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尖槍烏賊

劍尖槍烏賊

劍尖槍烏賊劍尖槍烏賊(學名:Loligo edulis)為槍烏賊科槍烏賊屬的動物,俗名拖魷魚、劍端鎖管、透抽。分布於日本、菲律賓群島海域,包括黃海、東海、南海等海域,生活環境為海水,多生活於淺海。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橫濱。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劍尖槍烏賊劍尖槍烏賊

胴部圓錐形,後部削直,胴長約為胴寬的4倍,雄休胴腹中央具一條筋肉隆起;體表具大小相闊的近圓形色素斑,均屬小型。肉鰭較長,約為胴長的五分之三,後部略向內彎,兩鰭相接略呈縱菱形。無柄腕長度有所差異,腕式一般為3〉4〉2〉1,吸盤2行,各腕吸盤以第2、第3對腕上者較大,吸盤角質環具長板齒8、9個,雄性左側第4腕莖化,從頂端向後約占全腕三分之二處的吸盤特化為2行尖形突起;觸腕穗吸盤4行,中間2行大,邊緣、頂部和基部者小,大吸盤角質環具大小相間的尖齒,一般是大1小2,也有大1小1,大1小3的情況,相間的性質比較整齊。內殼角質,披針葉形,後部略尖,中軸粗壯,邊肋細弱,葉脈細密。在直腸兩側,各具一個紡錘形的發光器。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500毫米。

生活習性

劍尖槍烏賊劍尖槍烏賊

淺海性種類,棲居環境與中國槍烏賊相近,在南海常與中國槍烏賊的生活區重疊,但適溫範圍較中國槍烏賊廣。據日本西海區水產研究所等(1978)報告,劍尖槍烏賊的生活適溫為12-27℃,適鹽為32.0-34.7‰,白天多棲息於中下層,夜間多活躍於中上層;隨季節的不同,從20米至210米水層中均有發現。有春生群、夏生群和秋生群。春生群每月平均生長約18-20毫米,夏生群和秋生群每月平均生長約18毫米。兇猛肉食性,胃含物中以魚類的出現頻率最高,也攝取大型浮遊動物、蝦類以及本種和太平洋裙柔魚的幼年個體。

繁殖習性

在自然海區中周年都有繁殖活動。交配後不久即產卵,卵包子棒狀的膠質卵箱中,卵鞘長100-200毫米,每個卵鞘中包卵200-400個,一尾成熟的雌體約產卵鞘50餘個,總的產卵量約為1-2萬個。一年性成熟,產卵後親體相繼死去。孵化期約需一個月,剛孵出的稚仔胴長約4毫米。

分布

黃海東海南海日本青森縣以南,菲律賓群島海域。在中國近海,主要群體分布的北限,大體在嵊山東北的海礁附近,本種在黃海很少見。

分布類型

海水

軟體動物門(三)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