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域漁業和水產養殖現狀及潛力2006

2.1亞太區域的捕撈業產量 2.2亞太區域的水產養殖產量 圖10南亞地區主要水產養殖品種產量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農業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1月1日)
平裝: 5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09135864
條形碼: 9787109135864
尺寸: 29.2 x 20.4 x 0.8 cm
重量: 358 g

內容簡介

《亞太區域漁業和水產養殖現狀及潛力2006》內容簡介:漁業和水產養殖業在亞太地區一直保持著根本重要性。自2002年以來,捕撈業和水產養殖業產量均有增長(捕撈業增長3%,水產養殖業增長14%)。2004年,該區域捕撈業(4670萬噸)和水產養殖業(5430萬噸)產量分別占全球的49%和91%。這樣巨大的產量為本區域增加稅收和就業提供了許多機會,並且應該為扶貧和提高糧食安全水平也做出貢獻。然後,實現這個目標還需克服許多挑戰。
利用聯農組織收集的漁業數據和信息,本報告介紹了該區域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生產趨勢的綜合情況,評鑑了漁業資源和水產養殖品種的現狀及其對國民經濟和糧食安全的貢獻。每個次區域及水產養殖品種類別都進行了詳細論述。
對於兩個新出現的問題——非法、未經報告、未受管制(IUU)的捕魚問題及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糧食安全和貿易問題,為保障行業可持續發展今後必須更密切地關注,本報告也對其進行了闡述。

目錄

檔案的準備
書中論述涉及的地理範圍
前言
1.亞太區域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的貢獻
1.1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1.2對扶貧及糧食安全的貢獻
2.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的生產趨勢
2.1亞太區域的捕撈業產量
2.2亞太區域的水產養殖產量
2.3次區域的現狀和趨勢
3.資源狀況
3.1評估漁業資源狀況
3.2種群評估結論
3.3歷史上拖網生物量分析結論
3.4大海洋生態系統的結論(LMES)
3.5漁民觀點結論
3.6水資源
3.7漁業資源
4.水產養殖業狀況
4.1肉食性或需要較高生產投入的種類
4.2投入要求低的魚類
4.3甲殼類動物
4.4軟體動物
4.5水生植物
4.6爬行和兩棲動物
4.7小生境水產養殖種類
5.亞太區域漁業和水產養殖業面臨的有關問題
5.1亞太區域非法、不報告和不管制(IUU)捕撈
5.2水產品貿易的質量與安全
6.亞太區域漁業和水產養殖業前景
6.1全球和區域預測
6.2未開發的漁業
6.3小型漁業
6.4水產養殖業
表目錄
表1各國捕撈業和水產養殖業對GDP的貢獻(2004年)
表22004年世界前五名漁業貿易國
表32004年世界前十名海產品貿易國
表4亞太區域低值魚(小雜魚)預計產量
表5亞太區域捕撈產量前20名
表62004年十大養殖產品生產國(不含水生植物產品)
表7亞太區域養殖量最大的前20個種
表8南亞地區捕撈產量10大種類
表9東南亞地區捕撈業產量10大種類
表10中國海洋捕撈產量前10位的種類
表11中國未確定的捕撈產量
表12亞洲其他地區10大種類捕撈產量
表13大洋洲捕撈業:產量前10位的種類
表14亞太漁業委員會部分國家的魚類種群評估概況
表15不同水平的捕撈努力量產生的捕撈量、收入、成本和利潤比較
(MSY一最大持續產量;.MEY一最高經濟收益)
表16亞太區域的大海洋生態系統(不包括澳大利亞西部、東部、東北和西南部)
表17中西部太平洋和印度洋鮪魚類的狀況
表18“未分類的海洋魚類”水產養殖產量報告
表19八大羅非魚產地(2004年)
表20羅非魚出口地
表21十大鯉魚和鯉形科魚類生產國(2004年)
表22虱目魚產量前四位產地(2004年)
表23十大對蝦產地(2004年)
表242004年前八大淡水蝦生產地區
表25低價值軟體動物產量前十位(2002年)
表26高價值軟體動物產量前十位(2()02年)
表27水生植物前10大產地(2004年)
表28水生植物前十大養殖種(2004年)
表29小生境水產養殖種類
表30歐盟海關拒絕進口案例數(1999-2002年)
圖目錄
圖1亞太漁業委員會區域淨出口國和淨進口
圖2全球捕撈產量趨勢
圖3次區域漁獲量趨勢(不包括中國)
圖4各種類捕撈產量趨勢(不包括中國)
圖5水產養殖產量全球趨勢
圖6亞太區域不同水域水產養殖產量趨勢
圖7南亞地區不同水域捕撈產量趨勢
圖8南亞地區各主要種群捕撈產量
圖9南亞地區各主要養殖品種產量趨勢
圖10南亞地區主要水產養殖品種產量
圖11東南亞地區不同水域捕撈產量趨勢
圖12東南亞地區各主要種類捕撈產量
圖13東南亞地區水產養殖產量:主要種類比例
圖14東南亞地區各主要水產養殖種類產量趨勢
圖15中國不同水域捕撈產量趨勢
圖16中國各主要種類捕撈產量
圖17中國不同水域水產養殖產量趨勢
圖18中國八大養殖種類趨勢(水生植物和軟體動物)
圖19中國主要養殖肉食性魚類產量趨勢
圖20亞洲其他地區不同水體水產品捕撈產量趨勢圖
圖21亞洲其他地區水產品捕撈主要品種產量圖
圖22亞洲其他地區水產品生產:主要物種群比例
圖23亞洲其他地區主要物種群水產養殖生產趨勢圖
圖24大洋洲不同水體水產品捕撈產量趨勢圖
圖25大洋洲主要物種群捕撈產量圖
圖26亞洲地區拖網調查
圖27拖網調研顯示的(j)馬尼拉灣和(ii)泰國灣的魚類資源減少的趨勢(數據來源同圖26)
圖281966-1995年期間,泰國灣拖網調查十大捕撈種類構成變化(數據來源同圖26)
圖29黑潮大海洋生態系統的平均營養級指數
圖30黃海大海洋生態系統的平均營養級指數
圖31孟加拉灣LME的平均營養水平指數
圖32澳大利亞東南部海域大海洋生態系統的平均營養級指數
圖33中國海洋魚類趨勢報告(按種類)
圖34標明太平洋和印度洋公海以及國家專屬經濟區和領海的亞太區域(專屬經濟區的界限僅為說明性的,不代表準確的界限或主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