菇業服務的各種專業戶上千戶,全鎮蘑菇生產帶動的經濟效益達到1650萬元。

特色農業

街河市鎮位於松滋市中南部街河市鎮位於松滋市中南部

水果基地總面積24400畝,年產水果近10萬噸。其中,葡萄10000畝,主要品種有藤稔、京亞,年產量35000噸,產值7000多萬元。臍橙7000多畝,主要品種有長虹、紐荷爾、棚娜等,年產量10500噸。砂梨2000畝,年產量16000噸。草莓400畝,年產量1700噸。西甜瓜5000畝,年產量20000噸。

金秋農業基地總面積5000畝,其中中心園區面積100畝,每年可提供葡萄、臍橙、梨、棗、甜西瓜、花卉等優質種苗100萬株。

蔬菜基地面積2萬畝,其中無公害示範基地達1000畝,主要有反季節辣椒、蓮藕、蘿蔔、紫甘蘭、熱白菜等品種,年產量達90000噸。

蘆葦基地面積2萬畝,年產蘆材2萬噸,產品暢銷省內外各大造紙企業。

優質油菜基地採用秋冬發保優技術操作規程,種植雙低油菜6萬畝,年產油菜籽1.08萬噸,主要品種為“中油雜2號”、“涪優3號”、“華雜6號”。

優質棉基地面積6-7萬畝,單產超“雙百”,總產達15-18萬擔,產品衣分高、纖維長、品質優,屬國家免檢棉。

牲豬基地集繁殖、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年加工銷售"內三元"、"外三元"優質雜交豬及土豬近10萬頭。

“三鳥”基地年飼養“三鳥”80萬隻,產蛋1020噸,出籠50萬隻,其中雞10萬隻,鴨30萬隻,鵝80萬隻,可作禽類肉食品分割、燒烤原料。

牛羊基地年飼養牛4000頭、羊5000隻,其中良種及改良乳牛3000頭。

蓮藕基地面積2000畝,年產蓮子50噸,鮮藕8000噸。

旅遊景點

街河市鎮街河市鎮
松滋中部有街河市鎮,鎮中有一古寺,名為苦竹寺。苦竹寺殿雅景幽,煙雲迴環,有人贊其似小西天。寺中翠竹猗猗,名為苦竹。它雖不及楠竹高聳,然亦有它獨到之處。竹節處,生長五枝,形似龍爪。微風吹過,苦竹鳴珂,恰似龍吟。因其味苦,故取名苦竹。苦竹林中,有一井名為甘泉井,其水清澈純淨,甘甜爽口。井旁一亭,匾額題字頗遒勁秀美,曰“甘泉亭”。苦竹寺能成為松滋名勝之地,自宋以來,苦竹、甘泉能成為文人墨客觀覽品嘗的對象,與宋代黃庭堅的神奇傳說是分不開的。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能文能詩,又是大書法家,名聲很大,然一生經歷坎坷。紹聖二年(1095)貶為涪州別駕後,他整天沉浸在藝術的天地之中,潛心誦詩寫字。一日他於蝦蟆碚邊,醮墨揮毫剛罷,洗筆時不慎將一枝心愛的毛筆遺失水中,嘆息之餘,也就未放心上。數年之後,庭堅出川東下,暫住荊州。一日游至松滋,在一草庵中歇息,忽見佛爐中插有一筆,取過一看,驚奇不已,原來是以前四川遺失之物。遂問庵中老僧,於何處得來。老僧答,是於井中汲水得之。原來庵中古井,其泉脈,通連蜀地,難怪泉水甘美,勝過他處。山谷驚喜之餘,微微一笑,命人將筆插回爐中。又一件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筆微露嫩芽,轉植於地中之後,很快生根,發葉,頃刻間長成濃密青翠的苦竹了。僧人見此奇異之事,遂募捐將草庵擴修成寺,以苦竹作為寺名。不久,這苦竹蔓延繁衍,將佛殿周圍的空隙之處都長滿了,濃濃密密,把個寺院裝點得更加雅致,更加清幽。

