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職業技術學院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教發1999第26號)批准建立的一所綜合性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院是由漯河大學與漯河職工大學合併轉制而成。該學院座落在河南省漯河市雙龍文景區大學路中段,占地580 畝,建築面積31餘萬平方米,各類固定資產總值1.81億元.該學院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宗旨,走產學研結合之路。積極開展的“訂單培養”,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和區域經濟建設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產學研結合為核心,以創辦特色教育為目標,立足河南,輻射全國”的辦學思路,求實創新,開拓拼搏,力爭早日實現全國示範性高職院校的總體目標。

基本信息

簡介

黨委書記 陳黎東 高級經濟師,曾發表多篇論文、文學作品。2001年12月就任漯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以來,確立了"創新、競爭、發展"的辦學理念和"建設全省一流、全國示範性高職院校,進而實現升本"的發展目標,通過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幹部隊伍建設、積極推動辦學模式改革、提倡大力開展"訂單培養",使學院走上一條具有高職特色的辦學之路,為學院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院長 李五聚 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完成省級研項目4項,發表專著2部、學術論文30餘篇。2001年12月到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擔任院長以來,積極研究探索高職教育發展規律,確立"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思想,通過強化內部管理、建設師資隊伍、完善基礎設施,使學院辦學實力大大增強,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知名度、美譽度大幅度提升,為學院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為學院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院黨委副書記 景鳳英
副院長陳 軍
副院長顧文明
紀檢委書記任 龍
工會主席 齊順德
教學系(部)及

專業設定

學院現有8系3部:輕工系、機電工程系、經濟貿易管理系計算機工程系建築工程系、外語系、美術系、音樂系、師範部、基礎部、成人教育部(對外稱為漯河廣播電視大學)。學院面向全國招生,全日制在校生8000餘人,成人教育學生3000餘人。
學院高職類專科現開設專業主要有30個:計算機套用與維護、網路技術與信息處理、多媒體技術、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及套用、電子信息工程、財會電算化、市場行銷、電子商務、連鎖經營與管理、服裝設計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工程、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建築裝飾、工業與民用建築、建築概預算與監理、商務英語、旅遊與酒店管理、文秘與辦公自動化、高級護理、國小教育、國小英語教育、學前教育、音樂表演、音樂教育、美術教育、攝影、裝潢藝術設計。其中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計算機套用與維護、市場行銷為我院重點專業。
成人教育類本、專科(含開放教育、電大註冊視聽生)現開設專業11個。其中,本科層次有:會計學、法學、金融、工商行政管理、計算機套用。專科層次有:法律、會計電算化、小教師資、人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高級護理、金融、漢語言文學、計算機套用。

行政機構設定

黨政機構15個:院辦公室(行政辦、黨辦)、組宣部、團委、教務處、人事處、學生處、總務處、財務處、招生處、就業指導處、科研外事處、監察審計處、紀委辦公室、工會辦公室、保衛科 。
教學、管理輔助機構5個:圖書館、學報編輯部、督導室、現代技術教育中心、計算機管理中心。
後勤服務機構5個: 實業總公司、飲食服務中心、水電暖服務中心、物業管理中心、後勤修繕服務中心。
辦學理念
創新、競爭、發展

