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烏雞

泰和烏雞

泰和烏雞是江西省泰和縣特產,原產於泰和縣武山北麓,根據產地又稱武山雞,因具有叢冠、纓頭、綠耳、鬍鬚、絲毛、毛腳、五爪、烏皮、烏肉、烏骨“十大”特徵以及極高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而聞名世界。

榮譽認證

泰和烏雞,早在1915年就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被評為“觀賞雞種”,榮獲金獎。2000年農業部將泰和烏雞定為首批國家級畜禽保護品種;2002年泰和烏雞蛋在“神舟三號”宇宙飛船進行了太空生命科學試驗;2004年泰和烏雞成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07年6月參加世界地理標誌大會展覽並列入世界地理標誌產品名錄,受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保護;2007年9月《泰和烏雞》國家標準發布並於10月1日起實施。
泰和烏雞泰和烏雞

營養成分

泰和烏雞珍貴之根本在於成份。張仲景和李時珍,就曾對泰和烏雞的藥用價值作了歸納總結,現代科學檢測,泰和烏雞含有18種胺基酸(特別是人體必需的胺基酸)
泰和烏雞及生產環境泰和烏雞及生產環境
和8種微量元素及大量的維生素。就胺基酸而言,中外科學家的檢測證明,烏雞、烏雞的各個部位及烏雞系列產品均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且含量高於其他肉類產品,因此,烏雞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烏雞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E。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是號稱維生素A含量之王的鰻魚的10倍。在微量元素方面,泰和烏雞含鐵量比菠菜的含量高10倍,含鋅量是大豆的3.3倍。

藥用價值

泰和烏雞是著名的飲食藥用雞,全身均可入藥,骨、肉及內臟均有藥用價值,可以配成多種成藥和方劑。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泰和烏雞甘平無毒,益助陽氣,滋陰補腎,治心絞痛,和酒五合服之”等記載;清代初期汪昂所著《本草備要》一書中,有“泰和烏骨雞補虛勞,甘平,雞屬木,骨黑者屬水,得水木之精氣,故能益肝腎,退熱補虛,男用雌,女用雄”等記載;《中國醫學辭典》和《辭海》中,均稱泰和烏雞是我國珍貴的藥用品種,具有入藥治病的作用;《中國藥用動物志》亦記述:泰和烏雞具有補肝腎、益氣血、清虛熱的功能,主治遺精,久瀉久痢,消渴,赤白帶下,骨蒸勞熱等。以泰和烏雞為原料生產的“烏雞白鳳丸”聞名遐邇,泰和烏雞治病驗方及療效更是令醫學界追崇。

相關傳說

泰和烏雞相關產品泰和烏雞相關產品
在泰和當地民間流傳著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傳說———泰和烏雞是白鳳仙子的化身。世傳當年仙人呂洞賓等“八仙”雲遊至武山,恰逢重陽佳節,處處丹桂瓢香、金菊怒放,一派祥和景象,便乘興登臨武山,飲酒論道,賞景賦詩。武山的風景使“八仙”深深陶醉,“八仙”便相約500年後的重陽節再游武山。殊不知500年後呂洞賓等“八仙”故地重遊,但見武山一帶瘟疫流行、民不聊生、頹廢不堪。呂洞賓遂與諸仙商定,擇武山武疊峰北岩開壇煉丹,以濟蒼生。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煉,丹藥煉成,正待出爐,忽然天昏地暗,妖風大作,仙丹危在旦夕。“八仙”一面合力與妖魔鬥法,一面急向王母娘娘求援。王母娘娘速派身邊的侍女———兩位白鳳仙子攜帶瑤池瓊漿玉液置於煉丹爐中,“八仙”頓時功力大增,將妖魔降除。兩位仙女卻被妖風捲入煉丹池,忍受烈焰鍛鍊,皮肉、內臟、骨頭俱被燒得焦黑。丹藥出爐後,兩位仙女化成一對白鳳烏雞。為防止妖魔再次興風作浪,白鳳仙子留在人間,為百姓祛病驅邪,造福天下。後被世人譽為“神鳥”,這就是泰和烏雞。

