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窩潭鄉

泥窩潭鄉

泥窩潭鄉位於桃源縣東南部,東連深水港鄉,南抵剪市鎮,西鄰凌津灘鎮,北與三陽鎮接壤,東西長14公里,南北寬11.8公里,總面積91.66平方公里,折合137495.3畝,占全縣總面積的2.06%。耕地面積40550.1畝,其中水田面積33848.4畝,林地面積62682.5畝,果園5500畝。

基本信息

泥窩潭鄉位於桃源縣東南部,東連深水港鄉,南抵剪市鎮,西鄰

泥窩潭鄉泥窩潭鄉
凌津灘鎮,北與三陽鎮接壤,東西長14公里,南北寬11.8公里,總面積91.66平方公里,折合137495.3畝,占全縣總面積的2.06%。耕地面積40550.1畝,其中水田面積33848.4畝,林地面積62682.5畝,果園5500畝,水域面積9044畝,下轄五馬寨、燕子岩、湖堰、靈雨寺、仙仁岩、青龍山、岩溪寺、集財坡、座河堰、鹹泉寺、牛車磴、燕岩廟、茶驛坪、龍門埡、古岩堉、花轎坪、官宦坪17個行政村,一個村級林場,174個村名小組,總戶數5166戶,總人口17673人,鄉村勞動10316人。域內系丘陵區,四周高,中間低,水利體系獨立,灌溉面積達85%,土地肥沃,農業生產發達,盛產水稻油菜、水果、藥材、楠竹、桃源雞、禽蛋等,是典型的魚米之鄉,1996年被列為省優質烤菸基地。

城鄉發展

近幾年來,在上級組織和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以發展為主題,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大力推進工業化、農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切實加強幹部作風建設和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各項工作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2005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目標管理紅旗鄉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總量躍上了新台階

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增加到8609萬元,工農業總產值實現11726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為7056.7萬元,農業總產值為47507.3萬元,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2626元,比2004年淨增208元。

2、農民收入穩步增加

一是農副產品全面豐收。藉助中央的惠農政策,政府地全力引導,充分

泥窩潭鄉泥窩潭鄉
地調動了全鄉人民民眾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2005年,全年糧食總產量達19516噸,油菜籽產量達1200噸,同創歷史最高記錄;牲豬、牛、羊、禽出欄分別為20000頭、1800頭、4000隻、35萬羽。二是農民負擔全面減輕。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1號檔案精神,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取消了農業特產稅,農業正稅降了3個百分點,附稅降了0.6個百分點,全鄉減少農業稅84.44萬元(含附稅),農業特產稅(含附稅)13.44萬元,總計97.88萬元,人平減負65元。三是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政策。全鄉發放國家糧食直補資金40.35萬元,水稻良種補貼資金50.01萬元,兩項總計90.36萬元。萬元;四是積極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全鄉勞務輸出共5035人,據鄉信用社和郵政局初步統計,全年外出務工人員每年從外引回資金約1000萬元;

3、農業結構調整出亮點

一是全鄉種植優良水稻3萬畝,優質油菜1.2萬畝,優質水果500畝(以桔、橙為主);二是建立了良種豬、牛、羊的繁殖基地。2005年上半年,我們引進香港老闆陳昌才,在龍門埡村投資150多萬元,建豬舍150間,飼養良種母豬150頭,建立了我鄉第一個良種豬繁殖基地。到目前止,該廠已產仔豬1000多頭,贏利50多萬,且帶動周邊民眾養豬50頭以上的3戶,20頭—50頭的10戶。2005年下半年,我們又引進老闆劉永紅,在官宦坪村投資80多萬,建豬舍24間,飼養良種母豬24頭,存欄肥豬100頭,現已獲利約10萬元。2005年底,古岩堉村陳義中引進北方優良種羊胡羊1組(15隻)進行試養,建立了良種種羊繁殖基地。

4、計畫生育穩中求優

泥窩潭鄉泥窩潭鄉

我們切實強化了人口與計畫生育管理,廣泛宣傳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嚴格執行現行生育政策,著力推進優質服務。2005年,全鄉共出生人口163人;其中計內161人,計外2人,出生率8.6‰;計畫內生育率達98%以上;節育措施落實率、流動人口管理率到位率、綜合管理到位率、健康監測到位率等均達上級要求。至2005年止,全鄉享受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30人,享受獨生子女保健費21人(專指已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在上級的多次檢查中受到好評,年底被縣委、縣政府評為計畫生育工作紅旗單位。

5、綜治形勢趨於穩定

我們認真貫徹縣綜治委各項檔案精神,牢固樹立“穩定為首、防範為主、管人為本、基層為重”的觀念,全面提升綜治功能。2005年,鄉綜治辦與鄉派出所聯合,對全鄉參與“六合彩”賭博活動和參與各種邪教的相關人員分層次進行教育與打擊,通過教育已徹底轉化的有11人。我們積極發揮“一中心五網路”的作用,及時地化解了各種矛盾,使糾紛調解成功率達到了95%以上,有效地控制了矛盾的擴大與升級。2005年,全鄉共出動法制宣傳車20台次,印發資料6000多份,開展普法宣傳活動10次,立刑案14起,破案14起,抓捕違紀犯罪人員5起,勞教1人,逮捕3人,取保1人,立治安案件8起,治安處罰19人,做到了無大案、無積案,確保了一方平安,奠定了社會沿著和諧的道路發展的基礎

6、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

2005年,我們組織廣大幹部和水利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全鄉水利現狀詳細勘察,然後進行合理規劃與設計。結合鄉情民意,我們突出把為民解難的“十百千萬”蓄水抗旱工程作為重中之重,即新建10座骨幹塘;整修100處老骨幹塘、河壩和機埠;整治1000口山塘;維修10000米灌溉渠道,到年底已全面完成,今年年初,我們又進一步對集鎮面貌進行了整理,共拆除違章建築物15間,基本統一了街道門面、規範了下水道的修建標準,建立了固定的垃圾場所4個,使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7、私營企業規模日益擴大

由於投資環境的不斷最佳化和各項優惠政策的出台,2005年,全鄉新引進項目2個(龍門埡村、官宦坪村良種豬繁殖基地),共引進資金200多萬元;私營企業民營企業規模日益擴大,已具規模的民營企業有花轎坪村的代雲桂荼廠、五馬機械廠、官宦坪村的機制紅磚廠;上規模的大米廠5家;解決了剩餘勞動力300多人,有力的促進了全鄉經濟地發展。

8、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到2005年,學校危房改造基本到位,在鄉財政十分艱難的情況下,2005年又投資16萬元改造了中學食堂,學校人文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經濟普查工作按上級的要求順利進展,圓滿完成了全鄉經濟普查的登記工作;保險、民政、青年、婦女、老乾、衛生、廣播、防疫、科協等各項工作都有了新的進步。尤其是民政優撫、動、植物的防疫工作得到了人民民眾的一致認可,被省、市、縣評為先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