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灣漁場

海州灣漁場位於黃海南部(34°00ˊ~35°30ˊN,121°30ˊE以西),總面積達7900平方海里,水深為16~50米。它是全國八大漁場之一,因盛產黃魚、帶魚、梭子蟹、對蝦等多種海產品而久負盛名。漁場水溫適中,沿岸10多條入海的河流為其帶來豐富的營養物質,適宜魚蝦等海洋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前三島附近海域水質優良,是江蘇省惟一的海參、鮑魚、扇貝等珍貴海產品的產地。

自然環境

物理環境 水溫年平均表層為14.4~15.7℃,鹽度年平均表層為31.1~31.7,水深16~50米

魚多蟹肥 魚多蟹肥

水文環境 沿岸流和黃海暖流

底形底質 底質粉砂

漁場生物

游泳生物 海州灣漁場以1998年11月調查為例,游泳生物45種,棘頭梅童魚占20.41%,銀鯧占15.56%,蛇鯔占12.78%,黃鯽占11.29%,鳳鱭占10.73%

浮遊動物 海州灣漁場以1998年5月調查為例,浮遊動物共有30種,夜光蟲占92.72%,中華哲水蚤占6.62%,墨氏胸刺水蚤占0.17%,強壯箭蟲占0.15%,燈塔水母占0.052%

浮游植物 海州灣漁場以1998年5月調查為例:共有28種浮游植物,三角角藻占42.57%,輻射圓篩藻占14.83%,曲舟藻占8.19%,舟形藻占8.19%,星臍圓篩藻占6.16%

底棲生物 海州灣漁場以2000年8月調查為例,底棲生物50種,鮮明鼓蝦占16.15%,光輝背棘蛇尾占11.07%,日本殼蛞蝓占9.23%,斑角吻沙蠶占8.92%,梳鰓蟲占8.15%

漁場捕撈

捕撈對象 鮻魚、鮸魚、鰳、小黃魚、白姑魚、鱸魚、帶魚、毛蝦、黃鯽、鮁魚、金烏賊

漁場性質

沿岸漁場,其大部分水域在禁漁區內,是東海帶魚的產卵場之一。近年來由於資源保護不力,已形不成漁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