品種特徵

泰和烏雞,性情溫順,體軀短矮,骨骼纖細,頭長且小,頸短,具有顯著而獨特的外貌特徵與生物等特徵,極易與其他品種區別。
泰和烏雞原產地域保護泰和烏雞原產地域保護
民間謂其有如下“十全”之說,是指泰和烏雞的十大特徵:絲毛,全身披白色絲狀絨毛;纓頭,頭的頂端有一撮白色直立細絨毛,公雞尤為明顯;叢冠,素有鳳冠之稱,公雞多為玫瑰冠形,母雞多為草莓冠及桑椹冠形;綠耳,耳呈孔雀藍色;鬍鬚,下頜長有較長的細毛,形似鬍鬚;毛腿,兩腿蹠部外側長有叢狀絨羽,多少不等,俗稱裙褲;五爪,兩隻腳各有五爪;烏皮,全身皮膚、眼、嘴、爪均為黑色;烏骨,骨質及骨髓為淺黑色,骨表層的骨膜為黑色;烏肉,全身肌肉、內臟及腹內脂肪均呈黑色,胸肌和腿肌色為淺黑色。泰和烏雞是中國特有的禽類種質資源,除西藏自治區外,各地都有一定規模的泰和烏雞飼養。而泰和烏雞質弱體輕,膽小怕驚,喜走善動,就巢性強,繁殖能力較低。離開原產地飼養,便易產生變異、退化。

歷史淵源

泰和烏雞原產於江西省泰和縣武山北岩汪阪塗村,泰和烏雞始錄史冊於唐宋,名揚天下於康乾,1567年,泰和烏雞的藥用功效載入李時珍《本草綱目》。[6]在《泰和縣誌》中記載:“武山雞,口內生香,以烏骨、綠耳、紅冠、五爪,毛白色者為最佳。……能治虛症、陰症、痘症,其功效在湯不在肉。”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泰和養雞人塗文軒,選了幾隻最好的泰和雞作為貢品獻到京城,乾隆如獲珍寶,賜名“武山雞”,並且封了塗文軒的官職。

品種保護

20世紀中葉,為了提高泰和烏雞的適應性產量,盲目雜交,導致品質下降,丟失了許多優良特性。為還烏雞本來面目,20世紀80年代,泰和烏雞保護工作被國家列入農業系統的星火計畫,設立了專門的原種烏雞種雞場,開展了長期的烏雞品種保護工作。1999年10月,泰和建立了第一個烏骨雞生態保護區,開始了原種烏雞的“提純復壯”工作,接著,泰和縣政府註冊了“泰和烏雞”商標,為泰和烏雞領到了合法的“身份證”。

養殖情況

泰和縣有著悠久的泰和烏雞飼養傳統和較高的生產管理水平。1992年,該縣質監部門與泰和烏雞原種場科技人員共同制定了《泰和烏雞》省級地方標準,有效地推進了泰和烏雞產業的發展。到21世紀初,泰和烏雞已成為當地人民致富的重要產業,2008年全縣萬羽以上泰和烏雞養殖戶達200多戶,5萬羽以上的養殖戶達20多戶,從事泰和烏雞養殖的骨幹企業有27家,全縣年飼養規模突破2000萬羽大關。泰和縣還加大了對泰和烏雞加工開發力度,江西生物穀食品科技園等企業陸續開發了白鳳春酒、白鳳仙酒、白鳳烏雞口服液等18種新產品;以泰和烏雞入藥的中成藥有幾十種,以烏雞白鳳丸、匯仁腎寶、烏雞口服液最著名。烏雞系列產品共有8大類130多個品種。其中烏雞酒、白鳳春酒、複方口服液等20多個主導產品暢銷港、澳、台地區,進入東南亞和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際市場。

原產地域保護

根據《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我局通過了對泰和烏雞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批准自2004年10月10日起對泰和烏雞實施原產地域保護(2004年第143號)。

保護範圍

泰和烏雞原產地域範圍以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關於明確泰和烏雞申報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範圍的批覆》(吉府字[2003]62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為江西省泰和縣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絲羽烏骨雞。
(二)育雛方法。
1、雞苗來源:保護範圍內飼養的原種絲羽烏骨雞。
2、育雛方式:網上育雛。
3、育雛密度:1至2周齡40至50隻/平方米。
4、飼料:天然飼料與泰和烏雞雛雞專用料相結合。
(三)飼養管理。
1、飼料:天然飼料為主輔以配合飼料。
2、飼養方法:實行放養和圈養相結合。
3、出欄時間:90日齡。
(四)品質特徵。
1、外貌特徵:具有絲毛、纓頭、復冠、綠耳、鬍鬚、毛腿、五爪、烏皮、烏骨、烏肉等10大特徵。
2、90日齡體重600至800克。
3、胺基酸含量指標:
天門冬氨酸≥2200mg/100g,蘇氨酸≥830mg/100g,絲氨酸≥720mg/100g,谷氨酸≥3100mg/100g,丙氨酸≥1370mg/100g
4、礦物指標。鋅(Zn)≥1.40mg/100g,鐵(Fe)≥1.1mg/100g,鈣(Ca)≥6.5mg/100g。

專用標誌使用

在泰和烏雞原產地域範圍內的生產者需要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的,應向泰和烏雞原產地域保護的申報機構―當地的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申請,經審查合格批准後,方可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