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捕撈業

水產捕撈業是指在海洋或內陸水域中捕獲天然的或人工放流的魚類或其他水生經濟動物的生產事業。

水產捕撈業

正文

在海洋或內陸水域中捕獲天然的或人工放流的魚類或其他水生經濟動物的生產事業。
種類 水域性質分,有海洋捕撈與淡水捕撈兩大類。海洋捕撈按作業範圍又可分為:①沿岸捕撈。習稱“近海漁業”。其生產範圍主要在沿岸或距離陸地較近的淺海水域。漁船一般噸位較小,在海上生產時間較短,有的作業若干天,有的早出晚歸。②外海捕撈。習稱“外海漁業”。其生產範圍離岸較遠,一般在水深200米大陸架範圍內,漁船裝備較齊全,在海上可連續生產半月至一月。③遠洋捕撈。習稱“遠洋漁業”。其中一種是遠離本國大陸架,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水域從事大洋性作業。多由大型加工母船和若干捕撈漁船組成的船隊,或者是帶有魚品加工、冷凍設備的大型漁船進行生產。另一種是以別的國家陸地作為基地進行生產。淡水捕撈作業範圍主要在江河、湖泊、水庫。1983年世界漁獲量7650萬噸,其中海洋捕撈量6761萬噸,約占88%。
產生和發展 捕獲天然魚類和其他水生經濟動物,是人類最早取得食物的手段之一。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產生以後,它仍然是一項重要的生產活動。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捕撈作業逐步由沿岸向外海或深水發展,規模也逐步擴大。19世紀末漁船使用蒸汽機為動力機,20世紀初漁船的蒸汽機為柴油機所代替,引起捕撈業的巨大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海洋捕撈業進入大發展時期。1960年世界漁獲量達3394萬噸。60年代以後發展更為迅速,不但漁船大型化,在助漁導航儀表、漁具、漁法、漁獲物保鮮和加工等方面,都日益完善,捕撈活動迅速向深海、遠洋發展。1981年世界海洋漁獲量已達6682萬噸,為人類提供了大量動物性蛋白質。但是有些海域因捕撈過度,損害了漁業資源的再生能力,導致資源衰退。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許多國家根據漁業資源生物學的特徵,利用數學模型、電子計算機技術,評估資源量,確定許可漁獲量;並採取規定禁漁區禁漁期,限制捕撈力量、品種和規格等措施。淡水捕撈因受國家地域和水域面積的限制,發展慢于海洋捕撈。
中國的概況 中國的水產捕撈業在水產業中占主要地位,1985年漁獲量占水產品總量的56%,其中海洋捕撈約占漁獲量的88%。
中國周圍海洋漁場面積約為150萬平方公里,漁業資源豐富,海洋魚類約有1500多種,還有種類眾多的蝦、蟹、貝、藻等水產動植物。20世紀80年代初已開發的沿岸和近海主要漁場有:渤海的遼東灣漁場渤海灣漁場;黃海的煙威漁場、大沙漁場、連青石漁場;東海的閩東漁場魚山漁場、舟山漁場、長江口魚場;南海的粵東漁場、粵西漁場,以及北部灣漁場。外海主要漁場有:沙外漁場江外漁場舟外漁場魚外漁場溫外漁場閩外漁場以及西沙、中沙、南沙諸島漁場等。淡水總面積約2.5億畝,面積較大的捕撈水域有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太湖等。約占淡水水面46%的江河水面也是重要的捕撈場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海洋捕撈業發展較快。建國初期,漁船噸位小、馬力少,裝備落後,大部分是木帆漁船,只能在近海小規模作業。隨著漁船數量的增加和船型的更新以及裝備的改善,作業海域逐步擴大。20世紀70年代開始向外海發展。海洋捕撈產量從1950年的54萬噸增加到1985年的394萬噸。1985年3月第一支遠洋漁業船隊從福建省馬尾港啟航駛往非洲,標誌著中國水產捕撈開始向遠洋發展。由於中國經濟還不發達,漁船工業生產能力不高,海洋作業的範圍有限。在淡水捕撈方面,產量波動較大,1950年為30萬噸,1960年增加到70萬噸,因捕撈過度以及圍墾造田、水域污染、部分水域用於養殖等,產量銳減,1980年僅34萬噸,1985年上升到48萬噸。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