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妥拉唑

泰妥拉唑,一種藥品。

基本信息

藥物名稱:泰妥拉
英文名稱:Tenatoprazole
化學名: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2-甲基亞磺醯基)-咪唑並 (4,5-b)吡啶
劑型:片劑、膠囊
規格:7.5mg
適應症:用於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綜合症等與胃酸分泌失調有關的疾病
開發公司:東京田邊公司、三菱公司和北陸製藥聯合開發

藥物介紹

消化系統疾病是常見的多發病之一,其中以潰瘍病為主,總的發病率約占人口的10~20%。
美國消化性潰瘍病患者約10%,德國為12.3%;我國根據少數地區調研,消化道疾病發病率為11.43%,其中消化性潰瘍發病率為4.54%。 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環境變遷,人口結構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主要因吸菸、飲酒、情緒緊張、藥物刺激等引起的消化性潰瘍發病率逐漸增高,成為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基於這些原因,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在臨床上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因此開發生產安全有效的抗消化性潰瘍藥物已受到關注,並成為目前藥物研究開發的重點和熱點之一。
H+/K+-ATP酶抑制劑,即質子泵抑制劑(PPI)是一類新型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H+/K+-ATP酶(質子泵),位於胃壁細胞的管狀囊泡和分泌管膜上,參與胃酸分泌的最後一個環節,抑制此酶的活性,即可抑制各種因素引起的胃酸分泌。 質子泵抑制劑主要用於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綜合症等與胃酸分泌失調有關的疾病。這類藥物較組胺H2-受體拮抗劑及其它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如選擇性高、療效好、副作用少,與抗生素配伍的複方製劑可消除幽門螺鏇桿菌(胃潰瘍致病菌)等。
現已批准上市的質子泵製劑有奧美拉唑(1988年上市)、蘭索拉唑(1992 年上市)、泮妥拉唑(1994年上市)以及雷貝拉唑(1998年上市)。這類藥物一經上市即迅速成為抗消化性潰瘍的主力軍,歐美一些國家把質子泵抑制劑藥作為消化性潰瘍的首選藥。據國外資料報告,阿斯特拉公司的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商品名為洛賽克) 1996年即成為世界頭號暢銷藥,銷售額達246.25億克郞(約34億美元), 2001年銷售額達約60億美元。
在我國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均被列入我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藥物研究

泰妥拉唑為日本東京田邊、日本三菱公司和日本北陸製藥公司聯合研製開發的一種新型胃H+/K+-ATP酶抑制劑(即質子泵抑制劑)。1999年4月在日本提交新藥申請,預計2002年批准上市。
與同類型的其它品種相比,其抑制H+/K+-ATP酶的活性更強,對各種試驗潰瘍均有效,而且穩定性較其他質子泵抑制劑顯著提高。 泰妥拉唑劑量依賴性的抑制幽門結紮大鼠的胃酸分泌,ED50為3.0mg/k g。它阻斷豬胃液H+/K+-ATP酶生理活性和胃動力的效果與奧美拉唑幾乎相等( IC50=6.2/4.2mg/kg P.O.)。

藥物試驗

動物試驗

動物試驗表明:口服泰妥拉唑 0.2mg/kg 7天比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更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給藥3~4次後達到最大療效。胃簍管大鼠口服泰妥拉唑0.3mg/kg,胃酸分泌減少的持續時間比奧美拉唑(0.6mg/kg)和蘭索拉唑(0.9mg/kg)長。犬胃微粒體進行的離體試驗中泰妥拉唑、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抑制H+/K+-ATP酶的IC50分別為8.6、8.8和9.9umol/L。眾多試驗表明泰妥拉唑抑制H+/K+-ATP酶的活性優於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

穩定性

在穩定性方面,國內對來自葡萄牙、巴西、印度、中國等13個國家的3 4個奧美拉唑製劑的穩定性作了測定。結果表明,只有6個產品(18%)在試驗期間呈現良好的物理和化學的穩定性。27個產品(79%)較差(含中國產品),其活性成分出現了明顯的化學分解,物理性質如顏色和溶出度等亦相應出現變化。而在一項旨在比較各種質子泵抑制劑的穩定性的試驗結果顯示,在60℃、相對濕度75%的條件下考察8天,奧美拉唑分解後只剩下3%的有效成分,而泰妥拉唑的這一數據為 77%,說明泰妥拉唑穩定性遠優於奧美拉唑。

抗酸藥及治療消化性潰瘍病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