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市鎮

剪市鎮位於桃源縣中南部,位於湘西山地向洞庭平區的過渡地帶,是典型的丘陵區,土地肥沃,丘崗山地面積大,且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歷來商賈雲集,聞名省內外。

基本信息

剪市鎮位於桃源縣中南部,距縣城7公里,東鄰漳江鎮,西接凌津灘鎮,並通國家重點工程凌津灘水電站,北抵泥窩潭鄉深水港鄉,南邊與寺坪鄉鄭家驛鄉桃花源鎮隔河相望。桃(源縣城)凌(津灘)公路縱貫全境,沅水貼身流淌,對河是319國道,水陸交通發達。剪市集鎮---剪家溪,歷史悠久,歷來商賈雲集,聞名省內外。剪市位於湘西山地向洞庭平區的過渡地帶,是典型的丘陵區,土地肥沃,丘崗山地面積大,且資源豐富。

簡介

剪市鎮,民間年間稱沿上鄉,解放後改為八區政府,1953年3月置剪市鎮,鏇於1956年撤消。1956年撤區並鄉,置剪家溪鄉,1958年為剪市公社,1961年撤銷剪市公社,新劃分為和平喜雨公社,歸剪市區管轄。1981年和平公社更名為八公橋公社。1983年八公橋、喜雨公社更名為八公橋、喜雨鄉。1995年撤區並鄉,八公橋、喜雨鄉合併為剪市鄉,1996年11月置剪市鎮。全鎮總面積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4119畝。轄28個村、2個居委會、296個村(居)民小組、7585戶,總人口2524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395人。

經濟

剪市鎮盛產稻穀、水果、木材。全鎮3萬多畝水田,正常年景可產稻穀1800萬元。2007年糧食播種面積60000畝,總產20000噸,其中優質稻15000畝,總產5200噸;果園面積22000畝,年產優質水果15000噸,形成了以喜雨園藝場為中心的香桃基地,以磨子崗為中心的碰柑基地和以玉皇殿村為中心福建紅瓤密柚基地。現有林木面積6無翼而飛萬畝,以張家灣、九龍、分水垴、發軔等林場為中心形成連片雄厚的林木資源,林木面積蓄量120萬立方米,木材和木製品暢銷長江中下游各省。鎮境內現有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9座,骨幹堰塘3049處,農業水利基礎設施較為完備,九龍灌區已實現節水澆灌,三八灌區整治已列入省市計畫,2007年度剪市鎮榮獲“市水工程建設十強鄉鎮”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