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外漁場

魚外漁場以1998年4月調查為例,游泳生物95種,鯷魚26.09%,發光鯛占23.34%,竹莢魚占9.42%,半紋水珍魚占5.47%,帶魚占3.95% 魚外漁場以1997年11月調查為例,浮遊動物共有212種,普通波水蚤占15.00%,帽形真哲水蚤占8.94%,麗隆劍水蚤占8.42%,精緻真刺水蚤占8.42%,肥胖箭蟲占4.21% 魚外漁場以1997年10月調查為例,底棲生物46種,紐蟲占59.38%,歐努菲蟲占9.55%,日本圓柱水虱占4.50%,雙鰓內卷齒蠶占2.66%,尖尾細螯蝦占2.45%

漁場概況

所在海區 位於魚山漁場東側,其範圍為28°00ˊ~29°30ˊN,125°00ˊ~127°00ˊE ,面積約為9400平方海里
物理環境 水溫年平均表層為19.6~25.6℃,鹽度年平均表層為33.6~34.5,水深60~1300米
水文環境 有健跳江,椒江,甌江等中小型江河入海,漁場受浙江沿岸水和台灣暖流控制,魚外、溫外漁場還受黑潮邊緣的影響,海洋環境條件優越
游泳生物 魚外漁場以1998年4月調查為例,游泳生物95種,鯷魚26.09%,發光鯛占23.34%,竹莢魚占9.42%,半紋水珍魚占5.47%,帶魚占3.95%
浮游動物 魚外漁場以1997年11月調查為例,浮遊動物共有212種,普通波水蚤占15.00%,帽形真哲水蚤占8.94%,麗隆劍水蚤占8.42%,精緻真刺水蚤占8.42%,肥胖箭蟲占4.21%
浮游植物 魚外漁場以1999年6月調查為例:共有56種浮游植物,細長翼根管藻占94.18%,洛氏角毛藻占1.77%,窄隙角毛藻占1.10%,並基角毛藻占0.75%,密聚角毛藻占0.24%
底棲生物 魚外漁場以1997年10月調查為例,底棲生物46種,紐蟲占59.38%,歐努菲蟲占9.55%,日本圓柱水虱占4.50%,雙鰓內卷齒蠶占2.66%,尖尾細螯蝦占2.45%
主要捕撈對象 帶魚、大黃魚綠鰭馬面魨、白姑魚、鯧魚、鰳魚、金線魚、方頭魚和鮐鰺魚、烏賊、劍尖槍烏賊
主要漁期 全年
底形底質 底質砂、粘土軟泥

漁場性質

沿海和近海是帶魚、大黃魚、烏賊、鯧魚、鰳魚,鮐、鰺的產卵場和眾多經濟幼魚的索餌場,外海是許多經濟魚種的越冬場的一部分,又是綠鰭馬面魨向產卵場洄游的過路漁場和劍尖槍烏賊的產卵場。本海區不但是對拖網和流刺網的良好漁場,同時還是民眾燈光圍網、單拖和底層流刺網的良好漁場,近年來燈光敷網和河魨魚釣作業也在這一海區逐漸興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