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百靈

歌百靈

歌百靈(學名:Mirafra javanica)體長14厘米,體重約為22.6克。體羽主要為紅褐色,頂冠棕色而多具黑色斑紋。下體淺皮黃色,胸具黑色縱紋,外側尾羽白色。外形似鷚但嘴較厚且尾及腿較短。一般生活於乾燥的草地以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和矮山。單獨或為分散群,喜開闊的短草地及稻田。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在地面或飛行或在空中振翼時,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停棲於矮樹叢。主要以草葉、草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螞蟻、蚊、象鼻蟲等昆蟲,尤其在繁殖季節,昆蟲在食物中占有的比例較大。繁殖期為5-7月。每窩產卵2-4枚,雛鳥晚成性。分布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緬甸、寮國、中國、澳大利亞、東帝汶、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和高棉。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歌百靈 歌百靈

歌百靈雌雄羽色相似。體色變化較大,一般上體暗棕褐色具黑褐色縱紋。翅褐色具棕色羽緣,初級覆羽、初級飛羽和外側次級飛羽暗褐色,棕色羽緣尤為寬闊和顯著,特別是在飛翔時棕色更明顯。眉紋和眼先棕白色頰和耳覆羽棕色具褐色端斑;尾短、暗褐色,最外側尾羽主要為皮黃白色,次一對外側尾羽僅外側皮黃白色,中央尾羽具棕色羽緣。頦、喉白色或皮黃白色,其餘下體淡皮黃色或淡棕色,喉和胸具黑褐色羽軸紋。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腳肉褐色或淡粉紅色

大小量度:體長130-140毫米;嘴峰12-13毫米;翅70-77毫米;尾39-48毫米;跗蹠20-21毫米。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開闊而平坦的草地、農田、牧場、曠野等低地,也出現於林緣疏林草地和乾的水稻田。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也成小群。性活潑,常不停地在地面奔跑跳躍,有時從地上衝起直向空中,待到一定高度後,展開雙翅,顫抖著翅膀停懸於空中,或前後飄忽不定。極善嗚叫,邊飛邊嗚,鳴聲清脆婉轉。在空中飛鳴一陣後又突然急降直下,行為和雲雀很相似,但飛翔能力和嗚叫均較雲雀弱,飛翔高度和距離均不及雲雀。

主要以草葉、草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螞蟻、蚊、象鼻蟲等昆蟲,尤其在繁殖季節,昆蟲在食物中占有的比例較大。

分布範圍

歌百靈分布圖 歌百靈分布圖

分布於澳大利亞、高棉、中國、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泰國、東帝汶和越南。

亞種分化

歌百靈(16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 歌百靈紐幾內亞亞種 Mirafra javanica aliena
2. 歌百靈崑士蘭亞種 Mirafra javanica athertonensis
3. 歌百靈東北澳亞種 Mirafra javanica forresti
4. 歌百靈北澳亞種 Mirafra javanica halli
5. 歌百靈東南澳亞種 Mirafra javanica horsfieldii
6. 歌百靈指名亞種 Mirafra javanica javanica
7. 歌百靈梅爾維爾島亞種 Mirafra javanica melvillensis
8. 歌百靈棉蘭老島亞種 Mirafra javanica mindanensis
9. 歌百靈小巽他群島亞種 Mirafra javanica parva
10. 歌百靈菲律賓亞種 Mirafra javanica philippinensis
11. 歌百靈北領地亞種 Mirafra javanica rufescens
12. 歌百靈南澳亞種 Mirafra javanica secunda
13. 歌百靈澳北亞種 Mirafra javanica soderbergi
14. 歌百靈東帝汶亞種 Mirafra javanica timorensis
15. 歌百靈兩廣亞種 Mirafra javanica williamsoni
16. 歌百靈西北澳亞種 Mirafra javanica woodwardi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營巢於地上草叢中,也有在稻田和溝邊草叢中營巢的。巢較隱蔽,主要由枯草莖、草葉和細根構成。每窩產卵2-4枚。卵白色或綠色或灰色、被有較多的深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0.7-17.8×15.3-13.9毫米,平均19.7×14.6毫米。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歌百靈在中國僅見於廣東和廣西等少數地方,數量極為稀少,是罕見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