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酮

氯丙酮

本品在日光的作用下分解而生成催淚性極強的氣體,是一種催淚性毒劑。誤服與皮膚接觸、吸入會中毒。

基本內容

分子結構圖分子結構圖

中文名稱:氯丙酮

中文別名:1-氯-2-丙酮;一氯丙酮;氯代丙酮

英文名稱:Cholroacetone

英文別名:1-CHLOROPROPAN-2-ONE; 1-CHLORO-2-PROPANONE; AKOS BBS-00004082; ACETONYL CHLORIDE; CHLOROACETONE; CHLORO-2-PROPANONE; Monochloroacetone; 1-chloro-2-ketopropane; 1-chloro-2-ketopropane[qr]; 1-chloro-2-oxopropane; 1-chloro-2-oxopropane[qr]; 1-Chloroacetone; 1-chloroacetone[qr]; 1-Chloropropanone; 2-Propanone,1-chloro-

CAS:78-95-5

EINECS:201-161-1

分子式:C3H5ClO

分子量:92.52

理化特性

結構圖結構圖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 有刺激性氣味。

熔點(℃): -44.5

沸點(℃): 120

相對密度(水=1): 1.16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3.2

飽和蒸氣壓(kPa): 1.33(20℃)

閃點(℃): 7.0

溶解性: 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氯仿。

主要用途: 用作殺蟲劑, 催淚劑, 也用於製藥物等。

主要用途

用作有機合成中間體,用於生產藥物等等等、殺蟲劑、香料、染料、乾燥劑、抗氧化劑和乙烯型感光樹脂等。也是合成呋喃環系的Feist-Benary合成中的試劑。一戰時曾用作催淚劑。

合成方法

1、丙酮氯化法丙酮和碳酸鈣攪拌形成漿狀,加熱回流,停止加熱後通入氯氣,約3-4小時後,加水使生成的氯化鈣溶解,反應液分成兩層,收集油層,然後精製,得成品。

2、丙酮非氯氣氯化法以丙酮為原料,由氯酸鉀等氧化劑與氯化氫反應分解產生的氯氣氯化而得。

3、氯代三聚氰酸法以三氯三聚氰酸為鹵化劑,以硫酸水溶液為催化劑,對丙酮進行氯化反應而得。該工藝是國外90年代初的工藝,其合成方法簡便,產品含量高。

毒性介紹

本品在日光的作用下分解而生成催淚性極強的氣體,是一種催淚性毒劑。誤服與皮膚接觸、吸入會中毒。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LD50100mg/kg(大鼠經口);140mg/kg(兔經皮);LC50262ppm,1小時(大鼠吸入)

危險特性:易燃。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在引起燃燒的危險。受高熱分解,放出腐蝕性、刺激性的煙霧。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光氣。

處置方法

泄漏處置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廠商特別推薦的防護服(完全隔離)。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全全情況下堵漏。噴霧狀水,減少蒸發。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劑混合吸收,收集於乾燥淨潔有蓋的容器中,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液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後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防護措施

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排風。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帶防毒面具。高濃度環境中,應該佩帶自給式呼吸器,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聚乙烯薄膜防毒服,戴防護手套。工作現場嚴禁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後,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min。吸入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誤服者給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

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