辦學指導思想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以黨的基本路線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遵循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堅持"三個面向",努力為"科教興市"、振興我市高等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服務;繼續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突出特色,揚長避短,找準定位,整體推進;擴大辦學規模,最佳化學科結構,提升辦學規格,增強學校綜合實力,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基礎厚、複合型、德智體美勞技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高素質人才。
辦學定位與目標
堅持創新、競爭、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學研結合為根本途徑,著力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較高職業素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等技術及經營、管理專門人才。既要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貢獻,又要實現學院自身的跨越式發展,把學院建成以高職教育為主體、集電大本專科開放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種層次辦學格局的"全國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
校風、教風與校訓
校風:團結拼搏,追求卓越
教風:敬業精業,嚴師名師
校訓:增進智慧型,創造輝煌
主要辦學特色
---- "訂單教育"譽滿全國
2002年5月,學院根據雙匯集團幾年內要在全國建立2000家連鎖店的計畫,主動出擊,與雙匯合作組建了"雙匯連鎖店長班",為該企業培養全國各地的連鎖店店長。緊接著又與上市企業銀鴿公司合作,組建了"高級技師班"和"職業經理班"。隨後,匯華集團、金港大酒店、中國移動漯河分公司、河南省天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元洲裝飾漯河分公司、漯河三鑫稀土有限公司、漯河網通公司等10多家用人單位也先後與學院聯合開設訂單班。截止目前,學院已先後與十幾家企業合作開辦各類訂單培養班20餘個,學生人數超過1000人。
學院的"訂單培養",開闢了校企合作育人的新天地,收到了校、企、生三贏的良好效果。第一,"訂單培養"提前為學生預訂到了就業崗位,使其學有所向,學有所用,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第二,"訂單培養"為企業培養了大批基礎理論紮實、動手能力強、發展後勁足的套用型人才,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引起企業對教育投入的興趣,推進了產學研結合的步伐。第三,"訂單培養"使我院拓展了辦學空間,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實現了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辦學目標,對高職院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良好社會形象等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學院的"訂單培養"模式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國教育報》、《大河報》、《教育時報》等多家新聞媒體都對此加以關注和報導。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4年河南省高教工作會議和全國第三次高等職業教育產學研經驗交流會上,多次稱讚學院 "訂單培養" 的辦學模式,對學院創新辦學模式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大力開展訂單培養,把課堂搬進車間,培養、培訓融為一體,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使學生在校即成為企業準員工,實現了學校與企業零距離對接",已成為學院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辦學模式。

主要辦學成果

---- 學院十分注重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注重建設一支素質優良、作風頑強、富於創新的中層幹部隊伍。2003年3月至8月,在全國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和浙江大學一起成為全國高校兩所試點單位。省委書記李克強把漯河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自己的聯繫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賀國強親自來校視察調研,對學院工作中取得的優異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 學院注重創設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環境,強化師德教育,牢固樹立"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為楷模"的意識,使全體教職工以良好的師表風範投身於學院工作當中。學院管理工作從基礎抓起,制定製度,規範程式,使各項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科學化發展道路。
---- 學院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積極營造高素質實用性人才成長的環境,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學院以專業課為主渠道,通過開設一定數量的文化素質教育必修課或選修課、定期舉辦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素質教育講座等形式,不斷拓展學生的文化素質;結合專業教學活動,強化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全院範圍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活動,舉辦大學生文化節、校園歌手大獎賽、大學生素質大賽等系列活動;建立各類學生社團組織20餘個,把社團活動作為培養學生興趣和特長的重要途徑;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藉助音樂系、美術系特色教學活動,多方面營造美育氛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 學院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在各教學系部進行產業市場調查論證的基礎上,調整、改造弱勢專業,鞏固、開發具有市場潛力的優勢專業。在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學院開設的高職類專業從1999年的8個增至2004年的30個。緊貼市場辦教育,抓住特色做文章,使專業創新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突破,為教學改革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學院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 學院積極探索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大力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開創出符合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實際"訂單培養"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採取"問題探究式"、"任務教學式"、"討論一辯論式"、"案例教學式"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自學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加大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力度,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課堂,到生產一線去感受、去實踐,積累直接經驗,努力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途徑。
---- 學院按照"突出重點、整體最佳化、政策引導、加壓驅動"的原則,在加強師德教育和隊伍管理的基礎上,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先後啟動"雙百工程"和"教授工程"和爭創名系、名專業、爭當名師的"三名"工程。同時,面向全國招聘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家型人才到校任教,採取措施鼓勵選拔優秀中青年教師外出進修、培訓、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提高教師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努力造就一支與高職教育相適應的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
----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的招生、就業工作,創新思路,積極開拓生源市場,超前思考,主動和企業聯繫推薦學生到"雙匯"、"銀鴿"等大型上市企業就業。學院的招生、就業工作連續多年處於全省同類院校領先地位。《中國教育報》、《大河報》、《教育時報》、《漯河內陸特區報》、河南電視台等新聞媒體都對學院的辦學情況予以報導。
---- 學院堅持不懈地實施開放辦學,培養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具有遠見卓識與國際接軌的高等實用型人才。目前已與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尼等國家的高校與教育機構建立了文化交流與教育合作的友好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