文化教育

街河市鎮地圖街河市鎮地圖

街河市鎮,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歷代都是鄂東區革命老區的教育文化中心之一。街河市鎮中學作為鄂東地區育人的搖籃,在悠悠歲月中,經過了漫長的百年歷史,培養出無數風流人物,向社會輸送大量傑出人才,為街河市鎮地區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街河市鎮中學是一所比較規範的山區中學,各種設定較齊全,校園面積39788平方米,校舍13784平方米。現有四層三十二間氣勢宏偉的教學樓一棟,占地面積75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8平方米,一棟教工宿舍樓,16套1540平方米,有二級實驗室一個,學農基地6畝,學生活動場15206平方米,有250米環形跑道和比較規範的燈光球場,有三層學生宿舍樓一幢,八室配套齊全。

街河市鎮中學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現在教職工65人,其中專任教師61人,學歷達標率為86。8%,高級,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32人,現有19個教學班,學生1334名。

學校素質教育碩果纍纍,中學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連續兩年獲全市縣市前三名,被評為湖北省體育先進學校、松滋市體衛藝先進學校。學生在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15人,省級獎43人,學生在省級發表作品543篇,還有8名教師論文在省級獲獎並刊載。2001年成功地承辦了團風縣第三屆少年兒童田徑運動會。街河市鎮中學充滿著生機,充滿著活力,在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正以它特有的矯健步伐迎接新的挑戰。

黃岡荊州鄉鎮(一)

黃岡市和荊州市是湖北兩個重要的城市它們地大物博,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黃岡和荊州的一些鄉鎮吧~

荊州市行政區劃

區縣街道鄉鎮
沙市區

解放路街道| 崇文街街道| 中山路街道| 勝利街街道| 朝陽路街道| 岑河鎮| 觀音壋鎮| 鑼場鎮 | 關沮鄉| 立新鄉| 聯合鄉

荊州區

西城街道 | 東城街道| 城南街道| 紀南鎮| 川店鎮| 馬山鎮| 八嶺山鎮| 李埠鎮| 彌市鎮| 郢城鎮| 太湖農場| 菱湖農場

洪湖市

新堤街道| 濱湖街道 | 螺山鎮| 烏林鎮| 龍口鎮| 燕窩鎮| 灘鎮| 峰口鎮| 曹市鎮 | 府場鎮| 戴家場鎮| 瞿家灣鎮| 沙口鎮 | 萬全鎮| 汊河鎮 | 黃家口鎮| 老灣回族鄉

松滋市

新江口鎮| 南海鎮| 八寶鎮 | 涴市鎮| 老城鎮| 陳店鎮 | 王家橋鎮 | 斯家場鎮| 楊林市鎮| 紙廠河鎮| 街河市鎮| 洈水鎮 | 劉家場鎮| 沙道觀鎮| 萬家鄉| 卸甲坪土家族鄉

石首市

繡林街道 | 筆架山街道 | 新廠鎮| 橫溝市鎮| 大垸鎮| 小河口鎮| 桃花山鎮| 調關鎮 | 東升鎮 | 高基廟鎮 | 南口鎮 | 高陵鎮 | 團山寺鎮 | 久合垸鄉| 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監利縣

容城鎮 | 朱河鎮 | 新溝鎮| 龔場鎮| 周老嘴鎮 | 黃歇口鎮| 汪橋鎮 | 程集鎮 | 分鹽鎮| 毛市鎮| 福田寺鎮| 上車灣鎮| 汴河鎮 | 尺八鎮| 白螺鎮 | 網市鎮| 三洲鎮| 橋市鎮 | 紅城鄉| 棋盤鄉| 柘木鄉| 大垸農場| 荒湖農場

江陵縣

資市鎮| 灘橋鎮| 熊河鎮 | 白馬寺鎮| 沙崗鎮| 普濟鎮 | 郝穴鎮 | 馬家寨鄉| 秦市鄉| 江北農場| 三湖管理區| 六合垸管理區

公安縣

斗湖堤鎮| 埠河鎮| 夾竹園鎮| 閘口鎮| 楊家廠鎮| 麻豪口鎮 | 藕池鎮 | 黃山頭鎮| 孟家溪鎮 | 南平鎮 | 章莊鋪鎮| 獅子口鎮 | 斑竹壋鎮| 毛家港鎮| 甘家廠鄉| 章田寺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